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毅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碳排放
  • 2篇全球价值链
  • 2篇全球价值链视...
  • 2篇价值链
  • 2篇价值链视角
  • 2篇出口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城市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 1篇中美贸易
  • 1篇生产链
  • 1篇数据库
  • 1篇碳排放量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耗
  • 1篇禀赋效应
  • 1篇外需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6篇曹毅
  • 4篇彭水军
  • 2篇张文城
  • 1篇韦韬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全国日本经济...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增加值出口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WIOD数据库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总量,分析其被吸收的途径、国别(地区)流向和部门分布。结果发现,出口统计数据夸大了总出口;增加值出口的增长集中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增加值出口主要被直接进口国所吸收,被第三国间接吸收份额小;增加值出口主要流向发达经济体,但流向新兴经济体的比重随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而上升。从部门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的利润不高,资源型行业的出口获利较多但会导致资源和环境问题。
曹毅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基于增加值贸易的研究
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不少学者通过测算一系列指标评价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然而当今国际贸易的特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进一步深化使得中间品成为贸易的主体,...
曹毅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
文献传递
中美贸易对中国的就业拉动效应和碳排放转移效应--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1995~2005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内涵劳动投入量和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并通过结构分解分析考察了劳动投入强度、碳排放强度、中间投入结构、进出口规模、进出口结构等因素对对其变化的...
彭水军张文城曹毅
关键词:中美贸易就业结构碳排放
文献传递
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是否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地级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5
2013年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5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所引致的结构效应对中国三类地方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降低烟尘的排放量,而对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量以及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也都存在负向影响但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弹性值来看,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普遍较小,而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技术效应、直接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各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识别决定贸易结构效应的比较优势来源,结果发现,对于二氧化硫和烟尘指标,存在贸易开放带来的污染避风港效应,但由于同时存在要素禀赋效应且更甚于污染避风港效应,最终使得贸易引致的结构效应总体上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而非恶化,不过其影响很有限;而对于废水指标,却发现与污染避风港效应和要素禀赋效应相悖的证据。"贸易引致的结构效应总体上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而非恶化,不过其影响很有限;而对于废水指标,却发现与污染避风港效应和要素禀赋效应相悖的证据。
彭水军张文城曹毅
关键词:贸易开放环境污染动态面板数据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增加值出口中的内涵碳排放量--基于WIOD数据库和MRIO模型的测算
随着国际生产分割的不断深化和范围的扩大,中间产品贸易迅猛发展,传统贸易统计侧重于计算进出口总值,造成了严重重复计算问题。因而已有研究基于进出口总值来测算中国出口中的内涵碳排放也难免存在较大偏差。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以...
曹毅彭水军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全球生产链视角下外需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基于MRIO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基于WIOD数据库分析1995—2009年外需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并通过结构分解分析(SDA)考察影响我国外需能耗变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美、欧、日等附件I的发达国家通过进口替代向中国转移了大量的能耗;中国外需能耗的快速增加主要归因于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效应,其次是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终需求的国别结构和规模变动因素导致,而国内生产部门不断降低的各类能源强度则是抑制中国外需能耗增加的主要因素。
彭水军韦韬曹毅
关键词:能源消耗外需结构分解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