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性
  • 2篇心脏性猝死
  • 2篇性猝死
  • 2篇银质针
  • 2篇银质针松解术
  • 2篇脏性
  • 2篇照料
  • 2篇术后
  • 2篇松解
  • 2篇松解术
  • 2篇疼痛
  • 2篇猝死
  • 2篇干休所
  • 2篇高危
  • 2篇高危者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培训
  • 1篇心肺复苏知识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李嘉琦
  • 6篇吕宪玉
  • 4篇李莉
  • 4篇刘丽丹
  • 3篇尚建辉
  • 2篇侯京山
  • 2篇李丽婷
  • 1篇何耀
  • 1篇高谦
  • 1篇周滟
  • 1篇李一鹤
  • 1篇王海波
  • 1篇张秀菊
  • 1篇王军
  • 1篇刘淼
  • 1篇郑志新
  • 1篇蒋崇博
  • 1篇官媛
  • 1篇刘秀娟
  • 1篇王玉春

传媒

  • 7篇人民军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解放军保健医...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健康教育 不断提高医患健商被引量:22
2002年
健康教育是从事首长医学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各种方式向首长及家属、身边工作人员传播卫生信息,指导和传授健康要诀,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提高首长健商,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王玉春李嘉琦叶俊超
关键词:健康教育医患关系医疗服务质量
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32例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原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但由于手术本身的创伤性和术后软组织粘连、变性、痉挛和挛缩,部分患者术后仍遗留腰痛及不同程度功能障碍。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我们选择某军队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软组织疼痛32例,采用银质针松解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李嘉琦侯京山侯咏梅吕宪玉王海波
关键词:银质针松解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
金属牙种植致剥脱性皮炎1例
2017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75岁。2015年10月9日,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及舌体充血、糜烂、肿胀,吞咽有烧灼感。自服阿莫西林,每次0.5 g,每天3次,5天后未见好转。10月15日入住某医院,实验室检查发现CA125指标54.5 U/ml(正常值0.1-35.0 U/ml);其后行胃镜检查显示食管黏膜改变,可疑食管癌(早期)。住院期间,患者出现双手指皮肤红肿、糜烂、皴裂、脱皮、脱甲,
李丽婷李一鹤李嘉琦
关键词:种植牙金属钛剥脱性皮炎
心脏性猝死高危者照料人员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了解心脏性猝死(SCD)高危者照料人员心肺复苏(CPR)知晓、培训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北京地区12家军队干休所SCD高危者照料人员206例CPR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了解CPR知识的知晓、获取CPR知识的途径、参加CPR培训等情况。结果:SCD高危者照料人员CPR知晓率为84.7%,获取CPR知识的途径最多为网络(65.1%),参加过CPR培训者占20.8%,89.7%的照料人员愿意参加CPR知识培训,98.6%的照料人员希望得到理论讲授结合模拟人练习。结论:加强SCD高危者照料人员CPR培训非常必要,应采取措施提高照料人员CPR的技能。
李嘉琦吕宪玉尚建辉李莉刘丽丹佘海涛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心肺复苏知识
三种方法对心脏性猝死高危者照料人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对干休所心脏性猝死(SCD)高危者照料人员实施心肺复苏(CPR)的培训效果。方法:选择57个干休所SCD高危者照料人员2136人,分为1组714人、2组710人、3组712人,以干休所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教员组织。1组仅进行CPR理论和操作培训;2组在1组基础上,于培训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各电话回访1次,督促复习CPR培训光盘;3组在1组基础上,于培训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各现场回访1次,由教员现场指导复习CPR技能操作。各组均为培训后和1年后进行考核,比较3组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1组、2组、3组考核合格率、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差异不显著(P>0.05)。培训1年后,各组考核合格率、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比较,2组、3组非常显著高于1组(P<0.01),3组显著高于2组(P<0.05)。结论:理论和操作培训加进一步学习指导的方法效果好。
李嘉琦吕宪玉尚建辉李莉刘丽丹佘海涛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心肺复苏培训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卡马西平临床主要用于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可导致皮肤损害、血液系统反应、肝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为此,我们对1981-2010年卡马西平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综述如下。
李嘉琦张秀菊周滟
关键词:卡马西平
军队干休所卫生所做好医疗保健工作的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军队干休所保健对象比较特殊,要求卫生所的医务人员在医疗保健中应树立“大保健观”意识,工作做到精细化、个性化、亲情化^[1]。现就军队干休所卫生所做好医疗保健工作的相关问题思考如下。
李嘉琦吕宪玉刘丽丹李莉邱丽英
关键词:干休所
银质针松解术治疗20例膝关节术后慢性软组织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用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膝关节术后慢性软组织疼痛的疗效。方法对20例膝关节术后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行银质针松解术,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红外热成像仪描记出病变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30 d患者的VAS评分和病变区域温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膝关节术后慢性软组织疼痛有明显的远期疗效。
侯京山李嘉琦蒋崇博侯永梅郑志新高谦王军
关键词:银质针松解术红外热成像
80岁以上高龄老人饮食习惯及其与循环系统疾病相关性的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了解干休所80岁以上老人饮食习惯,并探讨其与循环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利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北京132个干休所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饮食习惯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循环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结果 共纳入5 530名高龄老年人,年龄80~104岁,平均年龄(87.1±3.9)岁。饮食无特殊嗜好的高龄老年人占42.1%,约有26.8%和15.1%的高龄老年人食肉和蛋少于2次/周,约有半数高龄老年人食鱼少于2次/周,近60.0%的高龄老年人每日饮奶在一袋以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口味偏咸、就餐人数和每日饮奶量与循环系统疾病患病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后,饮食口味偏咸是高龄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1.09(95%CI:1.02~1.19);膳食均衡是高龄老年人循环系统患病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91(95%CI:0.79~0.99)。随着就餐人数和每日饮奶量的增加,高龄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逐渐增加,2人就餐和≥3人一起就餐的高龄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是单独就餐者的1.35(95%CI:1.06~1.71)和1.60(95%CI:1.25~2.06)倍。每日饮奶量1~220 ml和〉220 ml的高龄老年人其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是不饮奶者的1.32(95%CI:1.11~1.57)和2.49(95%CI:2.06~3.00)倍。结论 高龄老年人群饮食习惯相对健康,不良饮食习惯与循环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应注重对高龄老年人群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与促进,以减少其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
李嘉琦刘淼吕宪玉何耀刘秀娟官媛尚建辉刘丽丹李莉
关键词:高龄老年循环系统疾病饮食习惯
充分发挥干休所优势,开展医学科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科学研究是医学进步的保证,而大样本是临床医学科研准确性的保证.如何获得大样本,如何减少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样本的遗失率,是困扰每一个医学科研者的问题.而干休所是人群集中居住地区,以老年人为主,其中也不乏大量的儿童样本.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决定了干休所人群样本的相似性和可控性,是进行医学科研比较理想的样本选择地.如果充分发挥了干休所的优势,可为医学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李嘉琦吕宪玉张琳
关键词:干休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