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秋香

作品数:39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3篇历史地理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文化
  • 10篇信仰
  • 10篇秦汉
  • 8篇民间信仰
  • 7篇城市
  • 6篇文化认同
  • 5篇地域文化
  • 5篇文化控制
  • 4篇汉代
  • 3篇城市化
  • 3篇城市群
  • 2篇信仰研究
  • 2篇制造商
  • 2篇儒家
  • 2篇儒家伦理
  • 2篇入侵
  • 2篇渠道
  • 2篇文化整合
  • 2篇伦理
  • 2篇民间信仰研究

机构

  • 38篇河南大学
  • 13篇清华大学
  • 4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38篇李秋香
  • 13篇李麦产
  • 2篇齐二石
  • 1篇李秀英

传媒

  • 2篇天中学刊
  • 2篇管理评论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铜仁学院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珠江经济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开封大学学报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中国名城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抑研究
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作为秦汉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及认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俗学、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地域文化史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所谓秦...
李秋香
关键词:秦汉时期民间信仰文化认同文化控制
文献传递
汉代儒家伦理类信仰的文化控制功能研究
2011年
西汉中期之后,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儒家伦理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对基层民众生活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儒家的忠孝伦理观渗透到民间信仰中,故而其所提倡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便成为民间信仰发挥文化控制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儒家伦理类信仰在明确家庭尊卑长幼的名分、维护家庭和谐及自觉控制越轨行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文化控制作用。
李秋香
关键词:汉代儒家伦理民间信仰文化控制
试析城市化进程中的亲和力建设被引量:1
2007年
正在推进的城市化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前景。城市化进程的出现是新兴经济力量驱动的结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城市化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亦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其中最当引起警觉的是见物不见人,城市发展有异化倾向,具体表现为文化积累薄弱、缺乏亲和力、作为主体的人受到压抑等。城市应是为人的、宜居的城市。城市化必须坚持终极价值关怀,努力建设亲和力。亲和力是城市的精神魅力、凝聚力。亲和力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亲和力建设需采取多种措施,落脚点是让城市更符合人性,更有品位与个性。
李秋香李麦产
关键词:城市化
秦汉民间信仰文化认同功能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0年
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成果甚为少见。近30年来,虽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可以说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今后应深化民间信仰文化认同功能的研究,并注意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李秋香
关键词:秦汉民间信仰文化认同
略论婚姻缔结中的资源流动与知识外溢
2012年
婚姻缔结不仅是一种社会民俗事象,具有文化人类学的意义,更是一种实现社会资源流动的通道,具有实用的价值。借助于婚姻缔结的媒介,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社会资源实现了流动与互换,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其中,知识、信息、资讯、经验等作为一类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资源,也能够借助于婚姻缔结的搭载而实现共享与交流。
李秋香
关键词:婚姻缔结资源流动知识外溢
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
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作为秦汉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及认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俗学、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地域文化史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所谓秦汉民间...
李秋香
关键词:秦汉民间信仰文化认同文化控制
文献传递
集体记忆的选择性与历史文化认同的建构——以秦汉圣贤信仰为个案
2010年
民间信仰蕴含着一个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这种历史记忆也即集体记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有选择性地建构而来的。秦汉圣贤信仰的形成亦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它对于维护族群的历史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李秋香
关键词:秦汉集体记忆历史文化文化认同
当代民营企业导入职业经理制的信任重塑——以晋商的财东、掌柜互信为例
2007年
既往的民营企业研究成果认为,欲解决当前的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必须对民营企业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资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样,才可能引入职业经理制。其实,倘若能够在民营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在坚持民营企业资产一元化结构的前提下,也可能有效的引进职业经理制。晋商的成功经验,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历史资源。
李秋香李麦产
关键词:晋商民营企业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研究动态:视角、脉络、争鸣与盲区被引量:2
2024年
现有区块链赋能供应链研究分散且呈现碎片化态势,对其研究视角、发展脉络、学术争鸣与盲区尚未给出清晰阐释.系统梳理其理论体系助力学术界精准探究区块链赋能供应链管理范式是当前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CNKI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图谱量化法分析区块链赋能供应链研究动态,研究发现:1)区块链赋能供应链研究视角主要从“信息流视角”“资金流视角”以及“物流视角”三部分展开(视角);2)“区块链对供应链的影响作用研讨”“区块链赋能供应链机制揭示”“区块链赋能供应链实现模式”是区块链赋能供应链研究的主干内容,每部分内容分别呈现出“由整体作用分析到分类作用分析”“由外生变量分析到内生变量分析”“由整体实现模式设计到分类实现模式设计”的演进历程(脉络);3)学术争鸣聚焦于“关于区块链上信息传递的争鸣”“关于区块链影响作用的争鸣”(争鸣);4)存在“未充分考虑区块链上的信息泄露问题”“未充分考虑消费者对区块链的偏好问题”“未充分考虑区块链引入效率问题”三个盲区(盲区).
李秋香马草原黄毅敏齐二石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
略论传统文化形式当代复兴的意义——兼及民俗学的体验式学习被引量:1
2012年
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复兴,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相比较于对传统文化内容上的学理性研究、整理工作等的肯定,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形式层面的当代复兴,持有不少批评意见。其实,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复兴是传统文化在一定时期断裂后实现修复和赓续的大众化操练,有助于人们由浅入深地重新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参与、体验当下各种类的传统文化形式复兴的具象或活动,能够促进对包括民俗在内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李秋香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俗学体验式学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