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磊

作品数:62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唐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理学
  • 13篇冶金工程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化学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熔盐
  • 12篇感器
  • 12篇传感
  • 12篇传感器
  • 11篇电解
  • 11篇氧化物
  • 10篇质子导体
  • 9篇电脱氧
  • 9篇金属
  • 8篇质子
  • 7篇电导
  • 7篇电导率
  • 7篇离子
  • 7篇NO2传感器
  • 6篇电池
  • 6篇电性能
  • 6篇熔盐电解
  • 6篇熔盐电脱氧
  • 6篇CE
  • 5篇电性能研究

机构

  • 38篇河北理工大学
  • 22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河北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燕山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宣化钢铁集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62篇戴磊
  • 59篇王岭
  • 27篇李跃华
  • 12篇周会珠
  • 11篇吴印林
  • 10篇周正
  • 10篇高筠
  • 8篇崔广华
  • 7篇郝增川
  • 6篇赵艳琴
  • 5篇朱靖
  • 4篇吕敬德
  • 4篇毛磊
  • 4篇朱书全
  • 4篇郭红霞
  • 3篇杨越涛
  • 3篇张庆军
  • 3篇王硕
  • 3篇崔春翔
  • 3篇郭强强

传媒

  • 12篇功能材料
  • 6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化学工程师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粉末冶金工业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唐山师范学院...
  • 2篇Transa...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广州化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熔盐电解二氧化锰制备锰新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提出了以二氧化锰为原料经一步熔盐电解得到锰新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等特点。采用850℃的NaCl—CaCl2混合熔盐体系,以烧结后的MnO2片作为阴极,高密度石墨碳棒作阳极,在工作电压(2.8~3.2V)下进行电解。研究了不同的烧结温度、电解电压和电解时间等因素对阴极片形貌及其对电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熔盐电解MnO2粉末直接制备金属Mn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MnO2粉末在20MPa下压片,1000℃烧结5h后,在850℃的NaCl—CaCl2混合熔盐中加3.0V的工作电压电解13h。
高筠毛磊王岭李奇骏周正戴磊
关键词:熔盐电解二氧化锰
BaCe_(1-x)Mn_xO_3材料的制备和电性能研究
2009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Ce1-xMnxO3-δ(x=0.05~0.30)。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BaCe1-xMnxO3-δ系列试样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应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了不同温度(250~800℃)下试样的交流阻抗谱。结果表明:x=0.05~0.10样品为钙钛矿型单相结构,x=0.10~0.30时样品中有第二相Ba2MnO3形成。在1500℃烧结的样品,随着Mn2+掺杂浓度的增大,试样的致密性有所提高,试样的电导率增大。当x=0.30时,BaCe0.7Mn0.3O3-δ试样在空气气氛800℃电导率达1.14×10-3S.cm-1。
刘魁周会珠戴磊吴印林李跃华赵艳琴庄威伟王岭
关键词:质子导体混合导体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δ)薄膜及其阻抗谱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La(NO3)3、Cr(NO3)3.9H2O、Sr(NO3)2、Mn(NO3)2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0.75Sr0.25Cr0.5Mn0.5O3-δ凝胶,在700℃下焙烧2 h得到La0.75Sr0.25Cr0.5Mn0.5O3-δ(LSCM)纯相纳米粉,颗粒呈球形,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在28 nm左右。将上述粉体、乙基纤维素及松油醇按比例混合,经球磨、加乙醇研磨后制备成具有一定粘稠度的LSCM浆料。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YSZ片上制成不同厚度的LSCM膜,经1400℃煅烧,制备成厚膜型LSCM质NO2传感器。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膜层厚度、工作温度对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传感器电阻与NO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600℃下,刷涂了7层LSCM的传感器线性最佳,灵敏度最高。
吴印林戴磊刘永光王岭赵英娜李福燊刘志丹许广利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电脱氧法的发展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简述了电脱氧工艺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阴极精炼技术、改进的钙-卤化物熔盐脱氧法和FFC剑桥工艺;详细阐述了3种工艺的发展及反应机理;重点介绍了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的FFC剑桥工艺,综述了FFC剑桥工艺在制备金属、合金及其他物质方面的广泛应用,并展望了该工艺的发展前景。
高筠周正王岭戴磊朱书全
关键词:电脱氧熔盐金属
烧结助剂Co_2O_3对Ce_(0.8)Gd_(0.2)O_(1.9)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陶瓷试样,借助EIS、XRD及SEM等技术手段研究了烧结助剂Co2O3对Ce0.8Gd0.2O1.9(CGO)的体密度、导电性能、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GO中添加2.59,6(质量分数)Co2O3时,可使CGO试样的烧结温度降低200℃。添加0.75%(质量分数)Co2O3时,试样的晶粒电导率明显增大,晶界电导率下降,添加量为1.0%~2.5%(质量分数)时,晶粒电导率趋于不变,晶界电导率稍微有所增加。XRD图谱表明,试样在1100~1200℃烧结时表现为CGO纯相,在1300~1400℃的较高温度烧结时,为CGO相及少量的Ce24Co11相。
赵艳琴吴印林周会珠戴磊李跃华王岭
关键词:CGO烧结助剂电导率
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的制备及其NO_2气敏性能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0.75Sr0.25Cr0.5Mn0.5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粉体。采用XRD,TEM对粉体物相组成及颗粒形貌进行表征,并以制备的两种粉体作为敏感材料分别制成管状传感器,测试了其NO2气敏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均可制得单相La0.75Sr0.25Cr0.5Mn0.5O3粉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800℃焙烧2 h得到的粉体粒径约为20 nm;传感器输出电动势信号对NO2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胶-凝胶法制得粉体的气敏性能优于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得粉体的气敏性能。
吴印林王岭李福燊赵海燕赵艳琴戴磊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气敏性能
基于纳米敏感材料La0.75Sr0.25Mn0.5Cr0.5O3-δ的阻抗谱型NO2传感器
戴磊王岭
FFC剑桥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FFC剑桥工艺是在熔盐体系中从固态氧化物经一步电解,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合金和某些非金属新工艺,是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的绿色冶金新技术。阐述了FFC剑桥工艺产生、核心及其在工艺和环境方面的显著特点,综述了FFC剑桥工艺用于制备金属(Ti、Nb和Cr等)、合金、碳化物和催化剂的应用研究及在阴极制备、参比电极、熔盐干燥等方面的工艺改进研究,并描述了FFC剑桥工艺工业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高筠周正王岭戴磊朱书全
关键词:金属熔盐电解氧化物
BaCe_(0.8-x)Nb_xGd_(0.2)O_(3-δ)(0≤x≤0.45)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0年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质子导体BaCe0.8-xNbxGd0.2O3-δ(0≤x≤0.45)。结合XRD、SEM、EIS等技术对其物相、微观形貌、稳定性及电导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00℃烧结5h制备的质子导体BaCe0.8-xNbxGd0.2O3-δ(0≤x≤0.45)均能保持主相为斜方晶的钙钛矿结构。Nb的加入可明显提高烧结样品的致密性及在CO2和水蒸气气氛下的稳定性。在湿润H2/Ar(0.4%,V/V)气氛中800℃下,x=0.1样品的电导率为5.73mS·cm-1,电导活化能为0.35eV,与x=0的样品相当。
王岭赵佳一戴磊王婧李跃华谢全安
关键词:质子导体
基于纳米CuO敏感电极混合位型NO_2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溅射法制备的纳米结构CuO为敏感电极,钇稳定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制成了一种混合位型NO2传感器。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表征了CuO敏感电极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研究了Cu的不同溅射时间对CuO敏感电极微观结构及传感器敏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O颗粒随着Cu溅射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制成的传感器在600~700℃范围内对25~400mL/m3的NO2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能,传感器响应信号与NO2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60min,Cu传感器在650℃时灵敏度达41.47mV/decade,对于400mL/m3的NO2,90%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约为160、260s,体积分数0~10%的CO2对传感器的响应几乎没有影响,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敏感度、重现性和稳定性。
王运飞王岭朱靖戴磊李跃华周会珠吴印林
关键词:溅射法NO2传感器YSZ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