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浩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论^(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不明骨痛患者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讨论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 Tc-MDP)全身骨显像对不明骨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不明骨痛患者进行99m Tc-MDP全身显像,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150例全身骨显像中阳性123例(82.0%),病灶以多发为主。81例骨转移患者中骨显像阳性73例(90.1%),病灶表现为非对称性、不规则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主要累及中轴骨。原发恶性骨肿瘤病灶以单发为主,主要分布于四肢与胸、腰椎,多呈团块状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极少见放射性稀疏、缺损。多发性骨髓瘤病灶多分布于肋骨、椎体,大部分表现为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少数表现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合并浓聚,呈"炸面圈"改变,颅骨累及较少。骨结核病灶主要分布于脊柱、骨盆及四肢,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及缺损并存。骨良性病变可见胸骨、腰椎及骨盆多发病灶,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结论 99m Tc-MDP全身骨显像应作为不明骨痛患者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能较早期发现骨骼异常,尤其对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崔时珍李明浩玄日
-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骨痛骨转移瘤
-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
- 1998年
- 对1995年7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已确诊为骨转移瘤的55例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 金善姬李明浩崔时珍
- 关键词:骨肿瘤转移肿瘤CT
- 甲状腺显像及功能测定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 目的] 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形态学及功能上的变化,进行甲状腺显像及甲状腺激素测定.[ 方法] 静脉注射99m Tc高锝酸盐185MBq 后30min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进行甲状腺显像. 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甲状腺激素测定.[ 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在甲状腺显像中甲状腺受累的部位放射性分布明显下降,部分患者甲状腺激素增高.[ 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显像与功能测定都有一定的变化,但甲状腺显像的灵敏度高于甲状腺激素测定.
- 金善姬李明浩金永男徐孝淑
- 关键词:甲状腺炎甲状腺激素类甲状腺显像
- 放射性^(32)磷和^(90)锶敷贴治疗血管瘤1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1999年
- [ 研究背景] 先天性血管瘤分为鲜红斑痣、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血管瘤用32 磷胶体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甚佳,其余3 种类型用放射性核素32 磷、90 锶敷贴治疗.[ 病例报告] 用放射性核素32 磷和90 锶敷贴治疗了不同类型的血管瘤160 例.[ 讨论] 年龄与疗效密切相关, 年龄越小,疗效越好,不同的血管瘤类型中以草莓状痣疗效最佳,其次为鲜红斑痣.
- 李明浩玄日朴贞淑金茂雄
- 关键词:血管瘤磷32锶90敷贴治疗放射疗法
- 碘131治疗手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观察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碘131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TNM的分期与MACIS评分的标准,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仅治疗组患者术后给予碘131治疗。治疗后2年内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表达水平及分析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80例中、高危的DTC患者中,对照组在2年内的TSH值均在3~12ng/mL,治疗组患者各时期的TSH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2年内均低于0.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2例出现复发现象、1例患者发生病灶转移;治疗组在2年内均未见有患者疾病复发或出现病灶转移等,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以碘131治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及病灶远处转移率。
- 李明浩李铉哲
- 关键词: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疗效
- 放射性胶体磷酸铬合用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肿被引量:1
- 1999年
- [ 研究背景] 探讨放射性胶体磷酸铬合用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肿的疗效.[ 病例报告] 放射性胶体磷酸铬合用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肿6 例,结果6 例在甲状腺显像上冷结节消失,甲状腺腺体核素分布均匀,B型超声波检查上示原有的暗区消失.[ 结论]
- 李明浩金善姬玄日
- 关键词:甲状腺囊肿地塞米松放射性胶体磷酸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