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珠

作品数:31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7篇基因
  • 7篇骨髓
  • 6篇多发
  • 6篇多发性
  • 6篇多发性骨髓瘤
  • 6篇骨髓瘤
  • 5篇地中海贫血
  • 5篇树突
  • 5篇贫血
  • 5篇白细胞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亚群
  • 4篇树突细胞
  • 4篇突变
  • 4篇细胞亚群
  • 4篇粒细胞
  • 4篇免疫
  • 4篇急性
  • 4篇干细胞

机构

  • 30篇深圳市第二人...
  • 3篇深圳市血液中...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李玉珠
  • 25篇李明
  • 20篇杜新
  • 18篇史敦云
  • 15篇张琼丽
  • 13篇卓家才
  • 12篇楼瑾
  • 10篇汪明春
  • 7篇陶小梅
  • 6篇许蕴
  • 6篇聂李平
  • 4篇刘焕勋
  • 3篇张巧霞
  • 3篇蔡云
  • 3篇高素青
  • 3篇陈伟红
  • 3篇黄瑞宏
  • 2篇罗畅如
  • 2篇蔡力生
  • 2篇冯春锐

传媒

  • 5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室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固定电泳(IFE)、血清蛋白电泳(SPE)及免疫球蛋白定量(Ig)技术检测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和尿液,其中10例MM患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对其血清M蛋白的表达进行跟踪检测。结果 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105例阳性,阳性率为100.0%;尿本周氏蛋白阳性76例,阳性率为72.4%(76/105)。25例血清M蛋白为轻链型患者尿本周蛋白阳性率为92.0%(23/25);血清蛋白电泳78例出现M带,检出率为74.3%(78/105);免疫球蛋白定量68例显著升高,阳性率为64.8%(68/105)。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对诊断MM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M蛋白定性和分型的重要指标;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M蛋白可早期筛查MM,减少误诊或漏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M蛋白对MM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李玉珠史敦云黄德善张琼丽李明杜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M
急性白血病11q23/MLL易位重排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11q23/MLL重排是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的独立指征,伴有11q23/MLL重排的AL治疗方案有别于一般的AL,因此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把AML伴有11q23/MLL异常列为AML伴有重现性细胞遗...
陈成坚汪明春李明聂李平陶小梅李玉珠张琼丽卓家才杜新刘焕勋
文献传递
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悬液冷冻保存后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悬液中单个核细胞(MNC)冷 冻保存后经不同诱导途径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的特性,探讨PBSC悬液冷冻保存后诱导培养DC的方法。方法:用 两种保护液-80℃冷冻保存PBSC悬液,分析复苏MNC中CD34+细胞、CD14+细胞、CD14+PI+细胞,并分两种方法诱 导培养复苏MNC:贴壁细胞经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2周,培养结束 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布雷菲德菌素(BFA);非贴壁细胞经酪氨酸激酶3配体(FL)、干细胞因子(SCF)、GM -CSF、IL-4培养1周,再按前1种方法继续培养2周。培养结束后,流式细胞仪分析DC特性。结果:两组复苏 MNC与新鲜MNC比较:CD34+细胞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CD14+细胞少,CD14+PI+细胞百分率高(P< 0.01);贴壁细胞少,贴壁细胞诱导培养DC效果不佳;非贴壁细胞扩增诱导均能获得大量成熟的激活的能够分泌IL -12(p40)的髓系DC。结论:PBSC悬液冷冻保存后能用于培养髓系DC,但培养方法应以扩增诱导为主。
史敦云汪明春李明张琼丽聂李平李玉珠卓家才许蕴
关键词:干细胞树突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成年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慢性ITP患者治疗前后、42名健康者外周血CXCR5+CD4+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21浓度.结果 初发ITP患者组外周血中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2.15±6.82)%比(8.79±4.91)%,P< 0.005];经过激素治疗后,ITP患者外周血中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有所下降[治疗后(9.01±5.13)%,P< 0.001],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ITP患者外周血血浆IL-21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97.56±29.48) μg/ml比(30.36±12.93) μμg/ml,P<0.001];经过激素治疗后,ITP患者外周血血浆IL-21浓度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后(67.35±20.58) μμg/ml,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01).结论 慢性ITP患者存在Tfh细胞分布及功能异常,可能与慢性ITP的发生发展有关.
李玉珠楼瑾李明史敦云张琼丽黄德善黄瑞宏杜新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滤泡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特点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特点。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MM初诊患者、20例治疗后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分析3组之间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Th17比例及Treg/Th17、Th1/Th17比值。结果初诊MM患者外周血Th17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reg、Th1比例及Treg/Th17、Th1/Th17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Treg、Th1比例及Treg/Th17、Th1/Th17比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h1及CD4+CD25+细胞比例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CD4+Foxp3+细胞比例及Treg/Th17、Th1/Th17比值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MM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在初始T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取得了极化优势。治疗后Th17细胞极化优势现象明显改善,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MM的疾病进程。
张琼丽史敦云许蕴楼瑾李玉珠李明杜新卓家才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辅助性T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17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基因多态性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于深圳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25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对献血者MICA基因第2~4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与世界不同地区人群等位基因频率及遗传多态性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深圳市血液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于采血前与之签订相关伦理学文件.结果 本组献血者中检出MICA等位基因为21个,基因型为45种.MICA基因多态性以MICA* 00801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占27.8%,其次为MICA* 010(19.8%),MICA* 00201(16.2%),MICA* 019(11.0%).MICA基因型以MICA* 00801-MICA* 010频率最高,占10.0%.本组献血者基因分布与韩国、泰国、奥地利和摩洛哥人群比较结果显示,MICA* 045等位基因只存在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分布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且有其自身分布特点.本研究获得的中国南方汉族人群较完整的MICA等位基因分布数据,将为人类学、MICA疾病相关性等研究提供遗传学参考数据.
何柳媚李玉珠高素青
关键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血浆miR-15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miR-155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第0、第7、第14、第21及第28天的血浆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miR-155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4、IL-7、IL-10的含量。结果:miR-155在移植后第7天开始逐渐升高,到第28天时升高明显,患者移植后不同时间点miR-155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o-HSCT后不同时间点IL-4、IL-7、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o-HSCT后miR-155较IL-4、IL-7、IL-10水平变化出现早,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测a GVHD的无创性生物标记物。
谢媚罗畅如陈伟红杜新蔡云李玉珠冯春锐刘焕勋卓家才李明张巧霞楼瑾
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造血干细胞移植MI
PBSC培养的纤维母细胞样细胞的特性分析
目的:G-CSF动员的PBSC悬液中是否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尚无肯定意见。我们研究了PBSC悬液培养的纤维母细胞样(F-L)细胞的特性。方法:8例健康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经惠尔血(G-CSF,5ug/kg.d)皮...
史敦云张琼丽陶晓梅李玉珠李明卓家才杜新许蕴汪明春
文献传递
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亚群四色荧光分析方法探讨
2007年
目的建立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pDC)亚群四色荧光检测方法,探讨以Lin-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细胞群和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检测不同来源标本pDC亚群的适用性。方法以Lin-HLA-DR+细胞群和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分别检测健康成人外周血、脐带血、骨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pDC亚群各15例,比较两种设门方法的pDC检测结果。结果以该两种方法设门,pDC1/pDC2比值:外周血=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对同一种标本,两种设门方法之间比较,pDC1/pDC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4-Lin-HLA-DR+/单个核细胞(MNC)与Lin-HLA-DR+/MNC比值、pDC/CD34-Lin-HLA-DR+比值与pDC/Lin-HLA-D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的CD34-Lin-HLA-DR+/MNC比值均显著性低于Lin-HLA-DR+/MNC比值,pDC/CD34-Lin-HLA-DR+比值显著性高于pDC/Lin-HLA-DR+比值。结论检测pDC亚群,对一般外周血标本,以Lin-HLA-DR+细胞群设门或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均可取得理想结果;对CD34+细胞含量相对丰富的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等的标本,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能明显优化检测结果。
李玉珠史敦云张琼丽
关键词:树突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深圳地区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检出率及其基因分型的研究
李明聂李平陶小梅周霞平李玉珠郑桂琴张锐发
该研究对深圳地区12025人进行地贫筛查,检出各种地贫轻症病人或携带者714例,占总人数的5.94%。其中广东籍人472人,占广东人的10.19%。β地贫286例,检出率2.38%。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完成470例β地贫样本...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分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