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平

作品数:110 被引量:50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2篇股骨
  • 51篇坏死
  • 51篇骨头
  • 51篇股骨头
  • 46篇头坏死
  • 46篇骨头坏死
  • 46篇股骨头坏死
  • 24篇关节
  • 20篇关节炎
  • 16篇中医
  • 16篇激素性
  • 15篇激素性股骨头...
  • 15篇骨关节
  • 14篇骨关节炎
  • 9篇壮医
  • 9篇膝骨
  • 8篇膝骨关节
  • 8篇膝骨关节炎
  • 7篇蛋白
  • 7篇蛋白质

机构

  • 79篇广西中医药大...
  • 55篇广西中医药大...
  • 14篇广西中医学院...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临沂市人民医...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南省洛阳正...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岳阳市中医院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南宁市妇幼保...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10篇曾平
  • 23篇秦刚
  • 13篇李金溢
  • 12篇何伟
  • 11篇何凯毅
  • 11篇韦标方
  • 9篇杜敏东
  • 7篇刘明伟
  • 7篇黄肖华
  • 6篇廖小波
  • 6篇廖小波
  • 5篇周怡
  • 5篇钟远鸣
  • 5篇黄海滨
  • 5篇张庆文
  • 4篇冯纬纭
  • 4篇黄瑾明
  • 4篇庞智晖
  • 4篇李美康
  • 4篇陈劲

传媒

  • 16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中医正骨
  • 6篇广西医学
  • 5篇湖南中医杂志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大众科技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大学教育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山东医学高等...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头坏死修复反应区的骨髓水肿及其病理改变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修复反应区骨髓水肿的病理基础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取20个因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股骨头标本,取修复反应区制作成病理切片。根据MRI脂抑像表现分为骨髓水肿组和非水肿组。将两组病理切片的显微镜下结构随机取5个视野,对于所见坏死和崩解骨组织、脂肪组织、造血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显示骨髓水肿组肉芽组织明显较常见(2=13.107,P<0.05),而无水肿组脂肪组织(2=17.755,P<0.05)和造血组织(2=2.838,P<0.05)较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坏死骨小梁(2=0.457,P>0.05)、崩解组织(2=0.037,P>0.05)、纤维组织(2=0.428,P>0.05)在两组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坏死修复反应区的骨髓水肿是一种炎性反应表现,其产生机制可能与股骨头内微骨折有关,对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何伟李勇张庆文王海彬庞智晖曾平袁浩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
N6-甲基腺苷甲基转移酶样3调控骨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作为最普遍RNA修饰类型之一,N6-甲基腺苷甲基化已成为通过干扰RNA剪接、翻译、核输出和衰变来调节各种疾病的亮点。然而,甲基转移酶样3介导的N6-甲基腺苷甲基化表观遗传学修饰对骨代谢的研究尚未得到总结。目的:总结骨代谢中N6-甲基腺苷核心的甲基转移酶样3的潜在分子机制及其调节成骨分化、破骨分化、软骨凋亡、细胞外基质退变、骨代谢相关疾病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为骨代谢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见解,并随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预后判断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中文关键词“N6-甲基腺嘌呤,甲基转移酶样3,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骨代谢,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骨科疾病,治疗”等检索CNKI数据库,以英文关键词“m^(6)A,METTL3,osteoblast,osteoclasts,chondrocyte,mesenchymalstem cells,bone metabolism,osteoporosis,osteoarthritis,orthopedic disease,therapy”等检索PubMed数据库,全网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3月有关甲基转移酶样3/N6-甲基腺苷介导的RNA甲基化在骨科疾病中研究成果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后选定3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甲基转移酶样3在成骨方面的作用存在一定争议,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2)甲基转移酶样3/N6-甲基腺苷介导的RNA甲基化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及成脂分化,然而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3)甲基转移酶样3调控破骨细胞分化功能对于维持骨稳态以及保持骨骼完整性至关重要;(4)甲基转移酶样3在骨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甲基转移酶样3过表达可能会成为治疗人类骨代谢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新的替代疗法。
熊波曾平刘金富陆冠宇陈财黄悦陈莉华
关键词:RNA甲基化骨代谢表观遗传学
何伟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股骨头坏死防治经验介绍被引量:6
2009年
何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中医髋关节疾病中心主任。何教授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疑难病。何教授运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指导股骨头坏死的防治,为走出股骨头坏死治疗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其认为“治未病”理论对股骨头坏死的具体指导作用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针对股骨头坏死的高危人群重点应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曾平韦标方展磊欧志学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病症防治治未病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微创骨科手术教学的实践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开展微创骨科手术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2016级中医骨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2名为教学对象,其中2015级37名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传统教学组),2016级45名采用微创骨科教学(微创教学组),(包括传统理论教学、CBL教学、PBL教学、微创骨科手术视频教学和微创骨科手术操作培训),运用国际通行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对2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微创教学组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更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SCE各考核站点评分及考核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满意率微创教学组为75.56%(34/45),传统教学组为24.32%(9/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微创骨科手术教学,可使学生树立微创骨科手术理念,并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高外科的基本操作技能。
徐张杰钟远鸣伍亮曾平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
壮医通路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制定壮医通路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内酯醇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9:61);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4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进行含量分析,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雷公藤内酯醇的线性范围为9.408~235.7μg/ml(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2.16%(n=6);三七皂苷R1的线性范围为153~1530μg/ml(间.9993),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2.92%(n=6);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为159~1590μg/ml(r=0.9993),加样回收率为95.0%,RSD为2.98%(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壮医通路酒的质量控制方法。
龚敏阳潘天箫曾平李美康伍小燕莫小林陈晓明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雷公藤内酯醇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法探讨补肾骨蚀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法探讨补肾骨蚀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补肾骨蚀方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KOA相关基因数据。使用R软件获取补肾骨蚀方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R软件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运行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及关键蛋白进行对接。结果:补肾骨蚀方有效成分84种,相关靶点240个,KOA相关靶点2270个,交集靶点124个。GO富集显示包括生物过程相关条目2334条,细胞成分相关条目70条,分子功能相关条目169条。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前列腺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132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初步验证了补肾骨蚀方主要活性成分能与关键靶点发生相互作用。结论:补肾骨蚀方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调节骨代谢及抗氧化治疗KOA,这对后续方药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潘海达曾平钱晓芬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竞争性内源RNA网络及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饮酒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目的:构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基因网络图谱,进一步探索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潜在发病机制。方法: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招募3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3名健康志愿者,通过对其外周血进行基因测序筛选具有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通过预测lncRNA-miRNA和miRNA-mRNA的相互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结果与结论:①通过差异表达分析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样本中鉴定出了差异lncRNA 127个、差异mRNA 921个,通过靶基因预测共预测出了205个miRNA及5184个mRNA靶点,最终构建了包含3个lncRNA(SNHG3、MUC19、LINC00476)、5个miRNA(hsa-miR-146b-5p、hsa-miR-139-5p、hsa-miR-126-3p、hsa-miR-193a-3p、hsa-miR-135a-5p)和11个mRNA(PEX5、ACTR3B、CHMP4B、CSMD1、MTRF1、ZNF3、HTR7、NR5A2、SYT14、CASK、ING5)的ceRNA网络,涉及干细胞分化、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基因多态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②结果表明,通过构建竞争性内源网络筛选出了一系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钱晓芬曾平刘金富陈财范思奇农焦邓伟
关键词:酒精性股骨头坏死MRNAMIRNA生物标志物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讨乙字汤治疗痔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究乙字汤治疗痔病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ubchem和TCMSP数据库筛选乙字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痔病相关的疾病靶点,并用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蛋白名称。取药物疾病共同靶点,以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PPI),借助Cytoscape3.8.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富集分析。使用Auto Dock 4对度值较高的药物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借助Pymol和Lig Plot 2.2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乙字汤治疗痔病的活性成分126个,潜在靶点53个,以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为核心靶点,主要通过IL-17、核因子-kappa 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治疗痔病。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乙字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调节IL-6、TNF、MMP9、VEGFA等多种细胞因子治疗痔病。
潘海达曾平钱晓芬
关键词:痔病乙字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发展广西传统医学对外教育和合作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通过传统医学对外教育和合作研究的论述,阐述了推进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东盟开展传统医学教育合作的重要性。
曾平廖小波刘明伟黄碧秋
关键词:对外教育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基因靶点
2023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基因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微阵列芯片GSE41038、GSE55235、GSE55457、GSE82107,使用R语言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DEGs的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制作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cytoHubba插件分析PPI网络中的中枢模块。基于DRUGBANK数据库与药物-基因相互作用数据库确定骨关节炎常用治疗药物及其靶基因,并将靶基因与中枢模块的关键基因取交集,选取4例骨关节炎患者(实验组)和4例关节创伤患者(对照组)的滑膜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共筛选出111个DEGs,其中表达上调基因55个、表达下调基因56个。DEGs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与细胞黏附、免疫反应、凋亡过程的正向调控有关,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区域、浆膜、细胞外间质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转录因子活性与特异性序列DNA结合、蛋白质同质化活性等方面;DEGs通过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参与骨关节炎滑膜炎症发展。PPI网络的中枢模块包含11个关键基因。共筛选出50种治疗骨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塞来昔布、吲哚美辛、曲马多等)及263个药物靶基因。药物靶基因与中枢模块关键基因的交集基因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滑膜组织中VEGFA、PTGS2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MMP9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MP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A、MMP、PTGS2或为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基因靶点。
黄悦曾平刘金富陈莉华陆冠宇熊波陈财
关键词:骨关节炎滑膜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基因药物治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