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慧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姜黄素
  • 3篇血瘀
  • 3篇血瘀证
  • 3篇瘀证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毒性试验
  • 2篇血液
  • 2篇水迷宫
  • 2篇急性毒性
  • 2篇急性毒性试验
  • 2篇MORRIS...
  • 1篇代谢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前体蛋...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理

机构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任映
  • 11篇孙海芸
  • 11篇朱志慧
  • 10篇杨金铎
  • 9篇王蓬文
  • 5篇李瑞晟
  • 5篇王虹
  • 4篇尹军祥
  • 4篇李勇
  • 3篇孙建宁
  • 3篇田金洲
  • 3篇时晶
  • 2篇曹振华
  • 2篇李乐军
  • 2篇宋崇顺
  • 2篇王文洁
  • 1篇王永炎
  • 1篇叶永安
  • 1篇戴欣
  • 1篇高凯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桂理中粉急性毒性试验
2009年
目的:观察参桂理中粉对试验动物小鼠有无急性毒性反应,以判断和评价参桂理中粉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最大给药剂量。方法:将SPF/VAF级CD-1(ICR)雌雄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胃饲最大给药浓度(35.29%),每次0.04mL.g-1,3次.d-1,一次性给药,溶剂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对照组按时给予等体积的0.5%CMC。正常饲养观察14d,观察小鼠毒性反应症状,并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6、9、12、14天分别称量每只小鼠的体重和每笼小鼠(5只/笼)进食量。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在给药期间,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6、9、12、14天分别称量每只小鼠的体重和每笼小鼠(5只/笼)进食量无差异。给药后给药组无一例小鼠死亡,行为活动和外观正常,未见活动减少、蜷缩、松毛等现象,鼻、眼、口腔未见分泌物,于给药后14d处死,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外观及切面颜色、大小、质地均未见异常,胸腹腔均未见异常渗出和肿物。小鼠最大给药剂量为每天生药42g.kg-1,按体重计算为临床用药的221倍。结论:小鼠最大给药剂量为每天生药42g.kg-1时,参桂理中粉未见急性毒性反应。
李勇任映朱志慧孙海芸杨金铎王蓬文
关键词:急性毒性试验用药安全性
源于冷刺激的血液与血管病理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反复冰水冷冻法建立的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与血管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寒冷诱导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以反复冰水冷冻法制备模型,取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电镜观察海马微血管形态。对比冰水冷冻、肾上腺素、右旋糖酐3种血瘀证模型在血液流变学和血浆TXB2/6-Keto-PGF1α差别。结果冰水冷冻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TXB2/6-Keto-PGF1α比值的改变接近或优于肾上腺素、右旋糖酐注射法制备的模型,且更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的形成机理。冰水冷冻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还原黏度各项指标、TXB2、GMP-140含量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6-Keto-PGF1α含量低于正常大鼠(P<0.05)。冰水冷冻模型持续约1周,造模后第3天时各项指标变化最明显。冰水冷冻模型组大鼠的海马毛细血管外周星形细胞轴突轻微肿胀,血管受压,提示存在炎症和血管增生。IL-1β、ICAM-1在冰水冷冻模型组大鼠的整个脑区(包括海马、皮质)都有表达,ICAM-1分光密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寒冷刺激可诱导机体形成血瘀证,机体存在血液与血管的病理变化,这种血瘀证及其病理变化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
曹振华尹军祥田金洲李乐军时晶王文洁王蓬文任映杨金铎孙海芸朱志慧
关键词:血液血管血瘀证动物模型
以舌为靶点的寒冷诱导血瘀证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在寒冷刺激为主的多种方法诱导下出现血瘀证病理状态时模型动物舌象变化特征,探讨舌象作为血瘀证证候靶点和药物治疗靶点的证据。方法:主要采用反复冰水冷冻法诱导血瘀证模型,以数码相机采集实验动物舌象,观察血瘀证模型大鼠舌象的变化,以及舌质灰度值和舌部微血管超微结构对不同治法药物反应的差异。结果:血瘀证模型大鼠舌质紫暗;冰水冷冻组大鼠的舌质紫暗的稳定期为7 d,冷冻后3 d的舌质灰度值与正常组的差异最显著(P<0.01);冰水冷冻组大鼠舌质灰度值高于正常组(P<0.01)。给药实验参附组和血塞通组舌质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1);电镜下,冰水冷冻组大鼠舌部微血管管腔狭窄皱缩,血管内皮细胞核增大,内皮细胞向管腔侧有微绒毛伸出,正常组、参附组和血塞通组无明显上述改变。结论:舌质紫暗程度和舌质灰度值可作为机体病理状态(血瘀证)轻重程度的预测指标,可能是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曹振华尹军祥田金洲时晶王文洁李乐军王蓬文任映朱志慧孙海芸
关键词:靶点寒冷刺激血瘀证
参桂理中粉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观察参桂理中粉对试验动物小鼠有无急性毒性反应,以判断和评价参桂理中粉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最大给药剂量。方法:将SPF/VAF级CD-1(ICR)雌雄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胃饲最大给药浓度(35...
李勇任映朱志慧孙海芸杨金铎王蓬文
文献传递
大分子葡萄糖酐血瘀大鼠偶氮蓝体表特征与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大分子葡萄糖酐血瘀证大鼠表征的偶氮蓝变化特征与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大鼠尾iv0.5%偶氮蓝配制的10%大分子葡萄糖酐溶液,0.5%偶氮蓝溶液,生理盐水配制10%的大分子葡萄糖酐溶液,或生理盐水,在注射后30,60,120,240min观察和拍摄大鼠耳廓、舌体表征变化,检测血液流变性,分析体表特征变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尾iv0.5%偶氮蓝配制的10%大分子葡萄糖酐溶液的大鼠30min时耳廓和舌出现蓝色斑点,并随时间延长,蓝色瘀斑范围增大,240min时耳廓完全呈深蓝色,舌尖蓝色瘀斑范围继续增加,几乎占舌体1/2;而只注射0.5%偶氮蓝的大鼠对照组耳廓始终半透明,舌体颜色均匀。②iv生理盐水配制10%的大分子葡萄糖酐溶液的大鼠与只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相比,30,60min不同减切速率下全血黏度均显著增高,30,60,120,240min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聚集指数积分也均显著增高,而30,60,120,240min的红细胞变形面积指数、变形指数积分面积虽未测出明显差异,但趋势表现为降低。结论:大鼠尾iv0.5%偶氮蓝配制的10%大分子葡萄糖酐后能使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瘀程度在其耳廓和舌体表征中较为直观地呈现,且与注射大分子葡萄糖酐后血液流变性变化所反映的血瘀程度相一致,并呈明显的时效关系,进一步说明偶氮蓝可以客观反映大分子葡萄糖酐所致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瘀程度的表征变化。
任映王琨朱志慧孙海芸宋崇顺尹军祥杨金铎时晶田金洲王永炎
关键词:血瘀证血液流变学
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Aβ生成和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生成酶早老素2(presenilin2,PS2)和Aβ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0.92mg/(kg·d)]、姜黄素大[400mg/(kg·d)]、中[200mg/(kg·d)]、小[100mg/(kg·d)]剂量组,每组10只;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灌胃。灌胃3个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边缘型,而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姜黄素各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趋向型和直线型。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姜黄素小剂量组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中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能通过减少Aβ生成酶和增加Aβ降解酶的表达,降低Aβ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王蓬文李瑞晟王虹李勇任映朱志慧孙海芸杨金铎孙建宁
关键词:姜黄素胰岛素降解酶MORRIS水迷宫
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Aβ42及其降解酶NE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Aβ42及其降解酶NE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灌胃3个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行为学检测,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1或P<0.05)。Aβ42及其降解酶NEP表达,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较正常对照组Aβ42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结论:姜黄素能通过增加Aβ42降解酶NEP表达、降低Aβ42蛋白,进而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王蓬文王虹李瑞晟李勇任映朱志慧孙海芸杨金铎孙建宁
关键词:姜黄素AΒ42NEPMORRIS水迷宫
动态观察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尿液AD7C-NTP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小鼠尿液中AD7C-NTP的浓度变化,了解姜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另选用同月龄同背景的C57BL/6J小鼠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6组连续灌胃3个月,分别于灌胃前、灌胃30d、灌胃60d和灌胃90d收集小鼠尿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AD7C-NTP浓度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尿AD7C-NTP浓度的动态存在波动,各治疗组治疗2个月与治疗1个月相比,AD7C-NTP浓度均有所下降(P<0.05,P<0.01);同一时间点小鼠尿AD7C-NTP浓度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后,西药组,姜黄素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D7C-NTP浓度有所下降(P<0.05,P<0.01)。结论姜黄素可降低AD模型小鼠尿液内AD7C-NTP浓度,延缓AD的进展。
李瑞晟李勇王虹任映朱志慧孙海芸杨金铎王蓬文
关键词:姜黄素阿尔茨海默病
加味鳖甲煎丸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IgG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加味鳖甲煎丸(JWBJ)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IgG的影响。方法:用人血清白蛋白和CCl4的方法[1]分别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成模前预防治疗和成模后治疗,用免疫扩散法测定大鼠血清IgG含量。结果:JWBJ预防治疗大,中剂量组及治疗大剂量组与各自的模型组相比均可使白蛋白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IgG含量明显降低(P<0.05);JWBJ预防治疗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可使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IgG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JWBJ可降低人血清白蛋白和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过度产生的IgG,表明JWBJ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孙海芸任映尹军祥宋崇顺叶永安杨金铎朱志慧戴欣
关键词:肝纤维化免疫球蛋白
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双转基因小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以及突触的变化,评价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0.92 mg/kg)、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00、200、100 mg/kg),每组3只;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 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3个月。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海马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海马神经元和神经毡内结构均正常。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固缩、电子密度升高,胞浆内脂褐素、脂滴明显增多,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程度不等的退行性变;神经毡内可见髓鞘变性,突触数量减少、结构异常,突触小泡聚集增多。姜黄素可使突触增加,并使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姜黄素能通过增加突触、改变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等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而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王蓬文李瑞晟王虹任映孙海芸杨金铎朱志慧孙建宁
关键词:姜黄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