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深基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结石
  • 2篇结石
  • 1篇道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诊治
  • 1篇软镜
  • 1篇肾镜
  • 1篇肾盂
  • 1篇肾盂癌
  • 1篇碎石
  • 1篇碎石术
  • 1篇碎石治疗
  • 1篇细胞
  • 1篇鹿角形
  • 1篇鹿角形肾结石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生长因子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3篇李深基
  • 1篇张小平
  • 1篇王桂林
  • 1篇肖茂林
  • 1篇陈合群
  • 1篇黄初阳
  • 1篇张峻
  • 1篇刘士贵

传媒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F20通道经皮联合输尿管硬软镜超声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26例报告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总结单一改良F20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联合输尿管硬软镜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经验体会。方法单通道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鹿角状肾结石26例。结石大小(2.6cm×3.8cm~3.5cm×6.2cm),平均3.1cm×5.1cm。结果 26例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平均出血量30ml(10~100ml),结石清除率为84.62%(22/26);4例残余结石者主要集中于与通道平行的肾后组盏和肾中盏,于术后1~2周行二期碎石术,结石总清除率为92.31%(24/26)。结论单通道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可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创伤及并发症,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较好方法。
刘士贵张峻李深基肖茂林张小平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诊治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21例。病史10d~24年,平均27个月。临床表现反复寒战、发热、消瘦3例;全程肉眼血尿17例,其中2例有典型的血尿、疼痛、腹部肿块表现。CT检查17例,提示肾盂肿瘤9例,疑肾下极肿瘤4例,肾门淋巴结肿大2例。MRU检查10例,诊断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9例。21例IVU检查,患肾显影浅淡13例,其中3例显示肾盂内充盈缺损,不显影8例。术前确诊9例,行患肾根治性肾切除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5例因脓肾先行肾造瘘术,二期行包膜下肾切除术,其中2例术后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加行残端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3例因肾多发结石无功能术中黏连严重,行包膜下肾切除术;3例术前诊断为肾脏复杂多发性结石,因肾脏无功能或功能差行患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其中2例术后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加行残端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1例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发现肾盂肿物,术中病理切片考虑为肾盂黏液腺癌,二期行根治术及肾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1例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移行细胞癌4例、鳞状细胞癌16例、黏液腺癌1例。21例均顺利出院。获随访9例,随访时间4~28个月。死亡6例,术后生存时间3~21个月,其中死于心肌梗死2例,癌肿转移4例。结论高龄、结石病史长、患肾积液及感染明显的肾结石,术前应考虑合并肾盂癌的可能;CT与MRU检查对诊断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肾结石并发肾盂癌可延长患者存活期。
陈合群黄初阳李深基王桂林
关键词:肾结石肾盂
RNAi沉默人膀胱癌T24细胞VEGF-C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VEGF-C基因siRNA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影响。 方法:体外构建针对VEGF-C基因的siRNA的重组质粒,转染T24细胞;应用RT-PCR检测VEGF-C基因的表达。利用E...
李深基
关键词:RNA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T24细胞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