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弘

作品数:19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急性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急性脑梗死
  • 4篇疗效
  • 4篇高压氧
  • 3篇盐酸
  • 3篇盐酸甲氯芬酯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脑出血
  • 3篇脑血
  • 3篇出血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管
  • 2篇神经病变
  • 2篇糖尿病周围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9篇施弘
  • 12篇张进
  • 10篇陆磊
  • 9篇薛波
  • 9篇孙晓江
  • 5篇蒋青青
  • 4篇赵玉武
  • 2篇钱雪梅
  • 2篇陆学胜
  • 2篇孙晓江
  • 2篇姚继国
  • 2篇吕善庆
  • 2篇项静燕
  • 2篇袁加文
  • 1篇徐瑾
  • 1篇戎伯英
  • 1篇项坤三
  • 1篇刘帮健
  • 1篇周亚军
  • 1篇沈洁

传媒

  • 4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血管病与代谢紊乱的关系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对 2 72名上海地区正常人及 92 3例急性脑血管病 (5 0 3例脑梗死、4 2 0例脑出血 )患者住院的基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 5 0 3例脑梗死、4 2 0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 (BMI)、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 (LDL)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②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 ,伴高血压者分别为 95 .0 %、97.1% ;伴高血糖者分别为 4 4 .0 %、39.7% ;伴高三酰甘油 (TG) /低高密度脂蛋白 (HDL)分别为 34.8%、38.1% ;③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 ,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分别占 14 .7%、16 .7% ;合并 2种代谢紊乱者分别占 4 6 .9%、4 3.1% ;合并 1种代谢紊乱者分别占 36 .0 %、38.8% ;无代谢紊乱者仅分别占2 .4 %、1.4 %。④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 ,除代谢紊乱者血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代谢紊乱者外 ,合并 2种以上代谢紊乱患者中BMI、血糖、TG均高于对照组及无代谢紊乱者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多伴有多种代谢紊乱 ,因而 ,有效控制代谢紊乱与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张进陆磊施弘贾伟平
关键词:代谢紊乱脑梗死脑出血预后病理
健康成人上、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2002年
陆学胜钱雪梅施弘孙晓江吕善庆
关键词:脊髓四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参考电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B细胞功能等临床资料。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将患者分为DPN组(144例)和非DPN组(110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PN的危险因素。结果DPN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PN组(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51,95%CI为1.018~1.085,P=0.002)、糖尿病病程(OR=1.059,95%CI为1.008~1.113,P=0.022)和糖化血红蛋白(OR=1.183,95%CI为1.060~1.319,P=0.003)是DPN的危险因素。结论DPN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增高有关,代谢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进薛波施弘钱雪梅刘芳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大鼠血-脊髓屏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5、ZO-1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血-脊髓屏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5、ZO1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2组,每组30只,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15天、30天、90天(各时间点均设对照)取脊髓组织(每次各取6只鼠)以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laudin-1、claudin-5、ZO-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1)claudin 1、claudin-5蛋白相对表达在糖尿病模型组第30天[分别为(0.324±0.01 5)、(0.289±0.032)]、第90天[分别为(0.220±0.029)、(0.242±0.034)]均较对照组[第30天分别为(0.464±0.009)、(0.475±0.035),第90天分别为(0.468±0.031)、(0.489±0.018)]降低(P<0.01),且糖尿病模型组第15天、30天、90天三时间点claudin-1、claudin-5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检出ZO-1表达。(2)claudin-1、claudin-5 mRNA相对表达在糖尿病模型组第30天[分别为(2.67±0.71)×10^(-4) 、(2.87±0.74)×10^(-4)]、第90天[分别为(0.081 4±0.034)×10^(-1)、(0.122±0.027)×10^(-1))]均较对照组[第30天分别为(13.13±3.09)×10^(-1)、(14.81±2.24)×10^(-4),第90天分别为(13.21±1.98)×10 、(1 4.50±2.72)×10^(-4)]降低(P<0.01),且糖尿病模型组第15天、第30天、第90天三时间点mRNA相对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三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O-1 mRNA表达在糖尿病模型组第15天、第30天及第90天[分别为(4.40±1.94)×10^(-1)、(2.33±0.64)×10^(-1)、(2.32±0.45)×10^(-1)]亦均较对照组[分别为(29.89±6.27)×10^(-1)、(30.68±1 7.64)×10^(-1)、(29.27 ±7.55)×10^(-1)]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可能导致血-脊髓屏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5、ZO-1表达降低,而且随病程延长claudin-l、claudin-5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
周亚军赵玉武刘帮健施弘薛波
关键词:糖尿病CLAUDINZO-1
29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ACE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观察脑血栓形成患者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 ,探讨 ACE基因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方法检测 2 9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 31 2例健康人 (ACE)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变化。结果 脑血栓形成组中在 51~ 92岁年龄组 (2 73例 ) ACE基因 DD纯合型频率为 0 .2 34,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频率 0 .1 51。 DD:DI+II.X2 =4.49(P<0 .0 5) ,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ACE基因
张进孙晓江吕善庆施弘徐瑾项坤三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ACE基因多态性
白血病的广泛神经系统损害1例(附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在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以神经系统多灶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结合病史、CT、MRI、脑脊液及骨髓穿刺检查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白血病可浸润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神经症像可作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结论:神经损害是白血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任何年龄的患者,都应高度警惕是否伴有肿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张进薛波施弘陶英
关键词: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细胞学检查
高压氧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抗自由基作用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抗自由基作用。方法10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成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50例,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28、9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天检测N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脂质(LPO)、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水平。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在治疗后的第14、28、90天,高压氧治疗组NIHSS和ADL均有显著改善(P<0。05),无严重并发症;在治疗后的第3、7天,高压氧治疗组NO、LPO等指标明显下降(P<0.05),E-SOD、E-CAT、E-GSH-PX等指标明显上升(P<0.05)。结论高压氧在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中具有抗自由基作用,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方法。
陆磊张进孙晓江施弘蒋青青薛波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自由基
僵人综合征病例报道
目的僵人综合征是一种以中轴和近端肢体肌肉僵直和发作性痉挛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一直以来认为属于罕见病。临床检出率较低,也可能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有关,临床中遇到不明原因的肌肉僵直和痉挛的患者应该想到有该病的可能。因...
赵玉武余爱勇施弘袁加文于淼
文献传递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和症状筛选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病人104例,测定基线对的血清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lc)、CRP等水平后...
陆磊薛波施弘张进赵玉武
文献传递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在不同时间窗治疗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开始高压氧治疗,B组患者在发病后24~7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C组患者在发病后72h~7d内进行高压氧治疗,D组患者未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在治疗后第14,28及90天时,发现4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A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C、D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疗效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4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治疗时间窗对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疗效具有重要影响,开始治疗时间越早则疗效越佳,以发病后24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疗效最佳,24~72h内干预则疗效次之,超过72 h则无显著疗效。
陆磊孙晓江张进施弘薛波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疗效时间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