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平

作品数:62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冶金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耐火
  • 8篇纳米
  • 8篇耐火材料
  • 8篇粉体
  • 8篇刚玉
  • 7篇AL
  • 6篇氧化铝
  • 5篇陶瓷
  • 5篇热震
  • 5篇热震性
  • 5篇莫来石
  • 5篇抗热震
  • 5篇抗热震性
  • 5篇刚玉砖
  • 4篇堇青石
  • 4篇堇青石-莫来...
  • 4篇焚烧
  • 4篇焚烧炉
  • 4篇SUB
  • 3篇氮化

机构

  • 61篇郑州大学
  • 4篇郑州磨料磨具...
  • 3篇中钢洛耐科技...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原工学院
  • 1篇中钢集团
  • 1篇机械部郑州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1篇李素平
  • 19篇钟香崇
  • 18篇贾晓林
  • 8篇封鉴秋
  • 7篇刘新红
  • 7篇徐恩霞
  • 7篇贾全利
  • 6篇叶方保
  • 5篇丁颖颖
  • 5篇包华
  • 5篇陈宁
  • 4篇郭艳芹
  • 4篇马成良
  • 4篇谭伟
  • 4篇尚学军
  • 3篇郑艳
  • 3篇叶国田
  • 3篇崔书瑾
  • 2篇孙洪巍
  • 2篇郭小腾

传媒

  • 9篇耐火材料
  • 7篇金刚石与磨料...
  • 6篇中国陶瓷
  • 5篇河南建材
  • 3篇非金属矿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磨料磨具与磨...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工业加热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2015耐火...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研究了ZrO_2含量(0~35vol%)对ZTM陶瓷的σ_f、Κ_(IC)、α、λ的影响,并对这些性能随温度的变化作了对比。结果表明,ZTM陶瓷的σ_f、Κ_(IC)均随ZrO_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纯莫来石一致。同时,ZTM的平均线膨胀系数高于纯莫来石,导热系数低于纯莫来石。
李素平包华
关键词:莫来石陶瓷氧化锆增韧
金属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介绍了金属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包括其在耐火材料中所起的塑性相成型,促进烧结,增韧基体和抗氧化等作用,以及由金属原位合成的非氧化物对耐火材料强度、抗热震性和抗侵蚀性的改善作用,并对这些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
李文凤李素平钟香崇
关键词:金属耐火材料烧结助剂抗氧化剂
Si粉过渡塑性相对锆刚玉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015年
将质量分数4%、6%、8%和10%的Si粉引入到锆刚玉材料中,采用过渡塑性相工艺,并在埋炭条件下于1500℃保温3h烧成,制备出了SiC-SiAlON结合锆刚玉材料。研究表明:Si粉不仅起塑性相成型的作用,并可促进烧结,改善锆刚玉材料的强度和抗热震性。质量分数10%Si粉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残余强度保持率分别为33MPa和85%,较未添加Si粉的试样分别提高了24MPa和16%。高温抗折强度则在Si粉质量分数为8%时最大,为8 MPa,为未添加Si粉试样的2.3倍。锆刚玉材料强度和抗热震性的提高归因于原位反应生成的纤维状β-SiC和少量粒状的O′-SiAlON填充在锆刚玉骨架中所起的强化作用,及裂纹遇到SiC纤维时通过桥联和偏转等所起的增强增韧作用。
李文凤李素平钟香崇
关键词:SI粉锆刚玉抗折强度抗热震性
α-Al_2O_3纳米粉复合高纯刚玉砖基质颗粒组成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了α-Al2O3纳米复合高纯刚玉砖基质中的微粉、α-Al2O3纳米粉的加入量对基质流变性的影响,结合试样的烧后性能确定其基质的最佳颗粒组成。结果表明:随着α-Al2O3微粉加入量的增加,泥浆的粘度和剪切应力逐渐减小,当α-Al2O3微粉加入质量分数为14%时,粘度值最低,继续增加α-Al2O3微粉,泥浆的粘度和剪切应力逐渐升高;随着α-Al2O3纳米粉加入量的增加,泥浆的粘度和剪切应力逐渐增大。固定微粉含量,随着α-Al2O3纳米粉加入量的逐渐增加,刚玉砖的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及高温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α-Al2O3纳米粉加入量为1%时,三者均达到最大值。综合以上研究,确定基质颗粒组成为:纳米粉含量为1%,微粉含量为8%,细粉为31%。
唐珂李素平贾晓林钟香崇
关键词:Α-AL2O3纳米粉流变性
烧成温度和骨料种类对红柱石砖性能的影响
叶国田李素平贾全利
TiO2在锆碳质渣线材料中的物相变化研究
为了研究TiO在锆碳质渣线材料中的物相变化,研究了锆碳质渣线材料中添加TiO后,在其制备和使用温度条件下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1200℃埋碳气氛下的制备过程中,TiO并不会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硅形成碳化硅可以提高渣线材料...
穆菁华徐恩霞马成良葛铁柱刘新红贾全利杨道媛李素平赵飞高金星
关键词:TIO2
文献传递
C-Si复合还原氮化合成矾土基β-SiAlON被引量:4
2006年
设计β-SiAlON的z值为3,以68%的生矾土(粒度≤0.074 mm,烧后Al2O3含量约68%)、13%的硅粉(粒度≤0.021 mm)和19%的炭黑(粒度≤5 μm)为原料混合均匀后,装入坩埚中,在氮化炉中分别于1100 ℃、1200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和1550 ℃氮化处理6 h后,测氮化后试样的质量变化率,并借助XRD、SEM及EDS等手段,同时研究了C-Si复合还原氮化合成矾土基β-SiAlON的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C-Si复合还原氮化的试样,在1100~1200 ℃时主要是Si与氮气和SiO2反应生成的Si2N2O;1300~1400 ℃时,C开始参与还原氮化反应,体系中开始有β-SiAlON生成;1450~1550 ℃时,β-SiAlON量逐渐增多,1500 ℃达到最大值.(2)与单一采用C、Si的试样相比,采用C-Si复合还原氮化的试样生成的β-SiAlON含量相对高,结晶形貌相对较好.
郭艳芹李素平钟香崇
关键词:铝矾土Β-SIALON炭黑硅粉
铝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N-Al_2O_3复合粉体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用Al作还原剂还原氮化TiO2 制备了TiN Al2 O3 复合粉体。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含氮率和理论含氮率 ,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通过XRD分析研究不同温度下的相变化 ;通过SEM、EDS分析观察晶粒的形貌和成分。研究结果发现 ,TiN在 110 0℃开始生成 ,14 5 0℃TiN生成反应结束。SEM照片显示细小、不规则的TiN晶粒和多面体Al2 O3 晶粒相互交叉均匀分布 ,Al2 O3 晶粒尺寸 10 μm左右 ,TiN晶粒尺寸 2 μm左右。表明用此方法可以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合成颗粒细小分散均匀的TiN Al2 O3
李素平孙洪巍钟香崇
关键词:TINAL2O3
隧道式热风循环电热干燥炉及其应用
2007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干燥效率高、节能降耗、温差小、干燥产品质量高的隧道式热风循环电热干燥炉。该炉采用多点分区控温,各均温区为一个热风循环组元,实现炉内双侧纵横双向热风循环,热风循环组元根据干燥传热学按干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在干燥炉长度方向间距不同布置。可根据产品规格和工艺需要,实现严格的温度曲线,同时也便于调整。热风循环装置应用于隧道式干燥炉,能强化对流换热,均匀炉温,提高干燥质量。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本炉型非常适合于规模化生产高质量树脂磨具,比箱式炉可节能约40%。
马成良扈立新李素平杨建平
关键词:隧道式热风循环干燥炉
纳米α-Al<Sub>2</Sub>O<Sub>3</Sub>复合刚玉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α-Al<Sub>2</Sub>O<Sub>3</Sub>复合刚玉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电熔刚玉颗粒,电熔刚玉细粉,α-Al<Sub>2</Sub>O<Sub>3</Sub>纳米粉和α-Al<Sub>...
钟香崇贾晓林叶方保李素平梁敏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