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
- 作品数:327 被引量:2,309H指数:25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LCZ的城市热环境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北京城区为例
- 2025年
- 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异研究是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规划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本研究以北京城区为例,基于Landsat数据,选取二、三维空间形态变量,探讨了局地气候分区(LCZ)视角下研究区四季的地表温度及城市热岛强度(UHII)变化与时空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变量对地表热环境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建筑LCZ类型以密集中层LCZ 2和密集低层LCZ 3为主,自然LCZ类型以树林LCZ A/B为主,高密度建筑具有较高的热岛强度,且随着建筑高度增加地表温度降低,绿地和水体覆盖较多的区域热岛效应相对较弱,不同LCZ类型的热岛效应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夏季最为显著;2)从不同季节热环境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在春夏两季表现为以热岛区为主,且夏季热岛强度和广度最高,UHII在5℃
- 宋加颖胡非凡孟丹刘勇洪李小娟
-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
- 一种表征地面沉降时空演变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地面沉降时空演变的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领域。一种表征地面沉降时空演变的方法,包括雷达影像数据,将区域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变进行量化的变现,能够掌握每一个地面像元地面沉降速率的变化程度,并且能够表现出历史地面...
- 吕明苑柯樱海李小娟宫辉力
- 一种煤矿采空区形变敏感性评价方法
- 本发明涉及地表形变探测与遥感地学分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空区形变敏感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煤矿采空区形变敏感性评价指标库;S2、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煤矿采空区地表形变速率;S3、在研究区...
- 高明亮宫辉力 叶楹桐陈蓓蓓李小娟朱琳郭琳周超凡
-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常用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的比较研究
-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分辨率遥感融合技术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增强动态监测能力,有效提高遥感数据的利用率.本文以Landsat-7数据产品ETM+...
- 孙永华李小娟王荣华李苓苓陈瑶
-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遥感图像融合HIS变换
- 文献传递
- 地理信息科学一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21年
- 人才是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在科教协同和国际化方面的具体实践,系统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培养掌握地学高新技术应用、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举措和进展,以期为其他相关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思路与借鉴。
- 邓磊李小娟李小娟段福洲宫辉力
-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
- 基于遥感技术北京野鸭湖湿地景观变化研究
- 湿地有其独特的资源与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野鸭湖湿地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人工湖泊湿地,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但近十几年来,受到“强胁迫型因素”的影响,野鸭湖湿地资源与湿地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威胁...
- 赵文吉宫兆宁宫辉力李小娟张松梅
- 关键词:环境监测景观变化生态恢复
- 一种多光谱遥感图像真实色彩还原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谱遥感图像真实色彩还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光谱遥感图像;采用线性拉伸法对多光谱遥感图像进行拉伸,得到第一多光谱遥感图像;对多光谱遥感图像中各像素点绿色波段的像素值进行调整,采用线性拉伸法将调...
- 钟若飞朱俊杰宫辉力李小娟
- 文献传递
- 叶面积指数的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叶面积指数的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获取目标森林区域的初始点云数据,对初始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得到无噪声的目标点云数据;再基于确定出的目标点云数据,确定该目标森林区域的地面曲线;接着,基...
- 田金炎李小娟张婕 倪荣光 李向彩 王小娜 郭靖涵 聂胜周丙锋
- 文献传递
-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评价与整理潜力分析——以招远市为例
- 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山东省招远市为例, 研究招远市14乡镇下具有农村居民点的678个行政村下的881个评价单元,分析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状况,并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结...
- 傅新李小娟韩荣青
- 关键词:GIS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 文献传递
- 基于WebGIS技术的吉林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被引量:15
- 2003年
- 在WebGIS支持下,通过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系统实现,构建吉林省国土资源网络信息系统。系统设计采用流行的三层结构模型,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讯和联接使用TCP/IP和HTTP通过Internet/Intranet实现。服务器端应用程序与后台数据库的通讯通过JDBC技术实现。系统主要由8个子系统构成,即数字矿产、数字旅游、数字气象、数字生态、数字国土、数字水资源、数字植被和地壳稳定性子系统。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吉林省国土资源信息共享、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 赵文吉宫辉力李小娟高建国
- 关键词:WEBGIS国土资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