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彤
- 作品数:121 被引量:53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对侧颈内动脉的变化情况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对侧颈内动脉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一侧颈内动脉高度狭窄而实施CEA病人的临床资料,每隔1年行1次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定期检查双侧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随访1~110个月,平均32.8个月,从实施CEA到对侧颈内动脉出现显著狭窄时间为50.7个月;出现对侧颈内动脉进行性狭窄达70%以上12例。这12例虽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冠脉疾病,但与非进行性狭窄病人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EA术后对侧颈内动脉出现进行性狭窄的显著危险因子尚未发现,定期检查及密切观察预后非常重要。
- 曹永彤张黎于炎冰刘鹏叶志东王非林凡杨煜光钱松屹王凤林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ACE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rs2285666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KD)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7月2018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DKD[DKD(+)]患者271例(男145例、女126例)和T2DM不伴DKD[DKD(-)]患者272例(男134例、女138例)为研究对象。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进行ACE2基因rs2285666分型统计分析受试者的临床生化指标和ACE2基因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W频率结果:临床资料比较,DKD(+)组病程、吸烟比例、收缩压、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DKD(-)组,eGFR、Cci,显著低于DKD(-)组(均P<0.05),在男性患者中,DKD(+)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KD(-)组(53.4%vs 37.3%,P<0.01)多因素logistic冋归分析显示,G等位基因是男性DK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女性加性遗传模型中,GG基因型与DKD相关(P<0.05):结论:ACE2基因rs2285666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DKD的发病显著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的T2DM男性患者和GG基因型女性患者更易发生DKD.
- 刘媛媛姜永玮姜永玮丛笑杨辉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糖尿病肾病基因型
- 一种人ABCC2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引物设计方法及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ABCC2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引物设计方法及试剂盒,属于临床检验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一种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引物设计方法,满足下述条件:(1)使基因多态性位点位于中间位置,以包括该位点的前后共400bp长度...
- 陈利达马亮曹永彤李金明刘倩杨辉刘媛媛芦宏凯姜蕾王璐璐
- 文献传递
- DNA甲基化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 2023年
-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量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DNA甲基化在DK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不断有新的差异化甲基化位点被发现,但是相关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差异化甲基化位点的发现为DKD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具有作为治疗靶点的前景。该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有关DNA甲基化与DKD的相关研究,并对DNA甲基化作为生物学标志用于DKD早期诊断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 邓国雄曹永彤马亮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DNA甲基化生物学标志物
-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9年
- 糖基化红细胞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金标准。GHb由于所结合的成分不同,又分为HbAla(与磷酰葡萄糖结合)、HbAl b(与果糖结合)、HbAlc(与葡萄糖结合)。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在糖尿病管理中是公认的血糖控制金标准[1,2].
- 王少婷刘倩于洋王艳曹永彤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金标准HBALC糖尿病并发症临床化学糖基化
- 尿液蛋白质组学对间质性肺病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价尿液蛋白质组学在间质性肺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23年3月12日至4月15日中日友好医院明确诊断间质性肺病患者10例,年龄(56.70±14.78)岁,肺部感染患者9例(年龄51.30±23.26岁);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健康对照10名(年龄50.20±6.07岁),使用液质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三组人群的尿液进行尿液蛋白质组研究。基于数据非依赖型采集质谱定量技术对三组人群进行比较,组间采用t检验,并进行相关功能分析。结果共鉴定2730个蛋白;尿液蛋白质组基于正交信号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对三组人群进行明显区分;对蛋白进行定量比较,差异蛋白筛选标准为P<0.05和蛋白丰度倍数变化为>3/2或<2/3,发现间质性肺病患者与健康人中存在49个差异蛋白,间质性肺病患者与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存在57个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O和KEGG分析,显著富集到ECM受体相互作用、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等通路。结论尿液蛋白质组学能够有效地区分间质性肺病患者和肺部感染患者及正常人群,本实验中鉴定的差异蛋白具有一定的诊断性能(AUC值0.68~1.00),可以作为潜在的疾病标记物用于间质性肺病的诊断。
- 魏利龙周允王立伟宋清挽郭正光曹永彤
-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间质性肺病,中位生存期短,无法治愈,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细胞衰老有关,异常的细胞衰老导致受损的肺泡上皮细胞不能正常修复,促进了肺纤维化的发生,而衰老的细胞分泌特征性蛋白质,称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SASP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在IPF患者肺纤维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SASP在IPF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和作用机制至关重要。
- 胡莉娟刘若雨周允曹永彤
- 关键词: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衰老生物标志物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DNA和RNA氧化产物8-氧化鸟苷和8-氧化脱氧鸟苷水平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8-氧化鸟苷(8-oxo Gsn)和8-氧化脱氧鸟苷(8-oxo dGsn)探讨高血压患者体内DNA和RNA氧化水平。方法:现状调查。征集2018年8月至12月无其他慢性疾病的高血压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各139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9.6±12.4)岁和(48.5±11.7)岁。采集空腹静脉血及晨尿,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液中DNA氧化产物8-oxo Gsn和RNA氧化产物8-oxo dGsn。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尿酸、血糖、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液肌酐(U-Cr)等。8-oxo Gsn和8-oxo dGsn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使用IBM SPSS 22.0以及GraphPad Prism 5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健康对照组与高血压患者8-oxo Gsn和8-oxo dGsn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患者尿液中DNA和RNA氧化产物8-oxo Gsn和8-oxo dGsn以及其经U-Cr校正的8-oxo Gsn/U-Cr和8-oxo dGsn/U-Cr分别为14.38(10.39~19.91)ng/ml、12.97(7.92~18.96)ng/ml、1.10(0.88~1.38)μg/μmol、0.96(0.75~1.30)μg/μmo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对应的结果:11.95(7.52~18.01)ng/ml、10.12(6.42~15.04)ng/ml、0.86(0.59~1.21)μg/μmol、0.72(0.50~1.02)μg/μmol。经性别分组之后,男性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尿液DNA氧化产物8-oxo G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74,P=0.14),女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尿液8-oxo Gsn和8-oxo dGsn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经过U-Cr校正后,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人群,8-oxo Gsn/U-Cr以及8-oxo dGsn/U-Cr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体内DNA和RNA氧化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人群。
- 张瑞苹禹松林王丹晨邹雨桐周伟燕曹永彤邱玲
- 关键词:高血压RNA鸟苷脱氧鸟苷色谱法串联质谱法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染料法在HLA-B~★5801等位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染料法在HLA-B*5801等位基因分析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Kappa值,并与经典测序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HLA-B*5801基因检测试剂盒对268例痛风、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和50例正常人HLA-B*5801进行分析,并对318例标本HLA-B基因2、3、4外显子双向测序。结果:荧光定量PCR染料法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Kappa值为1。318例参与者HLA-B*5801等位基因发生率为9.2%(29/318)。痛风患者HLA-B*5801发生率8.51%(8/94),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率9.52%(2/21),高尿酸血症发生率11.11%(17/153),正常人发生率4%(2/50)。结论:荧光定量PCR染料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HLA-B*5801,检测结果与测序方法完全一致。
- 马亮丛笑鲁爽韩呈武湛玉良曹永彤
-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染料法灵敏度特异度
- 尿液细胞计数候选参考测量程序的建立与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多中心性能评估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建立尿液细胞颗粒计数候选参考测量程序,并应用于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多中心性能评估。方法方法学建立。依据尿液细胞颗粒计数人工镜检方法和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发布的尿液颗粒计数参考方法,建立了基于未离心尿液细胞颗粒计数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4家三甲医院检验科,每家3位经过培训的技师应用该程序,分别检测同1份标本,每份标本重复计数5次,得到尿液细胞颗粒计数的定量结果。4家医院分别使用建立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和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本单位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尿液标本40~60份,对建立的参考测量程序进行应用评估,并对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性能评估。结果每家医院3位技师采用候选参考测量程序获得的检测结果变异系数符合要求(红细胞≤6.98%,白细胞≤6.99%,上皮细胞≤13.94%)。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性能评估结果显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检测结果正确度符合要求(偏倚≤4.98%),与参考测量程序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R2≥0.989)。结论成功建立了尿液细胞颗粒计数候选参考测量程序,精密度和准确性符合要求;应用该程序对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进行了多中心性能评估,准确性和一致性良好。
- 岳育红高志琪王萍乔艳吕长俊刘杰崔丽艳曹永彤王清涛
- 关键词: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