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超量恢复区间理论在四川省女子水球队的应用及科技服务被引量:4
- 2009年
- 超量恢复规律名存实难应用。为将可供实践之用的超量恢复区间理论服务于国家女子水球队2008奥运攻关课题,本课题组在已创建的糖酵解供能超量恢复区间理论的基础上,运用(1-5)×36h超量恢复区间呈正叠加过程(真超量恢复区间)的研究成果,连续一周对四川省女子水球队进行大负荷训练的应用研究。结果:经过一周大负荷训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糖酵解供能能力明显上升,血睾酮5×36h恢复组(81.47±12.57ng/dl)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52.25±13.15ng/dl)等。结论:应用超量恢复区间理论连续一周大运动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能力、竞技状态和糖酵解供能能力,为第7、8、9天的比赛提供超量体能储备;为小周期训练和赛前体能调整探索了新的训练方法。
- 岳建兴殷劲田川朱伟石金丽殷维瑶
- 关键词:女子水球
- 再谈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区间被引量:3
- 2007年
- 超量恢复理论自提出以来争议颇多,主要是没有发现运动员在训练课的间隔恢复时间内出现超量恢复理论中所提出的"超量恢复"现象。笔者认为超量恢复现象客观存在,并且发现恢复过程中内脏疲劳恢复要滞于外周疲劳恢复,而在运动训练实际过程往往是仅限于关注外周指标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为恢复指标,忽视了内脏的疲劳恢复。因此,认为运动训练中的超最恢复有区间的存在。
- 岳建兴殷劲朱伟石金丽崔燕燕
- 糖酵解供能真假超量恢复区间的探析被引量:9
- 2008年
- 超量恢复规律鲜有成功应用的报道,是理论还是实践出了偏差?为此,文章将通过对真、假超量恢复区间的研究,初探供实践之用的恢复理论。方法:大鼠147只,随机分21组;造模1周后,游泳训练2周。按36h超量恢复区间连续在训练后即刻、休息36h取样。结果:超量恢复组①心脏:前6×36h区间适应期、正叠加,第7区间极限,8-9区间负叠加过程;②肝脏:前4区间正叠加,第5区间极限,6-9区间负叠加过程;③肾脏:前4区间正叠加,第5区间极限,6-9区间负叠加过程;④糖酵解供能:前4区间正叠加,第5区间极限,6-9区间负叠加过程。结论:①超量恢复区间含正、负叠加过程,即真、假超量恢复区间;②负叠加过程的发展终导致过劳死发生,正、负叠加过程的转折点为生理极限。
- 殷劲岳建兴朱伟石金丽殷维瑶
- 关键词:糖酵解
- 恢复能力的可训练性初探被引量:2
- 2008年
- 实践运动中恢复作为训练课的从属部分,成为进一步冲击新的体能极限的瓶颈。能否另辟蹊径?将恢复作为训练课的主导内容!方法:大鼠147只,游泳训练2周。按36h超量恢复区间连续在训练后即刻、休息36h取样。结果:①血乳酸、血糖、血尿酸纵向比较;恢复幅度在前5区间呈增加趋势;②肝醣元:训练即刻组前6区间逐步上升,6×36h达峰值。恢复组前5区间维持在较高水平;③肌糖元:训练即刻组前4区间逐步上升,4×36h达峰值。恢复组前5区间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在小周期训练中,机体的恢复能力具有可训练性。
- 殷劲岳建兴朱伟石金丽殷维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