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芝

作品数:49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领域

  • 3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4篇网络
  • 13篇高效节能
  • 12篇人脸
  • 11篇虚拟网
  • 11篇虚拟网络
  • 10篇映射
  • 10篇人脸识别
  • 9篇主元
  • 9篇主元分析
  • 9篇二维主元分析
  • 6篇噪声
  • 6篇图像
  • 6篇能耗
  • 6篇资源量
  • 4篇独立元分析
  • 4篇映射算法
  • 4篇掌纹
  • 4篇掌纹识别
  • 4篇像元
  • 4篇矩阵

机构

  • 42篇湖州师范学院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五邑大学
  • 4篇上海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49篇李春芝
  • 42篇陈晓华
  • 23篇蒋云良
  • 7篇甘俊英
  • 4篇曾振柄
  • 4篇申情
  • 4篇陈良育
  • 3篇高建虎
  • 2篇俞坚奇
  • 1篇何国辉
  • 1篇张士雄
  • 1篇张鹏宇

传媒

  • 3篇电脑编程技巧...
  • 3篇电信科学
  • 2篇电子学报
  • 2篇软件学报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电路与系统学...
  • 2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遥感学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正交约束投影解混模型的消噪解混算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约束投影解混模型的消噪解混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噪声估计、建立正交约束投影解混模型和解混算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高光谱数据去噪处理后,再建立的解混模型,因为不受噪声的干扰,解混结果更加稳定;...
蒋云良李春芝陈晓华
基于WT-2DICA与改进Fisher算法的人脸识别
2008年
小波变换与二维独立元分析(WT-2DICA)能有效提取人脸图像的高阶统计信息,但不能很好地识别受污损的人脸图像。改进Fisher算法充分考虑了类别信息,避免了传统Fisher算法造成的小样本问题。该文结合2种算法的优点,融合改进Fisher算法的最佳投影方向与WT-2DICA算法的独立基子空间,获得了融合投影方向。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
甘俊英李春芝
关键词:分类器融合人脸识别
高效节能虚拟网络映射多反馈控制模型及算法被引量:4
2017年
网络虚拟化使得智能能耗感知网络部署成为可能.由于虚拟网络请求到来以及退出等动态性,引起底层网络资源分配以及回收,会对底层网络激活资源数量与集合范围产生影响;虚拟网络映射不仅决定了当前激活的底层网络资源数量与集合大小,而且作用于后续的虚拟网络映射.利用自动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理论,研究不同虚拟网络映射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虚拟网络映射对激活底层网络资源集合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的高效节能虚拟网络映射多反馈控制模型及算法.以控制底层网络休眠链路数量作为主反馈,消除主动休眠的底层网络链路数量与被动休眠的链路数量的偏差,抑制虚拟网络映射动态特征对求解最小底层网络激活资源集合的干扰;并以节点和链路映射为局部反馈,由大到小逐步调整主动休眠底层链路数量,快速地找到适合当前虚拟网络请求的最小底层网络资源集合.多反馈控制模型能够把虚拟网络映射在一个较小的节点和链路集合中,从而提高休眠节点和链路数量,实现高效节能虚拟网络映射.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在非饱和状态下虚拟网络映射多反馈控制算法能够提高底层节点和链路休眠数量,显著减少系统能耗;且在负载周期性动态变化的饱和状态下,提高了虚拟网络接收率以及系统收益.
陈晓华李春芝陈良育曾振柄蒋云良
关键词:高效节能资源整合
基于小波变换的二维独立元在人脸识别中应用被引量:18
2007年
针对二维主元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和独立元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特点,给出了二维独立元分析(Two-Dimensiona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2DICA)的概念。在2DIC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Transform,WT)的2DICA(Wavelet-Transform and Two-Dimensiona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WT-2DICA)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原始图像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离,并忽略高频分量,获得原始图像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2DICA算法求得投影特征;最后依据最近邻法则完成人脸识别。基于ORL(Olivetti Research Laboratory)与Yale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WT-2DICA算法正确识别率高于2DPCA算法与2DICA算法,是一种有效的人脸识别方法。
甘俊英李春芝
关键词:人脸识别二维主元分析小波变换独立元分析
一种高效节能虚拟网络映射的反馈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虚拟网络映射的反馈控制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虚拟网络映射模型、定义底层网络能耗、设置底层网络休眠标志算法和虚拟网络映射反馈控制算法。本发明提出了寻找有效底层资源的虚拟网络映射反馈控制方法,控...
蒋云良陈晓华李春芝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阶段的量化交易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阶段的量化交易方法,通过构建多阶段模型,设计分阶段过滤通道,根据各阶段实际盘口运行情况并结合历史数据信息进行调整各阶段长度,从而提高了策略的准确率。该方法依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分型市场假说,结合“非理...
陈晓华王鸿李春芝叶亚宁
基于掌纹、人脸关联特征的身份识别算法被引量:2
2010年
首先对掌纹、人脸图像进行融合;接着利用小波变换增强融合后图像;然后利用一种新的子空间分析方法——对角离散余弦变换和二维主元判别分析(Diagonal,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and Two-Dimensiona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Dia-DCT+2DPCA)相结合的算法进行特征提取;最后运用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身份识别的正确识别率。
李春芝陈晓华蒋云良张士雄
关键词:掌纹识别人脸识别身份识别
一种存储容量可扩展的文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1年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用户对网络存储系统的价格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各种网络存储技术和Internet传输技术,在虚拟主机基础上,建立文库系统,用户上传文件到服务器中,服务器接收用户文件。服务器动态增加虚拟主机,扩展文库系统的存储容量,并利用Flash和Webservice技术,实现网络存储分布式传输和存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数据传输性能。
俞坚奇陈晓华李春芝
关键词:网络存储SERVICE可扩展性FLASH
基于对角DCT与2DPCA算法的人脸识别被引量:9
2007年
提出了一种对角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和二维主元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算法首先将人脸图像转换成对角图像,同时利用DCT压缩并重建人脸图像;然后通过2DPCA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人脸识别特征;最后运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识别。基于ORL(Olivetti Research Laboratory)、受污损ORL及Yale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甘俊英高建虎李春芝
关键词:离散余弦变换二维主元分析图像重建人脸识别
基于人脸图像的质量评价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提出一种人脸图像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估人脸图像光照、姿态、表情、污损等噪声系数,进而选择噪声系数较低的图像用于人脸识别,提高人脸识别率。选择在CAS-PEAL人脸数据库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模型选择噪声系数较低的人脸图像构成第一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提出的模型评价噪声系数并选择噪声系数低的图像用于识别,人脸识别性能得到改善。
李春芝陈晓华
关键词:特征提取人脸识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