徐亚兰
-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分类初探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病理类型的分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除外非糖尿病肾病的伴显性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理表现及临床特点,根据病理表现分为典型糖尿病肾小球病(DG)组和不典型糖尿病相关肾脏疾病(ADRD)组。结果DG占59.2%,ADRD占40.8%。病理表现上,DG的肾小球系膜区体密度、肾小球基底膜厚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和肾小动脉玻璃样变发生率均大于ADRD,而是细胞相对密度低于ADRD。临床表现上,DG的糖尿病病程较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高,空腹血糖较高,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较高,尿蛋白量较多,GFR下降更明显,而ADRD的体质量指数和肥胖比例较高,血脂紊乱更显著。DG和ADRD的GFR均与肾小球球性硬化率呈负相关,而DG的尿蛋白量水平与肾小球系膜区体密度呈正相关,ADRD的尿蛋白量水平与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对DG诊断预测价值较高的有DR(阴性预测值94.8%)和已知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阴性预测值90.7%)。结论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表现多样,ADRD与DG是两种差异显著的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表现,区分ADRD与DG能更好地从临床预测病理。
- 徐鹏杰李航徐亚兰文煜冰李学旺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 播散性放线菌病一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 房某,女性,18岁,主因"间断下腹痛1月,持续发热3周余"于2009-7-26日入院。患者于2009-6-25开始出现间断右下腹痛,当地检查发现正常中期妊娠。2009-6-30日(孕4月)自然流产排出一死胎。术前监测体温...
- 徐亚兰黄慧徐作军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脏损害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伴显性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根据病理表现分为典型糖尿病肾小球病(DG)组、不典型糖尿病相关肾脏病(ADRD)组、非糖尿病肾病组(NDRD)和DG并发NDRD组.结果 DG占18.7%,ADRD占12.9%,NDRD占60.0%,DG并发NDRD占8.4%.DG的糖尿病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较高,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较高,尿蛋白量较多,GFR下降更明显.ADRD组年龄较小,体质量指数和肥胖比例较高.NDRD组多可见肉眼血尿和急性肾功能下降,对诊断NDRD有一定预测价值的因素有不伴DR、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肉眼血尿、急性肾功能下降、自身免疫性疾病证据和尿蛋白量≥3.5 g/24 h且eGFR≥60 ml/min.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CKD的肾脏病理表现多样,NDRD常见,且与ADRD和DG有差异.如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以下任何1项:2型糖尿病病程少于5年、不伴DR、肉眼血尿史、急性肾功能下降、尿蛋白量≥3.5 g/24 h但eGFR≥60ml/min、有导致肾损害的系统性疾病证据,应考虑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 徐鹏杰李航徐亚兰文煜冰李学旺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相关肾病非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