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琼
- 作品数:33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英语中的性别偏见与英语教学被引量:10
- 2002年
- 性别偏见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态度,它在英语中的许多语言现象中都有所体现。官方组织、新闻媒体、语言学家和女权主义者正在努力消除性别偏见语言,且已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如今,许多新出现的中立的词语和表达法已广为英语国家人民所接受。我们英语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变化,在课堂内避免使用性别偏见语言,并教会我们的学生使用中立的词语和表达法,以使他们能够顺利地与英语国家的人民进行交流。
- 李素琼吴长镛
- 关键词:性别偏见语意表达法英语教学
- 中国网络聊天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语言与社会语境紧密相关。本文旨在讨论随着科学技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网络这一特殊的交际场合,社会共同语逐渐发生变异,形成了在网络这一领域中独特的言语风格的表达手段的系统,即网络聊天语,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
- 梁丽李素琼
- 关键词:语言变异社会方言
- 汉英科技文本翻译中的语言变异与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迅速发展,与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也日渐增加。在此形势下,担负着企业对外沟通任务的科技翻译显得尤其重要。汉英科技文本翻译中的语言变异与变化现象逐步引起学者的关注。汉英文本翻译中出现的语言变异与变化主要体现在被动语态、性别歧视用语、科技术语以及定冠词等方面。翻译时采用中性词语、正确使用语态、定冠词和科技术语等能有效地提高汉英文本翻译质量。
- 胡蓉蓉李素琼
- 关键词:语言变异翻译策略
- 永州“零陵话”中男性亲属称谓泛化现象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汉语亲属称谓十分复杂,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纽带。许多方言中的亲属称谓都极具特色。永州"零陵话"中存在男性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除了受到亲属称谓系统缺位原则的制约之外,还受到"男尊女卑"传统思想、交通地域和当地人的社会心理的影响。
- 叶佳玲李素琼
- 关键词:汉语亲属称谓
- 方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从特鲁吉尔到柯斯威尔被引量:2
- 2022年
-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语言变化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相关性,以Trudgill和Kerswill为代表的变异社会语言学,或称语言变异与变化,是英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主流,特色是方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尤其是城市移民语言演变及新方言形成。英国变异研究始于Trudgill提出的方言接触理论,也是英国社会语言学最初十几年的核心研究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Kerswill为代表的学者进一步推动了方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研究发展,他提出的“巢居”言语社区概念和方言接触模型标志着变异研究发展新阶段。英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 李素琼
- 关键词:方言接触城市移民语言演变
-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 2013年
- 礼貌原则是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要遵循的一条重要的准则,它是维系人们交际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纽带。语言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同样也受这条准则的约束。由于中西历史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中英礼貌用语在语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中英语言文化礼貌用语的差异,对中西文化的交流能起到促进作用。
- 陈婷李素琼
- 关键词:礼貌原则语用差异文化因素
- 汉英广告翻译中的词汇、句法变异与变化
- 2015年
- 为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担负着对外沟通任务的汉英广告翻译显得尤其重要。在汉英广告翻译中关注词汇、句法变异与变化,以一种乐于让英语民族的人们接受的表达法来宣传、介绍我国的企业与产品将有助于世界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帮助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 李素琼韩晓鹏
- 关键词:广告汉英翻译
- 网络语言变异现象与现代汉语语言规范被引量:10
- 2009年
-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网络语言中充满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词新语,它们是汉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体现。但新生物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遵循一定的语言使用原则来规范汉语语言文字。
- 李素琼杨燕群
-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变异语言文字规范
- 论英汉词语互译的文化差异被引量:3
- 1999年
- 英汉词语互译存在着文化差异。家族观念对词语的影响,词语内涵意义上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以及数量词用作比喻意义时的理解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者的词语翻译能力。我们可以采取音译法、直译法。
- 李素琼
- 关键词:文化差异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
- 谈汉语语言的潜规划现象被引量:1
- 2006年
- 肖永贺李素琼
- 关键词:汉语语言语言学家语文现代化社会语言学语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