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 作品数:39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奶牛乳房性状对泌乳性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发现有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房健康的关键乳房性状,为奶牛选种和管理提出建议,研究测定河北省定州某奶牛场一胎泌乳牛的乳头长度(859头牛的平均长度与均匀度)、乳房质地和乳房深度(1 630头),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配合线性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乳头长度、乳房深度和乳房质地对产奶量和体细胞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头胎牛中,乳头长度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乳头越长、均匀度越高的个体,其产奶量越高,体细胞数越低;同时,乳房质地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乳房较充盈硬实的个体产奶量较高;乳房深度和乳房质地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有乳房越深、质地越硬体细胞数越高的趋势。说明在生产中关注奶牛乳房性状,加强对乳房性状的选择与管理对于提高奶牛产奶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 吴帆徐伟罗汉鹏杨影张海亮师睿吴佳仪董刚辉郭刚王雅春
- 关键词:产奶量体细胞数
- 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合理化配置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高校图书馆经费紧张和外文期刊价格不断上涨,使寻求外文期刊电子版和印刷版的最佳配置比例成为图书馆外文期刊资源配置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外文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利用率的研究,分析外文期刊的利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读者对外文期刊的需求、阅读习惯、对不同载体的利用情况等,旨在为图书馆外文期刊不同载体的合理配置提供一个较全面、可靠的依据,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外文期刊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改进服务的相关建议。
- 白瑞雪徐伟张淑琴郭渝碚陈妍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果树学报》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客观的评价和认识《果树学报》,为期刊的国际化和影响力提升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SCI引用《果树学报》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20年《,果树学报》发表的论文共有487篇被SCI的683篇论文引用,累计被引用次数为816次。有239种期刊引用了《果树学报》的论文。来自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是期刊的主要受众,但也有其他40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关注《果树学报》。国内优秀作者引用《果树学报》产出的论文很多贡献给了国外的期刊。引用《果树学报》论文的文献分别归属74个学科类别,集中在农学、园艺学、遗传学等学科。【结论】《果树学报》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国际影响力尚待提高。建议期刊开辟交叉学科研究专栏,追踪高水平论文作者及其团队研究动态,采取措施吸引优质学术论文,同时在改进官网英文界面、加大海外宣传力度以及突破传统出版模式等几方面采取进一步的举措。
- 张红萍徐伟
- 关键词:SCI被引分析
- 北京地区夏季奶牛直肠温度及其对产奶量影响初探被引量:14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通过直肠温度(RT)测定,探究夏季热应激情况下北京地区牛群RT变化规律及其对产奶量的影响。试验实测了2014年7-8月份北京地区3个奶牛场上午、下午奶牛RT、体况评分(BCS)、牛舍内温度,并收集各牛场DHI报告,利用固定模型分析不同场、胎次、泌乳阶段及BCS对RT、测定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803头奶牛的上午、下午RT和日体温差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38.69±0.45)℃、(38.98±0.50)℃、(0.29±0.53)℃;2)不同场间RT存在差异,泌乳第Ⅰ阶段(1~50d)的奶牛RT显著高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BCS显著影响下午RT(P<0.05);3)下午RT与BCS平方均对测定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下午RT每升高1℃,平均日产奶量减少约1.26kg·头^(-1)。夏季热应激情况下北京地区奶牛RT较高,且下午RT过高可导致测定日产奶量降低。因此,管理人员可通过加强防暑降温措施降低体温,并注意控制体况,着重关注泌乳前期牛;RT可作为奶牛热应激相关研究的指标,并为抗热应激奶牛选育计划提供间接选择信息。
- 徐伟赵玉超曹露周婕郭刚董刚辉王新宇李锡智乔绿王雅春
- 关键词:奶牛产奶量热应激
- 高校图书馆合并后中文期刊采访问题及对策被引量:6
- 2005年
- 以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阐述高校合馆后,给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访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并通过我馆近两年来对中文期刊采访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 贺玢郑学红张红萍徐伟
- 单位代谢体重产奶量的非遗传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更客观地衡量奶牛泌乳性能,本研究分别对荷斯坦牛4%乳脂校正日奶量(FCM)、305d产奶量(305M)、单位代谢体重4%校正日奶量(FCM/MBW)和单位代谢体重305d产奶量(305M/MBW)进行了非遗传因素分析。于2014年和2015年收集了分别位于河南、北京两个地区的3个荷斯坦牛场685头泌乳牛的生产性能相关资料。使用SAS9.4软件的GLM过程,初步分析了场-年、胎次、泌乳阶段及其互作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场-年305M差异极显著(P<0.01);305M与奶牛体重(BW)和体重二次项(BW2)有回归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4.22、-4.23),但不显著(P>0.05);胎次对FCM/MBW及305M/MBW影响均不显著(P>0.05),且泌乳阶段也不影响305M/MBW(P>0.05)。本研究提出的FCM/MBW及305M/MBW能反映奶牛泌乳效率,且本研究结果显示305M/MBW只受场-年效应影响,因而这个指标用于衡量泌乳性能更客观。
- 师睿徐伟罗汉鹏鄢新义董刚辉栾汝鹏张震王新宇郭刚王雅春
- 关键词:FCM
- 北京地区夏季奶牛直肠温度及其对测定日奶量影响的探究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京地区气候也呈现明显的暖干特征,2010-2012年较1951-1959年整体温度升高1.93℃,每年6月至9月间THI常高于热应激标准,而奶牛舒适的环境温度是5~25℃,因此北京地区夏季热应...
- 徐伟曹露赵玉超周婕郭刚董刚辉王新宇李锡智乔绿王雅春
- 关键词:荷斯坦奶牛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夏季体温变化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探究夏季热应激状态下奶牛体温变化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测定北京地区5个牛场1 691头中国荷斯坦泌乳母牛连续2 d上午和下午的直肠温度(RT)、体况评分(BCS)以及当月泌乳性能(DHI数据),在固定模型中考虑了测定年、场(年场效应)、胎次和泌乳阶段三个分类效应,且将下午直肠温度(RT_2)、上午下午直肠温度差(△RT)和BCS作为回归协变量。结果表明:校正奶量和日奶量对RT_2回归均极显著(P<0.01);△RT_2对日奶量有显著(P<0.05)的影响,对校正奶量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RT_2、△RT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脂蛋比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乳脂率和脂蛋比随着RT_2的升高而增大,随着△RT的增大而减小;而乳蛋白率随着RT_2的升高而减小,随着△RT的增大而增大。说明直肠温度作为奶牛热应激反应较好的量化指标,同时与奶牛泌乳性能有密切关系,可以将其作为管理指标,密切监测提高管理效率。
- 张海亮蒋宝成李想徐伟吴帆罗汉鹏曹露董刚辉郭刚王雅春
- 关键词:奶牛直肠温度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
- 荷斯坦牛产后前7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 2021年
- 为探究我国南京地区荷斯坦牛围产后期日产奶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4年6月—2019年5月产犊的512头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的产奶量记录,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年份、产犊季节产犊难易等因素对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产奶量分别为7.23、16.8、22.26、25.72、28.30、29.83、31.50 kg;产后第1~2天的日产奶量递增率最高,为132.4%,第6~7天的递增率最低,为5.6%;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季节和产犊难易对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6胎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最高;夏季产犊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难产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奶牛;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对奶牛自身生理状态和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为建模分析荷斯坦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为规模化牧场利用日产奶量数据对围产后期奶牛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 杨明路张海亮安涛安涛徐伟张帆张晓雪张晓雪黄锡霞
- 关键词:荷斯坦牛围产后期胎次日产奶量
- 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皮肤褶皱厚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本研究通过测量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探究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特征以及影响皮肤褶皱厚度的因素。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了1 523头泌乳期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的皮肤褶皱厚度,并同时对奶牛进行体况评分,收集了皮肤褶皱厚度测量月份试验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胎次、泌乳阶段、测定人、体侧及BCS对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经测定发现,荷斯坦牛颈部皮肤褶皱厚度为(6.62±0.94)mm,肋部皮肤褶皱厚度为(11.13±1.78)mm。不同场、测定人、胎次、体况评分对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体侧、泌乳阶段对肋部皮肤褶皱厚度也有显著影响(P<0.05)。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对BCS的线性回归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36±0.061)和(0.51±0.116)。本研究结果为荷斯坦牛皮肤褶皱厚度的深度分析,包括遗传分析建模等,奠定了基础。
- 张海亮徐伟李想蒋宝成李煜董刚辉郭刚王雅春
- 关键词:荷斯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