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芳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2篇导管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血液
  • 2篇循证
  • 2篇循证护理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血小板...
  • 2篇特发性血小板...
  • 2篇中心静脉
  • 2篇紫癜
  • 2篇细胞
  • 2篇静脉
  • 2篇干预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血液恶性肿瘤
  • 1篇依从

机构

  • 8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8篇李芳
  • 3篇付海慧
  • 3篇王小慧
  • 2篇周芳芳
  • 2篇蒋卫桃
  • 2篇文娇
  • 2篇黎洁
  • 1篇郑文
  • 1篇容英
  • 1篇姚孟冬
  • 1篇李友瑾
  • 1篇罗红梅
  • 1篇陈莹
  • 1篇田雅
  • 1篇郭玲
  • 1篇王灿辉

传媒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外医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科技与健康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09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循证组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导管渗漏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00%、15.00%、17.00%和5.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分别为31.00%、29.00%、33.00%、13.00%)。循证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3.24)分,常规护理组为(89.32±3.38)分,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蒋卫桃李芳王灿辉付海慧文娇郭玲
关键词:护理循证并发症中心静脉置管
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ITP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紫癜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紫癜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统计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分别为(11.8±2.5)d、(7 385.6±182.8)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2±3.0)d、(10 032.4±237.5)元,而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18.6±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5.2±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100.0%,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8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王小慧李芳
关键词:循证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控制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进展
2009年
就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影响PICC感染的因素及其护理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PICC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姚孟冬黎洁周芳芳李芳付海慧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评定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究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2例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并PICC导管维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1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整体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45%较对照组25.80%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结论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采取PICC导管置管患者行整体护理,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
陈莹王小慧李芳
关键词:PICC导管化疗血液恶性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B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策略研究
2024年
探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immuno-therapy,CAR-T)治疗B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护理策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异质性很高的恶性血液病。CAR-T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在B-ALL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疗效。通过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CAR-T治疗的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采用规范化医疗及护理体系干预前后CAR-T治疗B-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显示,规范化医疗及护理体系干预对CAR-T治疗B-ALL的疗效无显著影响,但能够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的严重程度。研究发现,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疗效显著,通过规范化医疗及护理体系建设,能够增强医护人员CAR-T治疗全程管理能力,尤其是CAR-T细胞回输后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观察、早期预防及早期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古柳丹廖美艳郭慧罗红梅李芳容英
关键词:护理体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的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0例2~14岁小儿移植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治疗环境相对封闭,患儿与家人分离等原因,常使患儿处于特殊的心理应激状态。儿童患者则由于年龄和性格差异大等因素,较成人护理有着显著不同和更大的难度。结论对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应有的放矢,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心理特点,适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解释诱导和情感交流,及时填补母爱空缺,充分满足生理心理需要,使患儿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度过这一特殊治疗阶段。
蒋卫桃李芳周芳芳付海慧文娇黎洁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护理
FOCUS-PDCA模式在构建护士预防针刺伤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构建护士预防针刺伤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职护士947人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我院在职护士749人为观察组。进行非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每年职业暴露培训管理,观察组应用FOCUS-PDCA模式针刺伤预防管理,找出针刺伤预防中的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实施整改方案,进行组间比较分析针刺伤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及针刺伤发生的次数。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针刺伤发生次数较对照组的26次/例减少至12次/例,目标达成率为116.7%;观察组护士的知识、信念、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OCUS-PDCA模式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提高护士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运用FOCUS-PDCA模式管理护士针刺伤,值得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谭鸿霞郑文田雅宋倩李友瑾李芳
关键词:质量管理护士针刺伤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60例ITP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临床医生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率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 healthy profile,NHP)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6.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在精力、情绪反应、睡眠、社会孤独感、身体活动能力等5个方面评分分别为(18.6±10.2)分、(23.3±8.4)分、(24.3±7.8)分、(21.1±12.7)分、(15.6±5.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4±10.6)分、(29.5±16.3)分、(29.6±13.3)分、(27.2±8.8)分、(19.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及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李芳王小慧
关键词:全程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