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茹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初发SLE住院患者的护理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初次发病住院的SLE患者的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40例初发SLE住院患者进行系统性整体护理,实施合理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他(她)们遵医行为,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的因素。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预防感染,减少诱发因素,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是护理初发SLE患者的关键所在。
- 曹玉茹邢香芹马玲方莉余良红
- 关键词:初发护理
- 静脉留置针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6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操作前进行心理护理,并合理的选择静脉,按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结果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减少了痛苦,受到了欢迎。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多次输液,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可以保持静脉管道的通畅,有利于临床用药并能减少普通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静脉的损伤。
- 马玲曹玉茹赵颖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风湿病患者护理
- 女性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女性骨关节炎(OA)骨质疏松(OP)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300例女性OA患者(OA组)和101名健康女性(对照组)第1-4腰椎(L1-4)、股骨颈、全髋等部位骨密度(BMD)。统计分析各组与OP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OA患者OP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1),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1)。OA患者OP组各部位BMD均明显低于非OP组(P〈0.01),OA患者绝经后组各部位BMD均低于绝经前组(P〈0.01),OA患者OP组较非OP组年龄更大,绝经时间更长,孕产次数更多(P〈0.01)。OA组OP女性未来10年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女性OA患者发生OP和骨折风险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其OP的发生和多因素相关,增龄、绝经年限长、孕产次数多是OA患者发生OP的主要危险因素。
- 赵萍李志军谢长好陈琳洁曹玉茹王旸
- 关键词:骨关节炎骨密度骨质疏松
- DNA免疫吸附治疗特殊情况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总结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有特殊情况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全方位护理理念,对18例(42例次)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有特殊情况的SLE患者进行全过程护理,并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及对自身抗体的影响。结果:18例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改善,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均显著下降(P<0.01),吸附过程顺利,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DNA280免疫吸附治疗可及时控制有特殊情况的SLE患者病情,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治疗顺利的关键。
- 孙娟马玲汪吉平唐若莹曹玉茹王磊陶治荣谢长好梅永君王涛李志军
- 关键词:免疫吸附护理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
- 李志军陈琳洁王砀曹玉茹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BMD)改变与年龄、性别、病程、髋关节病变及急性时相反应物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91例确诊AS患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 L2~L4)、股骨颈BMD值,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用T值表示。结果:男性AS患者腰椎、股骨颈BMD均低于女性AS患者(P〈0.05)。 AS合并髋关节病变患者与无髋关节病变患者股骨颈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与腰椎BMD T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患者病程、急性时相反应物与AS患者BMD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AS患者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骨质疏松发生增多。病程、髋关节病变以及急性时相反应物对AS患者BMD改变无显著影响。
- 梅永君王旸曹玉茹李志军陈琳洁石士奎潘海峰
- 关键词:股骨颈骨密度
-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15例女性RA患者和101名健康女性L1~L4、股骨颈、全髋等部位骨密度(BMD),并观察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果:女性RA患者患OP发生率高于健康女性(P<0.01),其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OP组RA患者各部位BMD均明显低于非OP组(P<0.01)。OP组患者年龄更大、绝经年数更长、病程和晨僵时间更长、疼痛关节数更多、HAQ平均积分更高、关节功能和X线分期更差(P<0.05~P<0.01)。RA组OP性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女性(P<0.01),使用糖皮质激素的RA患者第L1~L4的BMD低于未使用患者(P<0.05)。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显示绝经[OR=4.582(1.503~13.974),P<0.01]和X线分期[OR=2.267(1.233~4.167),P<0.01]为RA患者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女性RA患者发生OP和骨折风险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其OP的发生和多因素相关,绝经年数更长、X线分期较差、使用糖皮质激素是RA患者发生OP的主要危险因素。
- 王旸曹玉茹陈琳洁李季青江超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密度骨质疏松
- 骨密度测量方法诊断胸腰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1)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诊断脊柱胸腰椎移行处(T12/L1)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应用。(2)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脊柱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患者20例(观察组),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59~74岁,平均(66.75±4.98)岁;既往发生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经保守治疗康复的患者20例(对照组),男6例,女14例,年龄62~76岁,平均(68.90±4.67)岁。分别测量各T11-L2椎体的骨密度值,然后按照公式分别计算出各自的相对BMD差值百分比。(3)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病椎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相对BMD差值百分比的分子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71,P<0.05)。(4)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是一种可行的判断脊柱骨折新旧的方法。
- 朱坤张长春许刚王旸曹玉茹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双能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