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亮
- 作品数:41 被引量:47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林木耗水调控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6
- 2006年
- 林木的蒸腾耗水量是造林设计与环境水分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就林木耗水的气孔与非气孔调节机制、木质部空穴和栓塞的发生和恢复机理、树体组织水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它们在树木水分传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和意义开展了探讨。目前在蒸腾气孔调节方面,包括,蒸腾午休、夜间蒸腾、气孔振荡和补偿现象等气孔行为的研究工作有待深入。栓塞木质部和空穴化导管恢复的临界条件与重新充注对植物水分运输的重要生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树体组织水容对树木水分传输和耗水的调控机制问题应加以重视。
- 奚如春马履一王瑞辉徐军亮
- 关键词:木质部栓塞水容
- 秦岭东段不同海拔栓皮栎粗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动态被引量:5
- 2021年
- 掌握树木根部碳存储规律对于准确估算碳在地上器官与地下器官间的分配非常必要。本研究以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为对象,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通过周期性采样方法(共计采样14次),测定了高、低海拔(970和650 m)栓皮栎粗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及其组分(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年内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除高海拔淀粉外,栓皮栎粗根NSC及其组分含量均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P<0.05)。粗根NSC含量呈现生长季初期(3月)下降,非生长季(2月)达到最高值的变化趋势;栓皮栎粗根NSC组成以淀粉为主,高、低海拔淀粉含量占比分别为61%和71%,这可能与栓皮栎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有关。不同海拔间,栓皮栎粗根NSC及其组分含量的差异出现在生长季初期(3月,P<0.05)。高海拔(10.26%)栓皮栎粗根NSC含量小于低海拔(13.96%)。栓皮栎粗根NSC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粗根在生长季末及非生长季积累的NSC对下一年树木生长启动非常重要,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树木地下器官对树木生长的碳供应机制。
- 章异平师志强竹磊焦会景王淳秋武靖徐军亮
- 关键词:栓皮栎可溶性糖淀粉
- 洛阳市三种散孔材树种年内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2024年
- 为了解洛阳市散孔材树种的年内径向生长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以该地区常见散孔材树种女贞(Ligustrum lucidum)、加杨(Populus canadensis)和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树芯技术监测形成层和木质部细胞在生长季的活动,并结合气象数据,探讨分析这3个树种年内径向生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个树种形成层细胞活动变化趋势不相同。悬铃木形成层细胞个数的年内波动呈单峰分布,在5月末达到峰值。女贞和加杨的活动规律不明显。但三者形成层活动起止时间基本一致,在3月中下旬启动,10月中下旬停止。(2)悬铃木年内径向生长量显著高于女贞和加杨,分别为10568±912.0μm、2831±591.2μm和2770±425.2μm。悬铃木的最大生长速率亦最大,为100.6μm/d,出现在6月上旬,比女贞和加杨晚约30~40d。(3)温度可能是影响女贞和悬铃木年内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同时,悬铃木与降水和相对湿度也具有正相关性,但女贞与水分条件相关性不显著,加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 徐军亮翟乐鑫候佳玉卫苗章异平
- 关键词:女贞悬铃木
- 栓皮栎粗根和茎干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调配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组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和在栓皮栎不同器官间的调配关系,为阐明栓皮栎生长过程中的碳调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秦岭东段栓皮栎优势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栓皮栎生长季、非生长季粗根和茎干NSC及其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两器官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同期,通过直接观察监测叶物候指标。【结果】1)栓皮栎粗根和茎干NSC及其组分含量均随时间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粗根NSC含量均值(13.96%)高于茎干(6.24%),这主要与器官的功能性差异有关。2)除淀粉外,NS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糖与淀粉比值在粗根和茎干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0.05)。3)茎干NSC含量峰值较粗根相比有滞后性(约半个月)。粗根NSC含量下降同期茎干径向生长启动,其NSC含量上升到最大值,这说明栓皮栎器官间存在碳调配关系。由于栓皮栎展叶时间晚于茎干径向生长,茎干径向生长启动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来源粗根中储存的NSC。【结论】栓皮栎粗根和茎干NSC及其组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粗根和茎干之间存在NSC动态调配关系。
- 徐军亮竹磊师志强武靖章异平
- 关键词:栓皮栎茎干
- 4个环孔材树种木质部年内生长动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树木茎干木质部生长动态被认为是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指标之一,因此明确木质部年内形成过程对于阐明树木与气候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微树芯技术,对茎干周期性采样(7~10 d),通过切片观察河南洛阳市4种环孔材树种楸树Catalpa bunge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的木质部年内径向生长动态,并利用Gompertz模型对测量的木质部径向生长累积量进行拟合。【结果】①4个树种形成层活动时间集中在3月上旬至10中旬,其中楸树最短,为(189.0±14.6)d,樟树最长,为(216.0±17.4)d。②4个树种木质部形成动态相似,均呈S型生长曲线,在11月初完成径向生长,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5月中旬。但不同树种的年内径向生长量差异较大,其中白蜡最短,为(5807.0±2192.9)μm,楸树最长,为(8276.0±1744.2)μm。③气温可能是影响本地区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气温和地表温度与树木径向生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降水量只与樟树生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可能是因为樟树的导管直径与导管面积均最小,对水分条件较敏感。【结论】洛阳市4个树种的径向生长都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半环孔材樟树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要强于其他3个环孔材树种。
- 徐军亮候佳玉毋彤翟乐鑫罗鹏飞卫苗章异平
- 关键词:形成层
- 雪松年内径向生长节律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研究树木年内径向生长规律(intra-annual radial growth)可以为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提供高分辨率基础数据。以雪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树芯技术通过室内制作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雪松形成层和木质部细胞在生长季期间的活动过程,运用Gompertz函数模拟雪松径向生长的过程,探讨分析洛阳地区针叶树雪松树木年内径向生长节律,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温度、降水量与年内径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期间,形成层和扩大加厚期细胞活动呈现双峰分布,木质部细胞积累过程呈现“S”型曲线。2)通过Gompertz函数模拟雪松生长过程,发现在第162天,径向生长细胞个数和长度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15个/d、36.7μm/d。年内平均累计生长细胞个数达到178.3个,年内平均累计生长量达到5276.7μm。3)年内径向生长的进程受日均气温和日均降水量的共同影响,温度在生长季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相关性,降水量在生长季期间表现为正相关。
- 吕庚鑫徐军亮何存存皇开源李艺杰张玉茹魏龙鑫
- 关键词:雪松气候变化
- 基于灰色关联的洛阳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12年
- 以洛阳市2006年至2009年的市区空气质量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_(10)),空气质量呈现煤烟型和尘污染的复合特征;烟尘排放总量、城市机动车辆总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是影响洛阳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改善城市燃料结构、控制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和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最有效手段。
- 章异平徐军亮赵西平王德国
- 关键词:空气质量灰色关联
- 油松和侧柏边材液流相对于空气温度的滞后效应被引量:4
- 2012年
- 林木耗水的准确评价对于低耗水树种的选择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和自动气象站,对油松和侧柏的边材液流速率和空气温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同步测定,分析了空气温度与边材液流间的滞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林冠上层空气温度与液流速率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液流启动要滞后于空气温度2h以上,液流峰值出现的时间一般要比空气温度早1~2 h,液流趋于停止的时间和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液流速率和空气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春、夏、秋季油松树干边材液流与空气温度变化的滞后时间分别为170 min、-60 min和0 min,侧柏边材液流相对于空气温度分别提前40 min、30 min和10 min。考虑液流相对于空气温度的"滞后效应"可提高液流速率的拟合精度,油松提高了42.9%~122.0%,侧柏提高了6.4%~14.6%。
- 徐军亮章异平马履一
- 关键词:油松侧柏空气温度时滞效应
- 暖温带马尾松茎干径向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2
- 2022年
- 探究短时间(月、日)尺度上马尾松生长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和预测气候变暖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从2019年6月-2020年5月,通过树干径向生长测量仪(DENDROMETER)和小型气象站,对马尾松茎干年内径向变化和同期环境数据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1)马尾松茎干径向日变化呈现昼缩夜胀的基本规律,马尾松茎干半径在8:00-16:00下降到最小值,16:00至次日8:00上升到最大值,年内径向变化范围为-54.4~38.1μm。2)马尾松月累积茎干径向变化量存在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9月,为943.3μm和823.6μm。3)在非生长季(11月至次年2月),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与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降水量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VPD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在生长季初期(3-5月),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VP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在生长季中后期(6-10月),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VPD的相关关系由正转负,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关系由负转正。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生长季初期,较高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有利于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的增加,而生长季中后期,过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则抑制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的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暖温带马尾松树木茎干的径向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为判断马尾松未来的生长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 师志强章异平罗鹏飞竹磊翟乐鑫侯佳玉徐军亮
- 关键词:马尾松DENDROMETER环境因子
- 洛阳市区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问卷调查法,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三方面对洛阳市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区公众的环境意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现环境知识与环境态度、环保行为不一致的特征。受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影响,环境知识掌握较差的是男性群体、20岁以下及40岁以上群体和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群体;环境态度积极性及环保行为自觉性较差的是20~40岁群体、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群体;收入对公众环境意识影响不显著。
- 章异平徐军亮郭冬兰王淳秋
- 关键词:环境意识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