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波

作品数:33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腓骨
  • 9篇腓骨肌
  • 9篇腓骨肌萎缩
  • 9篇腓骨肌萎缩症
  • 9篇肌萎缩
  • 9篇肌萎缩症
  • 6篇突变
  • 6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突变分析
  • 4篇动脉
  • 4篇神经病
  • 4篇综合征
  • 4篇家系
  • 4篇出血
  • 3篇电生理
  • 3篇引流
  • 3篇颅内
  • 2篇电生理学
  • 2篇动脉瘤

机构

  • 29篇中南大学湘雅...
  • 15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脑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李小波
  • 17篇资晓宏
  • 14篇张如旭
  • 10篇唐北沙
  • 8篇黄顺祥
  • 6篇宋治
  • 5篇刘蕾
  • 5篇占雅静
  • 5篇陈益伟
  • 4篇潘乾
  • 4篇侯德仁
  • 4篇李琳
  • 4篇范学军
  • 4篇涂秋云
  • 4篇夏昆
  • 3篇杨期东
  • 3篇胡正茂
  • 3篇钟小丽
  • 2篇厉兰
  • 2篇赵华栋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2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的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候选基因的突变分析(Ⅳ)
背景: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FIC或BF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特点为3~12个月出现的、2~5岁自行消失的、预后良好的无热性癫痫发作,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血生化检查、发...
李小波
关键词:婴儿惊厥致病基因分子遗传学
文献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陈益伟资晓宏涂秋云宋治李小波
关键词:糖尿病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持有
散发性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一例被引量:3
2019年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国内罕见报道,我们报道1例散发性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王艳易艳辉李小波侯德仁王炳浩陈为安
关键词:影像病理
颈部外伤致椎动脉夹层并Wallenberg综合征1例报告
2014年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ateral medullary syndronle,LMS)义称Wallenberg综合征,主要是供应延髓背外侧及小脑后下部的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临床表现较多。
李维侯德仁李小波邓炎尧田密奉夏露俞珠玲
关键词:WALLENBERG综合征颈部外伤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动脉闭塞小脑
脑缺血再灌小鼠额顶叶皮质ET-3和GFAP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内皮素 -3 (ET -3 )及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损伤中的机制。方法 将 3 6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 :⑴缺血再灌组 (即IR组 ,n =2 4)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7min ,再灌 1、3、5、10d(每个时间点n =6)。⑵假手术组 (即ShO组 ,n =6) ,操作同上但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⑶正常对照组 (即NG组 ,n =6)。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脑缺血再灌小鼠额顶叶皮质ET -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结果 实验组小鼠各时间点额叶、顶叶皮质Ⅲ -Ⅵ层ET -3及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1) ,第 5d时 ,实验组ET -3和GFAP阳性细胞数达高峰 ,且ET -3和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在时空上存在一致性。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的早期 ,额叶、顶叶皮质ET -3和GFAP的表达显著升高 ,这可能是脑缺血再灌中枢神经功能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涂秋云唐湘祁李小波陈益伟资晓宏宋治
关键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小鼠基因表达
以八个半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双侧椎动脉闭塞一例临床、影像分析
目的 '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同侧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时称为'八个半综合征',是由Eggenberger于1998年首先命名的,认为此综合征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定位价值。双侧椎动脉闭塞是一个有着非常高死亡率的临床事件。本文通过报告一...
张如旭李小波李维
腓骨肌萎缩症伴神经性耳聋一家系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腓骨肌萎缩症(CMTX)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性耳聋家系的临床特点并研究其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对9名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先证者进行了神经肌电图、听觉诱发电位和神经活检,3名耳聋患者进行电测听检查。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结合直接测序法进行间隙连接蛋白32(connexin32)的突变分析,直接测序法进行间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26)的突变分析。结果家系中3名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为X连锁显性遗传,3名神经性耳聋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1名患者同时出现腓骨肌萎缩症和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症状。CMTX由connexin32错义突变C223T(Arg75Trp)引起。耳聋症状与connexin32点突变无共分离现象,对connexin26直接测序亦未发现突变,耳聋的致病基因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该家系腓骨肌萎缩症和耳聋分别由不同基因突变引起,这种在一个家系中同时出现两种不同遗传方式,不同致病基因的遗传病罕有报道。
张如旭唐北沙资晓宏罗巍许波冯永胡正茂龙志高吴鼎文贺定华李小波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神经性耳聋分子遗传学X连锁直接测序
腓骨肌萎缩症GDAP1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酯诱导分化相关蛋白 1( ganglioside-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protein- 1,GDAP1)基因在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的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 DNA直接测序的方法 ,对 8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先证者和 15个散发病例共 2 3例患者进行了 GDAP1基因 6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突变检测。结果 在 1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中发现 GDAP1基因的 A5 33G、A76 7G的复合杂合突变。纯合、杂合 T5 0 7G为人群常见多态。结论 GDAP1基因 A5 33G、A76
张如旭唐北沙资晓宏罗巍夏昆潘乾龙志高胡正茂李小波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基因突变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腓骨肌萎缩症四种最常见基因亚型的电生理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1A、1X、2A及髓鞘蛋白零基因(MPZ)相关CMT 4种CMT亚型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方法 对2004—2018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湘雅医院的36例CMT1A、78例CMT1X、31例CMT2A、10例MPZ相关CMT患者进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及下肢(胫神经、腓总神经)电生理检测。分别测量远端运动潜伏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潜伏期,并测算传导阻滞、远端潜伏期指数(TLI)和改良F波比率(MFR)以评估周围神经不同节段的脱髓鞘情况;测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以评估周围神经轴索病变。对各亚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如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及总体神经功能限制量表(ONLS)评分与电生理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CMT1A患者表现为弥漫性脱髓鞘伴轴索变性,正中神经MNCV为(21.39±6.72)m/s、CMAP波幅为2.40(3.50)mV。CMT1X患者表现为弥漫性脱髓鞘伴轴索变性,正中神经MNCV为35.20(6.77)m/s、CMAP波幅为2.60(3.79)mV。CMT2A患者以轴索变性为主,正中神经CMAP波幅为(4.75±2.38)mV。MPZ相关CMT患者电生理参数变异较大;CMT1A、CMT1X、CMT2A及MPZ相关CMT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TLI及MFR值均无异常;CMT1A患者发病年龄与正中神经MNCV呈正相关(r=0.423,P=0.025),MPZ相关CMT患者发病年龄与正中神经MNCV呈正相关(r=0.782,P=0.013),CMT2A患者发病年龄与正中神经CMAP波幅呈正相关(r=0.652,P<0.01);CMT1X男性患者脱髓鞘及轴索变性均较女性患者严重,男性正中神经MNCV(Z=-3.300,P<0.01)和CMAP波幅(Z=-3.960,P<0.01)、尺神经MNCV(Z=-2.56,P=0.011)和CMAP波幅(Z=-2.311,P=0.048)明显低于女性患者;CMAP波幅分别与CMT1A(r=-0.494,P<0.01)、CMT1X(r=-0.596,P<0.01)、CMT2A(r=-0.494,P=0.012)患者的ONLS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 CMT1A、CMT1X、CMT2A及MPZ相关CMT各亚型具有不同的电生理特点,神经电�
张捷君黄顺祥赵华栋李小波刘蕾谢雍之资晓宏唐北沙张如旭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电生理学
基底节区脑出血CT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测定脑出血两种治疗方法后3月、6月时的神经...
侯德仁王艳李小波陈益伟宋治杨期东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抽吸引流术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