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余
- 作品数:22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3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新论被引量:2
- 1989年
- 我国史学界正在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须对这时期的美国外交有宏观的了解,而这正是我们过去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本文试图以美国外交为背景,对抗日战争初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加以评述。
- 李庆余
- 关键词:美国对华政策美国外交抗日战争初期史学界军事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战
- 论美国的崛起被引量:3
- 2007年
- 汉密尔顿提出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大国理念。其后一个世纪美国走上了成功的崛起之路,至19世纪末,成为托拉斯国家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公平竞争与联邦政府扶植大财产是美国崛起的基本模式。
- 李庆余
- 关键词:汉密尔顿托拉斯
- 论英美重建友好的背景与特征被引量:4
- 1994年
- 英美重建友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文章把英美关系作为一个案例加以处理,利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如外交档案、决策人言论等)分析英美两国从敌对到友好的转变,指出利益与价值的汇合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反对俄国在东亚的扩张与德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是英美重建友好的历史背景。作为19世纪末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表现形式,盎格鲁撒克逊主义是英美友好的思想基础。英国势力撤出西半球为美国实现其霸权主义铺平道路,英美友好是通过英国对美国的让步实现的。
- 李庆余
- 关键词:美西战争社会达尔文主义英美关系美国外交
- 试论美国独立派运动被引量:1
- 1995年
- 内战结束后,美国政治与社会发生重大转变,出现了临驾两党之上,要求改革的独立派运动,构成了19世纪末美国历史的重要篇章.国内学术界对此尚无涉猎,本文论对独立派的主要思想、改革努力及其历史地位加以论述,指出独立派运动基本上是一次道施重建,改革道德而不改革社会,净化政治却没有反对巨富操纵政治。但独立派运动仍有其重要历史作用,为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改革运动铺平了道路。
- 李庆余
- 关键词:民主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 重建国际新秩序——冷战后美国外交取向被引量:1
- 1995年
- 一建立国际新秩序是20世纪初以来美国外交的理想与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威尔逊总统提出"14点纲领",构想了代替殖民统治旧秩序的国际新秩序。威尔逊的新秩序思想有三个要点:第一,新秩序在政治上表现为没有殖民地与势力范围,实现民族自决,大国与小国地位平等。第二,新秩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自由竞争与门户开放。
- 李庆余
- 关键词:国际新秩序冷战后美国外交国际经济新秩序美国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
- 争取大国地位——门户开放照会新论被引量:16
- 1999年
- 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大国地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华外交的主旋律。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1899年)是美国以谋求商业平等为形式,宣告在中国的大国地位。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1900年)是为了维护这一地位,并以“保护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实体”为特征,形成了一个新的扩张方式。门户开放照会是帝国主义时代大国关系自我调节的一次尝试,也是美国摆脱孤立主义传统。
- 李庆余
- 关键词:门户开放
- 美国宏观调控的形成与历史经验被引量:1
- 1994年
- 美国宏观调控的形成与历史经验李庆余美国是一个强调个人自出与私有财产的国家。美国宪法确立了这两个基本价值。在经济范畴内,自由放任主义处于支配地位。美国人普遍相信,企业家应该享有完全的自由,政府不应该对经济进行任何干预。自由放任能够增进财富和扩大竞争。然...
- 李庆余
- 关键词:宏观调控联邦政府自由放任大萧条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储备法
- 试论美国农场主对工业化的反应被引量:1
- 2002年
- 美国工业化是以牺牲农场主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引起了农场主的不满与反抗 ,导致 19世纪末、2 0世纪初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与政治不稳定。人民党运动把这一反抗推向最高潮 ,对美国现代化发生深远的影响。人民党要求以政府干预取代自由放任 ,这一要求为共和党与民主党所采纳 ,成为美国现代化的运作规则。2 0世纪美国的改革运动是在政府干预下对工业社会的自我完善。
- 李庆余
- 关键词:农场主人民党总统选举
- 试论美国民主派的早期反帝斗争
- 1991年
- 当美国在内战结束后走上海外扩张与霸权主义道路时,遭到了国内民主势力的反对.这一斗争一直进行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列宁称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的反帝斗争是民主派的“最后一次反对”.①民主派反帝运动是美国这个国家独有的历史现象,构成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篇章,值得深入探讨.一。
- 李庆余
- 关键词:民主派反帝斗争美国民主休斯领土扩张
- 9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辩论与选择被引量:1
- 1998年
- 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引起了美国朝野热烈的争辩.遏制派与接触派在4个问题上(中国是可以遏制的还是不可遏制的、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与世界是不是构成威胁、美中两国是否存在共同利益,中国走向民主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展开了辩论.克林顿政府适应时代潮流,面对现实,选择了接触派的主张,形成对华接触与合作的政策,但也继承了70年代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利用台湾遏制中国.目前,美中两国“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开始构建,克林顿政府准备在6个方面同中国接触与合作.
- 李庆余
- 关键词:克林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