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义凯

作品数:475 被引量:3,160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8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5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6篇颈椎
  • 65篇推拿
  • 64篇关节
  • 61篇腰椎
  • 56篇解剖学
  • 54篇手法
  • 46篇椎间盘
  • 43篇脊柱
  • 32篇生物力学
  • 27篇旋转手法
  • 26篇腰椎间盘
  • 26篇推拿手法
  • 26篇椎间盘突出
  • 25篇动脉
  • 24篇骶髂
  • 24篇疗效
  • 24篇颈椎病
  • 22篇有限元
  • 22篇骶髂关节
  • 22篇髂关节

机构

  • 33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3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8篇第一军医大学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4篇广州中医药大...
  • 13篇西南医科大学...
  • 12篇海南省中医院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9篇广东省第二人...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中山市中医院
  • 6篇解放军广州疗...
  • 5篇广东省第二中...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广州市荔湾区...
  • 3篇广东医学院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上海中医学院

作者

  • 473篇李义凯
  • 38篇钟世镇
  • 26篇陈超
  • 25篇谌祖江
  • 22篇祁冀
  • 21篇袁仕国
  • 20篇张少群
  • 20篇王华军
  • 18篇张美超
  • 16篇徐海涛
  • 15篇赵卫东
  • 15篇张磊
  • 14篇毕胜
  • 12篇邹宇聪
  • 12篇李军朋
  • 12篇张勇
  • 10篇邱桂春
  • 10篇梁兴森
  • 10篇王福根
  • 10篇蓝文锐

传媒

  • 56篇颈腰痛杂志
  • 42篇中国康复医学...
  • 40篇中国临床解剖...
  • 31篇中国中医骨伤...
  • 21篇中医正骨
  • 15篇中国中医骨伤...
  • 14篇按摩与导引
  • 1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0篇中国骨伤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医用生物力学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第一军医大学...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国疼痛医学...
  • 5篇解剖学杂志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疗养医学

年份

  • 8篇2023
  • 13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16篇2019
  • 13篇2018
  • 21篇2017
  • 22篇2016
  • 11篇2015
  • 18篇2014
  • 18篇2013
  • 24篇2012
  • 42篇2011
  • 27篇2010
  • 17篇2009
  • 13篇2008
  • 22篇2007
  • 13篇2006
  • 19篇2005
  • 15篇2004
4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e Experimental Study:Effect of Traction and Rotationon Pressure of Cervical Nucleus Pulposus
1997年
研究不同拔伸和旋转作用时,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12例颈椎固定在MTS上,设置不同牵引旋转(旋转30°,牵引50,100,150和200N).应用传感器测量C3~4,C4~5,C5~6节段.结果:随牵引增加,其压力不断下降,牵引200N时,压力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旋转时稍升高,但不及正常水平.旋转后复位中所有标本的压力均有一过性降低.先拔伸后旋转时,其压力下降最明显.结论:颈椎髓核内压力随牵引力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较小牵引力对其压力无太大影响;牵引力200N时,压力下降明显.临床牵引的重量可能偏小.较大重量的拔伸作用下旋转颈椎,不易使颈髓核突出.目的:研究不同拔伸和旋转作用时,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12例颈椎固定在MTS上,设置不同牵引旋转(旋转30°,牵引50,100,150和200N).应用传感器测量C3~4,C4~5,C5~6节段.结果:随牵引增加,其压力不断下降,牵引200N时,压力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旋转时稍升高,但不及正常水平.旋转后复位中所有标本的压力均有一过性降低.先拔伸后旋转时,其压力下降最明显.结论:颈椎髓核内压力?
李义凯朱青安钟世镇
关键词:髓核
经椎板间隙溶核术的CT解剖学探讨
目的:为经椎板间隙行胶原酶溶核术避免损伤硬膜囊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CT测量54例成人腰椎管及相应节段硬膜囊的横径,并计算两者之间的间隙值。结果:椎管的横径逐渐增宽,而相同节段的硬膜囊横径却是逐渐减小,两者间的差值也是逐...
李义凯陈燕萍路静
关键词:椎板间隙胶原酶硬膜囊腰椎间盘突出症
文献传递
推拿所致咔哒声响的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大多数推拿者都将推拿时所出现的咔哒声响视为手法成功的标志 ,但对其产生的实质研究甚少。对影响所产生咔哒声的诸要素也知之甚少。因而很难对其临床意义做出公正的评价和科学的判断。由于上述实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样脊柱推拿手法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
李义凯彭玉初蔡乐农
关键词:推拿手法声响生物力学脊柱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的穿刺方法及存在问题被引量:12
2004年
近年来,国内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应用日益广泛。盘内注射和旁路注射途径已经规范化,所使用的穿刺方法差别不大,方法已基本统一,技术已基本成熟。而日渐增多的盘外穿刺途径,特别是椎弓板间隙穿刺技术则各家报道不一,一些涉及学科的根本性问题,如规范化的解剖学术语和概念以及安全性等,都需要明确和验证。由于缺乏相关的解剖学基础和影像学研究以及存在胶原酶的毒副作用,因此需要对这些穿刺途径进一步研究,以增强这项穿刺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路静常晓涛李义凯
关键词:胶原酶穿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种治疗肌筋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肌筋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血竭6~14份、乳香2~7份、没药2~7份、红花2~6份、儿茶2~4份、冰片2~7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
谌祖江钟伟兴张璇李俊桦李义凯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研究
<正>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及重要的原因。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可缓解或痊愈。推拿是非手术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和特色医疗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主要是扳手法、牵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对于...
毕胜李义凯赵卫东张勇候京山王福根
文献传递
头颈部位置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张云昆罗家良李义凯
关键词:椎动脉体位血循环头颈部推拿手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与颈部疼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颈部疼痛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各自的症状体征是否相互具有关联性。方法:选取124例就诊于南方医院口腔科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观察组)以及180例无颞下颌症状的普通人(对照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疼痛程度、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颈部疼痛症状等。应用Helkimo功能紊乱指数作为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指标。结果:12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在就诊前全部完成问卷调查(男56例,女68例),其中颈部疼痛患者83例,而对照组139例完成了问卷(男53例,女86例),其中只有50例有颈部疼痛,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5.137,OR=3.603,P<0.001);观察组中颈部疼痛均随着年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5),且女性颈部疼痛的发生率相对男性差异有显著性(χ2=22.930,P<0.001);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口颌部疼痛(P<0.01)以及颌部僵硬和疲劳感(P<0.01)与颈部疼痛显著相关,而其余指标未发现与颈部疼痛相关(P>0.05)。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颈部疼痛和颞下颌症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那些有面颌部疼痛的患者,将来还需要进一步更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这种现象。
林友邹宇聪李义凯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颈部疼痛
坐位旋转手法时L4-5变形和位移的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研究坐位旋转手法时腰椎各结构变形和位移的特点。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腰椎各结构变形和位移的变化。结果:(1)正常腰椎间盘的前侧出现压缩变形,并向前膨出移位;左侧后部出现拉伸变形,并向前、向内侧回缩移位,髓核内的变形和位移变化相对较小,腰椎最大位移位于L4的棘突;(2)退变腰椎间盘变形和位移右侧大于左侧、前缘大于后缘,右后角有压缩变形,向后突出,髓核有后突的趋势,腰椎最大位移出现在L4的上关节突,左侧椎间孔增大。结论:(1)旋转手法使用不当可能会加重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2)向突出椎间盘的对侧旋转较为合理;(3)同样推拿力时退变腰椎的变形和位移较大,因此对退变腰椎的手法要轻柔。
徐海涛徐达传张美超李义凯李云贵王国林
关键词:腰椎有限元旋转手法椎间盘
穴位注射疗法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3
2021年
大量临床报道穴位注射疗法确有疗效,但仍有一些基本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如穴位注射药物种类、剂量、浓度及配伍等。本文从穴位注射对局部组织的影响、机制研究、最佳治疗方案和优势体现、与局部注射治疗的异同5个方面对穴位注射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钟伟兴秦庆广李义凯
关键词:穴位注射疗法组织病理学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