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表的微生物学
- 2007年
- 从正常眼表分离的菌丛多为细菌,很少能分离到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从结膜最常分离的细菌包括少量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类白喉菌属。配戴接触镜个体、HIV阳性个体和免疫缺陷患者的菌丛与正常人相似。慢性眼病患者常携带有更多致病性细菌。几乎所有个体(包括正常个体和患病个体)的正常菌丛都来自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扩散。
- 李志杰李明顺
- 关键词:微生物学眼表疾病细菌
- 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对碱烧伤眼正位角膜移植的影响
- 目前高危眼角膜移植的成功率仍很低。实验证实,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主要与供体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有关。近年来,人们发现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nterio...
- 李明顺
- 文献传递
- 角膜异物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总结分析角膜异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统计397例角膜异物患者的临床发生特点、一般情况以及预后。结果:397例角膜异物多发生于从事产业劳动的中、青壮年男性(89.4%);大多数(98.0%)为单眼单个异物;多数分布于睑裂区的中间部角膜,位置浅表者居多;异物性质多为金属性、尤铁质异物约占80.9%,并且于伤后6h~8h就诊即已见铁锈浸润。大多数角膜异物患者预后良好。双眼角膜异物中爆炸伤患者往往是多个异物,分布弥散、位置深浅不一;角膜光学区受损可招致视力下降。结论:角膜异物是常见的临床眼表外伤症,对角膜异物,尤金属性异物应及早取出,清除铁锈,并且应重视异物后的抗感染问题。
- 夏群李明顺吴勇
- 关键词:角膜异物预后
-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形态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研究
- 目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导致患者失明、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足、截肢等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
- 贾晓凡李明顺许菲喻晓兵郭立新
- 角膜神经参数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 贾晓凡李明顺戴虹孙亮郭立新
-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形态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形态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纳入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以评价角膜神经形态改变。糖尿病患者进行微血管并发症检查,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及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及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糖尿病肾病组(DN)及无糖尿病肾病组(NDN)。结果角膜神经纤维密度(CNFD)、角膜神经分支密度(CNBD)、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NFL)等在NDPN组、NDR组、NDN组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DPN组、DR组、DN组较NDPN组、NDR组、NDN组进一步降低(P<0.001)。CNFD、CNBD、CNFL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PMN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SNCV)及腓肠神经波幅(SSmv)显著相关(P<0.01)。结论角膜神经改变可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中即可检出角膜神经病变。
- 贾晓凡李明顺许菲喻晓兵郭立新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
- 度普利尤单抗相关周边溃疡性角膜炎1例
- 2025年
- 1例68岁男性患者因重度特应性皮炎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约6周,出现双眼异物感、右眼畏光及流泪,右眼周边部角膜可见一新月形浅基质溃疡,边缘呈潜行性,与角膜缘有透明区域相隔,左眼角膜缘血管翳。角膜刮片、细菌及真菌培养等检查除外感染,给予0.1%氟米龙滴眼液点右眼、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双眼治疗。随访期间病情持续好转,初诊82 d后复诊可见右眼角膜病灶基本愈合,矫正视力由0.5提高到1.0。
- 龙泽李明顺
- 关键词:角膜溃疡特应性皮炎
- 猫抓病的眼部表现被引量:1
- 2000年
- 李明顺李志杰
- 关键词:猫抓病眼部表现
- 角膜共焦显微镜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角膜共焦显微镜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及最佳诊断切点。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纳入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95例,男56例,女39例,平均年龄(57±14)岁。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是否异常分为DPN组(n=74)与非DPN组(n=21),受试者进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记录角膜神经参数【神经纤维密度(CNFD)、神经分支密度(CNBD)、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NFL)]。分析各参数与NCV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角膜神经参数对DPN的诊断价值,并寻找最佳诊断切点。结果DPN组的各项角膜神经参数低于非DPN组。CNFD、CNBD、CNFL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O.348~0.453,均P〈0.01),与所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203—0.478,均P〈0.05)。CNFD、CNBD、CNF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一致性检验CNFL的Kappa值最高,以CNFL≤20.6mm/mm。为DPN诊断切点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2.4%,85.7%)。结论角膜共焦显微镜用于2型糖尿病DPN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CNFL≤20.6mm/mm。为切点诊断DPN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
- 贾晓凡李明顺戴虹郭立新
-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角膜ROC曲线
- 共焦显微镜在体观察产钳夹伤眼角膜结构的改变
- 李明顺戴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