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麦玲
- 作品数:50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药物干预对杀虫双染毒大鼠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氯解磷定和二巯丙磺钠对杀虫双中毒大鼠胆碱酯酶 (ChE)活力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及干预组的Wistar大鼠按杀虫双染毒剂量各分为 4组 (共 1 2组 ) ,在杀虫双经口染毒前及染毒后 1 / 2、1、2、4、2 4h取大鼠尾尖血分别测定ChE活力。干预组在染毒后即刻于大鼠臀部肌内注射氯解磷定 (剂量为 40mg/kg)或二巯丙磺钠 (剂量为 4mg/kg) ,同样采血测ChE活力。结果 大鼠经口杀虫双染毒后 1h ,对照组 4个染毒剂量组的ChE活力分别为 (1 .0 4± 0 .2 1 )、(0 .84± 0 .1 2 )、(0 .71±0 .1 2 )、(0 .66± 0 .0 7)U/ml;氯解磷定干预组为 (1 .0 1± 0 .1 8)、(1 .1 7± 0 .1 1 )、(1 .0 1± 0 .0 4 )、(1 .0 3±0 .1 2 )U/ml;二巯丙磺钠干预组为 (1 .1 5± 0 .1 5)、(1 .2 6± 0 .2 7)、(1 .0 8± 0 .0 8)、(1 .0 4± 0 .1 2 )U/ml。氯解磷定干预组和二巯丙磺钠干预组都可使受抑制的ChE活力部分恢复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高剂量染毒组 (1 / 4LD50 与 1 / 2LD50 )二者的复能作用均稍差。
- 万伟国徐麦玲邹和建陆爱玲沈新玉陈宇明
- 关键词:药物干预胆碱酯酶类解磷定化合物二巯丙磺钠
- 口服有机磷农药的洗胃方法被引量:1
- 2004年
- 在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治疗中,正确、及时、彻底的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姜道新[1]分析了124例AOPP死亡患者的死因,洗胃不彻底是主要致死原因:其中40.3%的患者系餐后服毒,未彻底洗胃;即使在洗胃顺利的患者中仅有11.3%接受了二次洗胃.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现复习文献,将口服有机磷农药患者洗胃方法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 顾昳丽万伟国徐麦玲邹和建
- 关键词:洗胃方法口服AOPP有机磷农药服毒抢救成功
- 甲脒类农药的心血管毒性被引量:5
- 1998年
- 甲脒类农药的心血管毒性徐麦玲甲脒类农药(Formamidines)是广谱杀虫杀螨剂,有杀虫脒、双甲脒和单甲脒等品种,其中单甲脒又是双甲脒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它们的化学结构如下:杀虫脒(又称氯苯脒):ClNCHNCH3CH3CH3单甲脒:H3CNCH...
- 徐麦玲
- 关键词:农药中毒心血管毒性
- 接触氯甲甲醚工人健康状况的随访报告
- 1996年
- 接触氯甲甲醚工人健康状况的随访报告徐麦玲,唐桂芬,刁文雄,蔡海娣氯甲甲醚(CME)是人体致癌物已被肯定。本文对某厂接触CME工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观察CME对人体的危害和改善生产环境、限制接触工龄在防病中的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
- 徐麦玲唐桂芬刁文雄蔡海娣
- 关键词:肺功能健康
- 苯接触的生物监测指标初步评估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探索可客观反映职业性苯危害的灵敏指标。方法:测定苯作业车间空气苯浓度和33名苯作业工人及4名非苯作业工人志愿者苯接触后呼出苯浓度、血苯含量及尿酚排出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气苯浓度(4.5~348mg/m3)与血苯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5);血苯含量与尿酚排出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低浓度苯接触时,血苯是一个与毒性相关联的特异性敏感苯吸收指标;尿酚排出量可用作高浓度苯接触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
- 徐麦玲丁钺于肇德吴维群顾秋萍
- 关键词:苯生物监测
- 铅中毒筛选指标的再评价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评价铅中毒筛选指标的准确性。方法连续收集157名铅接触工人的血标本,同时测定血铅、红细胞游离原叶啉(FEP)、锌叶啉(ZPP)、尿铅、尿δ-氨基-酮戊酸(δ-ALA),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的活性。以血铅≥1.93μmol/L、≥2.90μmol/L为金标准,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评价上述指标在血铅≥1.93μmol/L、≥2.90μmol/L的准确性,用ROC曲线分析软件、EPINFOR统计软件对筛选血铅≥1.93μmol/L、≥2.90μmol/L时平行试验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血铅≥1.93μmol/L、≥2.90μmol/L时,根据ROC曲线下的面积(AUCROC),各指标的准确性分别为:ZPP0.978、红细胞P5’N0.973、FEP0.937、尿δ-ALA0.890、尿铅0845,尿δ-ALA和尿铅与ZP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铅≥2.90μmol/L时,根据ROC曲线下的面积(AUCROC),各指标的准确性分别为:红细胞P5’N0.975、ZPP0.954、FEP0.96、尿δ-ALA0.900、尿铅0.750,FEP、尿δ-ALA和尿铅与红细胞P5’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筛选血铅≥1.93μmol/L和≥2.90μmol/L,联合红细胞P5’N和ZPP平行试验的敏感度显著高于联合尿铅和尿δ-AIA的平行试验。结论血铅≥1.93μmol/L及≥2.90μmol/L红细胞P5’N及ZPP的准确性较高?
- 吕玲林果为徐麦玲邹和建王倩
- 关键词:铅中毒
- 甲醇中毒的神经病变及救治:附1例典型病例被引量:5
- 2002年
- 张炯万伟国徐麦玲邹和建
- 关键词:甲醇中毒神经病变
- 类风湿因子三种检测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类风湿因子 (RF)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乳胶凝集法、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本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线比较上述 3种RF检测方法对类风湿性性关节炎 (RA)的诊断价值 ,并获得最佳临界值。方法 以 2 0 0 1年 7~ 12月因关节肿痛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 2 4 7例患者为实验组 ,其中RA患者91例 ,非RA患者 15 6例 ;以 12 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分别采用乳胶法、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RF ,金标准为在不依赖实验室检测RF的前提下仍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所修订的RA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结果 ELISA法测定的IgM RF曲线下面积最大 ,与其他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比浊法的最佳临界值是 4 5U/ml,与原临界值相比 ,特异度明显上升。结论 ELISA法测定IgM RF对RA诊断价值最高 ,散射比浊法测定RF的最佳临界值是 4
- 章菲菲徐麦玲邹和建陈宇明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乳胶凝集法ELISA法散射比浊法
- 有机氟中毒4例肝脏损害的分析
- 1993年
- 急性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和热裂解物中毒(以下简称有机氟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是肺脏。重症病例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以至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而死亡,已引起临床职业病医师的重视。
- 徐麦玲丁钺朱会耕邹和建
- 关键词:有机氟中毒肝脏损害
- 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筛选职业性铅中毒的价值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评价红细胞嘧啶 5′核苷酸酶筛选职业性铅中毒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性收集15 7名铅接触工人及 30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标本 ,同时测定红细胞嘧啶 5′核苷酸酶 (P5′N)的活性、血铅、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锌卟啉 (ZPP)、尿铅、尿δ 氨基酮戊酸 (δ ALA)。以血铅≥ 1.93μmol/L、≥2 .90 μmol/L为金标准 ,用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的面积 (AUCROC)评价上述指标的准确性。在ROC曲线上制定各指标筛选血铅≥ 1.93μmol/L、≥ 2 .90 μmol/L的最佳临界点 ,用EPINFOR统计软件比较 3种平行试验的敏感度。结果 筛选血铅≥ 1.93μmol/L ,红细胞P5′NROC曲线下的面积明显大于尿铅、尿δ ALA ;联合红细胞P5′N和ZPP平行试验的敏感度高于联合尿铅和尿δ ALA的平行试验 (P <0 .0 5 )。筛选血铅≥ 2 90 μmol/L ,红细胞P5′NROC曲线下的面积明显大于FEP、尿铅、尿δ ALA ;联合红细胞P5′N和ZPP平行试验的敏感度高于联合FEP与ZPP的平行试验以及联合尿铅与尿δ ALA的平行试验 (P <0 .0 5 )。结论 红细胞P5′N筛选铅中毒的准确性较高 ,联合红细胞P5′N与ZPP的平行试验筛选铅中毒的敏感度最高。
- 吕玲林果为王倩徐麦玲邹和建
- 关键词:核苷酸酶铅中毒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