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宏节

作品数:20 被引量:28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4篇盆地
  • 7篇油气
  • 6篇断陷
  • 6篇松辽盆地
  • 5篇储层
  • 4篇山岩
  • 4篇塔里木盆地
  • 4篇火山
  • 4篇火山岩
  • 3篇成藏
  • 2篇地质
  • 2篇油气地质
  • 2篇十屋断陷
  • 2篇天然气
  • 2篇梨树断陷
  • 2篇控油
  • 2篇控油作用
  • 2篇古隆起
  • 2篇长岭断陷
  • 2篇成藏分析

机构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9篇中国石化
  • 8篇中国石化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作者

  • 20篇徐宏节
  • 3篇黄泽光
  • 2篇柳广弟
  • 2篇解启来
  • 2篇陆建林
  • 2篇何治亮
  • 2篇刘小平
  • 2篇吕修祥
  • 2篇喻顺
  • 1篇赵德力
  • 1篇操成杰
  • 1篇李瑞磊
  • 1篇陈永峤
  • 1篇吴亚军
  • 1篇徐言岗
  • 1篇蒋永福
  • 1篇周小进
  • 1篇孙宝珊
  • 1篇周新桂
  • 1篇朱建辉

传媒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断陷盆地构造枢纽部位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5
2011年
以十屋断陷为例,根据其构造演化、主要断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揭示多旋回断陷盆地构造枢纽带与油气富集关系。结果表明:十屋断陷枢纽部位经历了断陷期、断拗过渡期、拗陷期、萎缩隆升期等复杂的构造演化,多期差异构造变形及断裂活动导致了小宽枢纽带南段和北段具有相似性及差异性,后期构造反转发育部位多为早期断层发育部位,且主要集中在主干断层上,构造运动产生位移被断裂和褶皱吸收;不同阶段的隆起部位相叠加,使枢纽部位与构造高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枢纽部位相对位置由原来的古隆起演变为斜坡部位;枢纽部位早期为油气的有利指向区,晚期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同时发育多类型圈闭、有利沉积相组合及生储盖组合,围绕枢纽带可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
喻顺吕修祥柳广弟徐宏节解启来刘小平
关键词:十屋断陷古隆起油气富集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50
2004年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在印支晚期 -燕山中期由稳定的洋 -陆板块构造体制变格为板内形变体制 ,形成苏北由NW向SE和苏南由SE向NW的对冲推覆构造格局。苏北地区震旦系及古生界沿陡山沱组及次级滑脱层逆冲推覆 ;苏南地区 ,上古生界沿高家边组滑脱层系逆冲推覆 ,下古生界受控于两套区域滑脱层系并形成双冲构造。燕山中期 ,NNE向左旋压扭和NW向右旋压扭走滑对早期推覆构造有改造作用。燕山晚期 ,区域应力背景转变为NW -SE向拉张环境 ,使逆冲推覆体受重力作用沿断坡回滑 ,形成后缘凹陷 (或箕状断陷 )。苏南地区由于下古生界双冲构造和上古生界逆冲推覆在志留系之上而纵向位移势能受限回滑较难 ,后经历喜山晚期隆升 ,最终形成苏南中、古生界高台阶 。
佘晓宇徐宏节何治亮
关键词:逆冲推覆体走滑断层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山岩储层识别及评价研究
近年来火山岩储层的研究已经成为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目前火山岩储层已经成为火山岩发育地区油气勘探中最重要的新领域。所以开展火山岩储层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为例,在广泛...
徐宏节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识别储层评价松辽盆地南部
文献传递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形成及控藏作用被引量:11
2011年
长岭断陷火山岩厚度大,岩石类型多,相态类型齐全,储层发育。火山岩储层不受埋深限制,在深断陷具有良好储集能力,高孔低渗、低孔高渗特色明显;储集空间类型以气孔、溶蚀孔隙及与裂缝的组合为主,裂缝的存在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储层类型以双孔双渗为主,少数具有似均质渗流等特征。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有利相带是火山岩储层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风化淋滤及溶解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发育在断裂带附近构造高部位的火山机构成藏条件较为有利。
徐宏节陆建林于文修王保华
关键词:火山岩火山岩相储层特征长岭断陷
川西坳陷与库车坳陷变形特征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对比分析了库车坳陷与川西坳陷的构造演化、变形区、变形层、滑脱层系,认为两者在构造变形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库车坳陷的应力特征以压性为主,横向上变形特征差异较小,纵向上由北向南变形强度逐渐减弱;川西坳陷的应力特征,在晚三叠世须四段-晚侏罗世蓬莱镇组时,表现为很强的扭动特征,构造变形在平面上变化较大,不同区块主变形期及变形特点差异明显,造成深坳陷及斜坡带断裂构造不发育,油气垂向输导作用较差。
黄泽光贾存善徐宏节
关键词:川西坳陷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于下白垩统营城组,在火石岭组部分发育。通过对钻井岩心样品的观察研究,确认储集空间主要有孔隙和裂缝两大类,孔缝组合类型有: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实测的储层孔隙度为0.14%~26.00%,渗透率为(0.01~79.30)×10-3μm2,表明储层物性相差大、非均质性强。从压汞曲线数据获得的孔隙度为2%~10%,渗透率为(0.06~0.26)×10-3μm2,表现为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原地火山角砾岩为物性最好的火山岩储层,其次是凝灰岩和流纹岩。
徐宏节
关键词: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
南华北中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与油气成藏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南华北中南部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演化主要受郯庐断裂带、大别造山带构造运动的制约。通过大别造山带、郯庐断裂带对南华北陆块的作用研究,以及盆地原型序列图件的编制,认为该区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挤压、张扭、伸展、弱挤压等多期盆地原型的并列叠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徐宏节黄泽光
关键词:中新生代盆地原型油气成藏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形成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厚度大,岩石类型多,相态类型齐全。对火山岩储层微观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分析,初步研究其形成机理。将火山岩储层形成划分为2个阶段:初始成岩作用阶段和成岩后生作用阶段。初始成岩作用形成原生孔隙;成岩后生作用形成次生孔隙;构造作用贯穿成岩的全过程,形成原生和次生各类各级别的裂缝;深部热液及生排烃作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明显。多期大规模构造运动是火山岩地层成为优质储层的主要动因。深部大量发育的优质火山岩储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陆建林张玉明徐宏节赵德力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后生作用储层火山岩长岭断陷松辽盆地
塔里木多旋回盆地复合构造样式初步分析被引量:41
2005年
塔里木盆地多旋回的演化历史导致了多期次的复合构造变形作用。不同方式的构造运动导致了不同方式的复合,不同等级和不同规模的变形叠加导致了不同级次的复合构造。根据造成复合构造的应力场变化的特征,结合具体实例将塔里木盆地复合构造划分为8种主要类型:继承性挤压、继承性走滑、挤压—走滑、走滑—挤压、拉张—挤压、挤压—拉张、挤压—重力和重力—挤压复合构造。复合构造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新的运移动力场及高效输导体系。构造复合一方面可能会加大早期构造的幅度并使其更为复杂,另一方面会导致各种圈闭更为复杂的平面组合与纵向叠置方式。构造复合对早期已聚集的油气存在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由多油源、多期生烃、多通道、多圈闭类型和多成藏期组成的成藏条件也在复合构造中形成了以塔河—轮南特大型油气田为代表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何治亮徐宏节段铁军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多旋回成藏条件油气田控油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被引量:41
2005年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主要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砂岩,其储集物性差,主要为致密储层,次为低渗透储层。平面上,由南向北,距物源愈近,砂岩粒度越粗,杂基含量越低,成岩压实作用和晚成岩期胶结作用越弱,物性条件逐渐变好。纵向上,随地层变新,其沉积相从三角洲前缘亚相至三角洲平原亚相再到河流相,物性呈变好趋势。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北好南差的特征,主要是由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差异所致。
朱宏权徐宏节
关键词:储层物性成岩作用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