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逸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盾构切刀顺次破岩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在对盾构切刀顺次破岩实际工况提出合理简化的基础上,从岩土细观角度出发,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切刀破岩的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两把盾构切刀顺次作用下的破岩机制和影响因素,并通过试验对切刀破岩过程中切屑堆积现象及破岩力学特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刀具尖端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切削岩石时切削力随着切削行程不断波动,水平切削力大于垂直切削力;不同于单刀切削,切刀顺次作用时前刀刮过的岩面留下了大量残余裂纹,使得后刀所受的切削力减小;从切削性能来看,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岩石破碎块度不断增大,切削力和裂纹数迅速增加,说明切深与切削力密切相关;切削试验观测到了切屑在前刀面堆积和切削力的波动现象,与数值模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徐孜军谭青夏毅敏易念恩朱逸刘川
- 关键词:盾构切刀破岩颗粒流程序数值模拟
- 不同围压与节理特征下盘形滚刀破岩数值研究被引量:20
- 2014年
- 为了研究围压、节理特征对盘形滚刀破岩的影响,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不同围压、节理特征下的盘形滚刀破岩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不同围压与节理特征下对应的破碎模式、破岩比能耗和裂纹数目。研究表明:盘形滚刀破岩时,随着围压与节理特征的变化,会呈现4种破碎模式;其中当围压为50 MPa,节理间距小于60 mm以及节理倾角在30°附近时呈围压促进破碎模式,该破碎模式类似于岩爆,破岩比能耗极低;当围压和节理间距一定时,比能耗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且在30°时取得最小值;当围压和节理倾角一定时,比能耗随着节理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节理间距一定时,节理倾角在0°,90°附近时,比能耗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而当节理倾角在15°~75°时,比能耗随围压由1 MPa增加到25 MPa时而增大,由25 MPa增加到50 MPa时而减小;另外,破碎模式、比能耗和裂纹数目三者关系密切,其中比能耗和裂纹数目之间的变化趋势相反。
- 谭青张旭辉夏毅敏朱逸易念恩张佳
- 关键词:盘形滚刀围压
- 盾构切刀作用下岩石动态响应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为了研究盾构切刀作用下岩石的动态响应机制,从岩土细观角度出发,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岩石与切刀的二维数值模型,并对切刀破岩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切刀切削岩石的过程,是由数个小剪切和一个大剪切所组成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它造成了切削力随着切削行程的不断波动;刀具尖端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切削力和裂纹数随着切削行程不断增大,裂纹的生成和扩展需要更大的切削力;从切削性能来看,正前角时岩屑更容易排出,切削效率更高;对切削力和裂纹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切深比切削速度对破岩的影响更为显著。
- 谭青徐孜军夏毅敏李建芳朱逸刘川
- 关键词:盾构切刀破岩颗粒离散元数值模拟
- 一种掘进机刀盘盘形滚刀群体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机刀盘盘形滚刀群体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和方法,利用传感器检测各盘形滚刀个体自转速度,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将该转速信号传送至掘进机控制室计算机,进而根据盘形滚刀转速信号以及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关系判断盘形滚刀...
- 谭青朱震寰夏毅敏谢吕坚张魁易念恩朱逸
- 文献传递
- 盾构实验台盘形滚刀垂向振动间接测试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为解决盘形滚刀垂向振动测试难的问题,笔者设计了滚刀回转切削振动测试系统,提出一种盾构实验台间接测试盘形滚刀垂向振动位移的方法,即用ZA-21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来测量滚刀顶部振动量的方法以间接测定滚刀破岩面的振动量。然后在机械振动综合实验平台上用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实测,采用Matlab中的cor-rcoef函数对采集的时域信号计算相关性,计算结果与实测曲线表明,测量滚刀顶部振动量与直接测量滚刀破岩面振动量有很高的相关性,由此证明测试方案的可行性。
- 贺力克谭青王志富朱逸
- 关键词:盘形滚刀垂向振动
- 一种掘进机刀盘盘形滚刀群体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机刀盘盘形滚刀群体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和方法,利用传感器检测各盘形滚刀个体自转速度,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将该转速信号传送至掘进机控制室计算机,进而根据盘形滚刀转速信号以及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关系判断盘形滚刀...
- 谭青朱震寰夏毅敏谢吕坚张魁易念恩朱逸
- 文献传递
- 节理特征对TBM盘形滚刀破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3年
- 为了研究节理特征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盘形滚刀破岩机制的影响,从岩体细观尺度出发,基于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不同节理强度、间距和倾角特征下盘形滚刀破碎中分化灰岩的数值模型,模拟TBM滚刀切削岩石时岩石裂纹生成、扩展和碎块形成的全过程,以及滚刀受力和岩石应力分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的节理面能改变裂纹扩展方式,阻隔损伤向节理面下的岩石传播,且低强度节理面阻隔损伤的能力较强;节理间距对岩碴的块状大小有较大影响,当节理间距减小时破岩效率升高;节理岩体存在3种基本的破碎模式,主要与节理倾角有关;当节理倾角为60°时,破岩比能耗最小,滚刀破岩效率达到最高值。
- 谭青朱逸夏毅敏徐孜军李建芳宋军华
- 关键词:盘形滚刀破岩颗粒离散元数值模拟
- 盘形滚刀破岩过程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2
- 2013年
-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的破岩过程以及盘形滚刀的结构参数(刀刃宽、刀刃角)对滚刀破岩特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元方法建立岩石与盘形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滚刀侵入岩石过程中贯入度、切削力以及裂纹数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得到滚刀结构参数与岩石破碎特性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纹的扩展与滚刀受到的切削力密切相关;破岩过程中切削力先增大后减小的循环模式,证实了岩石跃进破碎特性。在盘形滚刀作用下,岩石中的应力是向下、向四周无限扩展的对称的应力泡。滚刀刀刃作用区域,应力值最高,随着滚刀贯入度增加,最大应力减小;远离滚刀刀刃区域,应力呈应力泡形式逐层降低至0。选择滚刀刀刃宽在10~15mm之间,既避免滚刀受到的推力过大,又能提高滚刀的破岩效率;岩石破碎以滚刀刀刃下方向下发展裂纹的扩展为主,刀刃角在10°~20°之间,既能减少滚刀的磨损又能提高破岩效率。
- 谭青李建芳夏毅敏徐孜军朱逸张佳
- 关键词:盘形滚刀离散元法数值模拟
- 生石灰流化下料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离散元法对生石灰卸料过程的流动特性和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自行设计的玻璃料仓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卸料过程中,先整体流动,后管状流动;料仓中心部位的石灰颗粒流速比侧壁处大,下部比上部大,出料口处速度最大;石灰粒径越大,下料稳定性越差;料斗底部的流化气对下料稳定性和下料流率有重要影响,对于不同的粉体容量,存在最佳流化气位置区间和最佳流化气表观气速范围;增加进气压力能提高生石灰下料流率,改善下料稳定性,阻止气压平衡拱生成。
- 蔡小华谭青朱逸李建芳
- 关键词:生石灰离散元
- TBM滚刀破岩动态特性与最优刀间距研究被引量:86
- 2012年
- 在对实际工况合理简化的基础上,从岩土细观角度出发,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滚刀侵入岩体的二维模拟模型,研究双滚刀作用下岩体的动态响应机制,找出滚刀侵入过程中岩体裂纹、贯入度以及切削力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常见切深下滚刀最优刀间距问题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切深下比能耗与刀间距的规律,并通过试验对双滚刀破岩过程中岩体动态特性以及最优刀间距问题进行验证,最后以工程实例验证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仿真过程中,切削力随贯入度的变化与岩体的跃进破碎特性相一致,岩体破坏服从格里菲斯理论;较小切深下岩体为剪切破坏,较大切深下岩体发生拉应力破坏;切深为10 mm时比能耗有明显拐点,此时刀间距为100 mm;切深为6 mm时,60 mm刀间距下比能耗最小;切深小于2 mm时,实际工况下岩体不能产生贯穿裂纹。
- 谭青易念恩夏毅敏徐孜军朱逸宋军华
- 关键词:岩石力学破岩颗粒离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