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观和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选育
  • 1篇选育研究
  • 1篇杨树
  • 1篇杨树溃疡病
  • 1篇引种
  • 1篇引种试验
  • 1篇引种试验研究
  • 1篇圆冠榆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日本栗
  • 1篇溃疡
  • 1篇溃疡病
  • 1篇基因
  • 1篇嫁接
  • 1篇冠形
  • 1篇分枝
  • 1篇分枝特性
  • 1篇板栗
  • 1篇病虫

机构

  • 4篇临沂市林业科...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4篇李观和
  • 2篇刘迎彩
  • 1篇曹世杰
  • 1篇张德安
  • 1篇程林林
  • 1篇袁俊云
  • 1篇孟庆兰
  • 1篇赵桂华
  • 1篇李斌
  • 1篇刘世东
  • 1篇赵鹏举
  • 1篇高兴本
  • 1篇李淑臣
  • 1篇马蓓莉
  • 1篇王国娟
  • 1篇石立岩
  • 1篇许俊杰

传媒

  • 2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日本栗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观和孟庆兰刘迎彩程林林高兴本马蓓莉张德安李斌曹世杰
1.任务来源:2007年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名称为日本栗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编号:0712109。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成果主要应用于日本栗标准化生产领域。技术原理是:针对临沂市日本栗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
关键词:板栗日本栗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刺槐良种基因材料收集与选育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对国内外刺槐良种基因材料34年来的收集保存、筛选研究,成功选育出了137、133、10、155等4个优良无性系;38、41、39、68、86、胶39、胶41等7个优良家系。
战臣祥李观和袁俊云李淑臣孙百友宋文徐佩玲
关键词:刺槐基因选育
引起I-107杨树溃疡病的病原菌大孢不高双胞菌的研究
2013年
2008年4月~2011年6月,通过对I-107杨溃疡病病原分离、野外接种致病性测定试验、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大孢不高双胞菌,在我国的杨树上属于首次报道,由它引起I-107杨溃疡病为杨树新病害。野外接种1年生I-107杨树幼苗,10天后的发病率为100%;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为黑色,分生孢子梗缺;产孢细胞瓶梗状,无色,4.5~9.6μm×4.5—7.4μm;分生孢子圆柱形到长圆形,或窄卵圆形,成熟的分生孢子有2个细胞,无色,基部细胞窄,顶部细胞略宽,分隔处缢缩,2个细胞的分生孢子比单细胞的分生孢子更大,23.1—31.6Iμm×6.7~9.8μm,平均为27.7μm×8.9μm;未成熟的分生孢子为单细胞,16.5—26.1μm×6.2—8.5μm,平均为22.7μm×8.9μm。
赵桂华许俊杰李观和孟庆兰石立岩杨怀光
关键词:溃疡病病原菌
新疆圆冠榆引种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在临沂地区对圆冠榆进行引种繁育试验,观测了圆冠榆的分枝习性、冠形特点、物候期、在临沂地区适应性极其抗寒、抗虫害能力。结果表明:圆冠榆通过劈接嫁接成活率为92.6%,常规管理下生长旺盛;就着生在中央干上的侧枝而言,其"基角>腰角>梢角"的趋势比较明显,树冠近球形,抗榆紫金花虫和榆毒蛾能力优于白榆,没有受到冻害影响,在临沂地区能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刘迎彩李观和王国娟赵鹏举刘世东朱东方
关键词:圆冠榆嫁接分枝特性冠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