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炎铭

作品数:208 被引量:2,59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0篇天文地球
  • 4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9篇矿业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7篇页岩
  • 35篇页岩气
  • 31篇地质
  • 26篇盆地
  • 25篇成藏
  • 23篇生烃
  • 22篇煤层气
  • 21篇储层
  • 19篇瓦斯
  • 18篇煤系
  • 18篇赋存
  • 17篇龙马溪组
  • 16篇孔隙
  • 13篇煤层
  • 12篇煤矿
  • 11篇有机质
  • 11篇源岩
  • 11篇烃源
  • 11篇烃源岩
  • 10篇唐山矿

机构

  • 206篇中国矿业大学
  • 25篇教育部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重庆三峡学院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
  • 3篇山西省煤炭地...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昆士兰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作者

  • 208篇朱炎铭
  • 36篇陈尚斌
  • 21篇李伍
  • 20篇秦勇
  • 19篇王阳
  • 19篇王怀勐
  • 16篇罗跃
  • 14篇张建胜
  • 14篇钟和清
  • 13篇王猛
  • 11篇桑树勋
  • 11篇姜波
  • 11篇郭英海
  • 11篇姚海鹏
  • 10篇方俊华
  • 9篇付常青
  • 9篇袁伟
  • 8篇唐鑫
  • 8篇范炳恒
  • 8篇张旭

传媒

  • 17篇煤炭学报
  • 14篇煤炭科学技术
  • 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煤田地质与勘...
  • 7篇天然气地球科...
  • 7篇黑龙江科技学...
  • 7篇能源技术与管...
  • 7篇中国煤炭地质
  • 6篇煤炭技术
  • 6篇天然气工业
  • 6篇煤矿安全
  • 5篇石油学报
  • 5篇特种油气藏
  • 4篇中国煤炭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中国煤田地质
  • 4篇第一届全国纳...
  • 3篇地质科学
  • 3篇沉积学报
  • 3篇矿业安全与环...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9篇2018
  • 5篇2017
  • 22篇2016
  • 25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18篇2012
  • 14篇2011
  • 16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矿地质学”课程内容的改革被引量:6
2005年
为了建设精品课程,煤矿地质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基础理论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矿井水文、工程地质内容;突出矿井瓦斯地质工作的内容;更新储量计算分类标准;增加应用型矿山地质信息管理技术。
曾勇郭英海朱炎铭李壮福刘坚
关键词:煤矿地质学精品课程课程内容改革
分源预测法应用于厚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
本文阐述了分源预测法的技术原理,综合考虑瓦斯涌出量的开采技术因素与自然因素等影响,结合井田的瓦斯涌出量资料,运用分源预测法于开滦(集团)荆各庄矿中采用分层技术开采的9号煤层未采区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得出了煤层的瓦斯涌出规...
罗跃朱炎铭王怀勐李武张建胜
关键词:分源预测法瓦斯涌出量
富有机质泥页岩纳米级孔隙多重分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富有机质泥页岩的纳米级孔隙特征是页岩气储层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泥页岩储层纳米级孔隙的非均质性及几何形态的分形性质控制着甲烷分子的赋存状态及运移规律,并在宏观尺度影响页岩气的富集成藏及产能特征.目前针对泥页岩储层纳米级...
王笑奇朱炎铭
关键词:矿床成因
多期、多源、多气联合勘探开发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非常规油气赋存特征、页岩气区块分布特点及国内外油气开发经验,提出"多期、多源、多气"联合勘探开发评价思路,并以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各类型气藏分布特征为例,阐述其应用设想。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及常规油气在上述盆地中均有分布,部分地区垂向叠置,以往各气藏勘探开发相互独立,造成地质资料重叠、勘探评价重复,提出的思路旨为新区(如页岩气区块)研究提供决策参考,应充分研究地质"多期",规划工程"多期",认清地质"多源",优化工程"多源",分析地质"多气",推进工程"多气",降低勘探成本,减少重复工作。
张海涛朱炎铭许祖伟张颖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页岩气煤层气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二次生烃及成藏条件特征被引量:10
2006年
华北地区是我国东部的主要含油气区,其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以煤系和暗色泥岩为主。由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埋藏深,热演化程度高,且古生代以来构造条件复杂,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提供了条件。一次生烃多数发生在印支期,而二次生烃发生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且南北厚、中间薄,据参数分析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其储层分布于下古生界的白云岩和上古生界的碎屑岩中,原生孔隙不发育,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物性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峰峰组碳酸盐岩、本溪组铝土岩及铝土质泥岩及上覆煤系地层、石千峰组及下三叠统紫红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是华北地区的有效盖层,与储集层匹配形成多套储盖组合。圈闭以断背斜、断鼻和断块为主,大部分圈闭形成于主要生烃期之前,是有效圈闭。通过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华北地区的成藏主控因素是生排烃史和构造发育史的匹配以及成藏后的保存条件,因此将来应主要寻找那些二次生烃区的古构造或喜马拉雅期形成的新构造。
张英利赵长毅朱炎铭
关键词:上古生界二次生烃成藏条件
安太堡矿区11号煤层的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洗选洁净潜势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基于安太堡矿区11号煤层刻槽样品及其选煤厂系列样品中硫等42种元素的测试分析,研究了这些元素在煤层中的垂向分布特征、在洗选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分异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成因联系.结果表明:11号煤层中As,Fe和S等元素含量向顶部增高,靠近顶板的分层中高岭石向伊利石、蒙脱石转变与成煤环境在泥炭化作用后期受到海水入侵有关;元素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高岭石、黄铁矿、蒙脱石、伊利石等;煤中Fe,As,Pb,Mn,Cs,Co和Ni等元素有较强的硫化物矿物亲和性,Mo,V,Nb,Hf,REE和Ta等元素赋存主要与高岭石有关,Mg,Al等元素赋存与后生的蒙脱石有关,Rb,Cr,Ba,Cu,K和Hg等元素赋存主要与后生的伊利石有关;物理洗选除了能降低煤中硫分与灰分,也能降低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基本或部分以有机相赋存的元素Be,U,Sb,W,Br,Se,P的脱除率较低,Mg,Mn,Hg,Fe,As,K,Al,Cs和Cr等主要以大颗粒或与后生矿物有关的元素脱除率高;元素在煤中的垂向分布特征控制其在洗选过程中的分异行为.
王文峰秦勇宋党育桑树勋姜波朱炎铭傅雪海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
页岩孔隙综合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页岩的孔隙结构,从而对页岩的孔隙分形特征作全面的表征,分别利用基于高压压汞实验数据的Menger海绵模型和基于低温液氮实验的FHH等温式分形模型对不同孔径段的孔隙进行分形拟合,计算其分形维数。以不同孔径段的孔隙体积比作为加权值,计算了页岩样品的综合分形维数;将页岩的综合分形维数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和矿物成分质量分数(黏土矿物和脆性矿物)做相关性分析,发现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是影响综合分形维数的主要因素,随着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的增加,使得页岩具有更大的综合分形维数,孔隙结构变得复杂,孔隙表面变得粗糙,为页岩气提供更多的吸附点位。通过综合分形维数可以定量评价储层孔隙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程度,为储层评价和页岩气的吸附研究提供思路。
张闯辉朱炎铭陈居凯李拯宇
关键词:页岩孔隙
过成熟富有机质页岩纳米孔隙分形特征及超临界甲烷吸阻能力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我国海相页岩气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层系之一,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而储层特征和含气性特征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存在明显差异,致使勘探开发成效一直难以突破。页岩储层发育丰富良好的纳米孔隙,使其得以储集大量甲烷形...
冯光俊朱炎铭王阳刘宇
关键词:页岩气牛蹄塘组
贵州凤冈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孔隙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对贵州凤冈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研和系统采样,利用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等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目的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粒间孔、溶蚀孔和微裂隙为主,孔径多在1~10μm,少数达10~20μm;压汞法测得主体孔径为5~800 nm,大于5 nm的孔径占90%以上,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2.12 m2/g和0.012 8 m L/g,孔隙度为2.78%;低温液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试验得出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2.8 m2/g和8.78 m2/g,孔体积分别为0.011 2 m L/g和0.002 5 m L/g,孔径分别为4.67 nm和0.495 nm.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目的层孔隙系统发育较为完善,且连通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孔隙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有利于气体的吸附、运移和储集,是较好的储集层。
闫高原朱炎铭王阳周泽宋昱唐鑫
关键词:龙马溪组孔隙特征扫描电镜压汞
黄骅坳陷石炭—二叠纪煤成烃演化的构造控制被引量:19
2006年
黄骅坳陷的石炭—二叠纪煤系自沉积以来,遭受了复杂的构造变动,煤系源岩经历了不均一的抬升、变形、埋藏,导致了有机质生烃演化的不连续性和分阶段性.为了合理地评价黄骅坳陷石炭—二叠纪煤系的生烃潜力,本文以构造演化为主线,运用现代油气地质理论和现代的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埋藏史、受热史和成熟-生烃史.研究结果揭示了本区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构造控制下的煤成烃演化历程,阐明了上古生界生烃作用发生的构造期次,生烃强度和时空分异特征,指出了黄骅坳陷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曾发生过3次重要的生烃作用过程,并得出了烃源岩最大埋深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超过了3 500 m,地机质最高相对生轻量超过50 mg/g.
朱炎铭秦勇王猛崔新瑞赵洪张聪
关键词:石炭二叠系煤系成烃演化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