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作品数:21 被引量:11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5-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2005-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病例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05-2016年细菌性痢疾病例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海淀区2005-2016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38 623例,年报告发病率为39.20/10万~243.82/10万,年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0~岁、85~岁和5~岁年龄组发病率居前1、2、3位。学生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部病例数的26.47%。主要以夏季发病为主,每年6-9月报告病例数最多,人口聚集地区发病率较高。病原学监测显示,2005-2016年海淀区痢疾菌株以宋内氏为主,占73.52%。2005-2006年志贺和福氏为优势菌株,2007-2016年宋内氏为优势菌株。结论 2005-2016年海淀区细菌性痢疾发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每年仍是海淀区法定乙类传染病报告首位,婴幼儿和高龄人士是易感高危人群,应对此部分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以预防控制细菌性痢疾传播。 华伟玉 李洋 郭黎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病原学 一起人类偏肺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发热疫情调查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发生的一起人类偏肺病毒(hMPV)感染引起的聚集性发热疫情流行特征和发生原因,为今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话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发病学生进行调查,对校医和班主任进行访谈调查并察看教学环境,采集发病班级的病例咽拭子标本,开展常见呼吸道多病原检测。结果首例病例11月23日发病,末例病例12月4日,经过6 d最长潜伏期无新发病例出现,历时12 d疫情结束。本起疫情共有19例病例,均为一(7)班学生,罹患率为45.24%(19/42)。男生罹患率56.52%(13/23),女生罹患率31.58%(6/19),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13,P>0.05)。无住院和重症病例。临床症状以发热(100%)、咳嗽(100%)为主。血常规检测中,单核细胞项目有升高表现。实验室检测7份咽拭子标本,6份标本人类偏肺病毒核酸阳性(85.71%),其他病毒未检出。结论感染人类偏肺病毒的学生带病上课导致的聚集性发热疫情,学校应加强患病学生的隔离管理。 李洋 刘锋 金丽娜关键词:人类偏肺病毒 发热 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 被引量:1 2012年 2010年6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辖区保健科报告,5月31日~6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初中年级5个班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3例。CDC防病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下。1疫情情况1.1基本情况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为寄宿制学校, 李洋 鲁宁关键词:手足口病 聚集性疫情 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 被引量:2 2012年 2010年6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辖区保健科报告,5月31日~6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初中年级5个班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3例。 李洋 鲁宁关键词:手足口病 疫情调查 聚集性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保健科 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新疫区的证实 被引量:5 2003年 孙培源 敦哲 王炳才 郭菁 蒲永兰 秦安莉 张泽生 程显欣 李洋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疫区 2004-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提高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应急预防和处置能力,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4-2016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13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8起,其中一般事件(Ⅳ级) 63起、占92. 65%,较大事件(Ⅲ级) 5起,占7. 35%;共发病1 186人,死亡7人;主要集中在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占事件总数的72. 06%(49/68);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6~8月,占事件总数的54. 41%(37/68);学校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起,占事件总数的26. 47%(18/68);最初报告人来源于卫生系统的占事件总数的89. 71%(61/68)。结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是北京市海淀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点;每年6~8月是防控重点时间段;学校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场所。 蔡伟 应华清 侯威远 李洋 韩伟 王建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 在成人中接种孩尔来福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临床反应观察 被引量:3 2003年 孙培源 龚晓红 郭菁 秦安莉 程显欣 蒲永兰 李洋 刘锋关键词:成人 接种 孩尔来福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200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200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海淀区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疫情信息,对其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累计报告病例48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0/10万,病死率为2.08%。全区29个行政地区中,只有5个地区没有病例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占64.58%。男性多于女性(3.36∶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发病人群以干部职员为主。结论200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并维持在较低发病水平,应继续做好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及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李洋 梁金博 王磊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发病率 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痢疾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菌痢周发病数,并建立菌痢发病预警系统。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区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菌痢周发病数和同期气象因素资料,建立数据库,SPSS11.5与SAS8.0相结合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菌痢周发病率与平均气温、水气压、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最小相对湿度成正相关,与风速和日平均海平面气压成负相关。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菌痢发病数影响大的气象因素有日照时间、水气压、日平均海平面气压和温度。结论①海淀区菌痢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日照时间长、高温高湿、低压气候易引起菌痢的高发;②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的预测方程能预测近期菌痢的周发病数。 孙培源 张德山 韦懿芸 赵娜 蒲永兰 郭菁 史如晶 李洋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气象因素 北京市海淀区一起医院妇科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北京市海淀区某医院出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控制疫情减少续发病例,为医院流感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此次疫情,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并对采集的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该医院自2014年3月17-20日,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1例,均来自妇科病区,其中医务人员9例,罹患率为13.0%,病房患者2例,罹患率为4.1%。采集6例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5例实验室诊断为流感阳性,初步判定为一起甲型流感引起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结论首发病例未进行隔离、医生办公室空气对流不畅和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低是引起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应加强院感监测,医务人员规范上岗;加强传染病症状监测,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置疫情;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有利于及时控制疫情。 华伟玉 李洋 迈一冰关键词:流感样病例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