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京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显微解剖
  • 2篇颅骨
  • 2篇颅骨修补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1篇修补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点
  • 1篇预后
  • 1篇早期颅骨修补
  • 1篇上矢状
  • 1篇上矢状窦
  • 1篇上矢状窦旁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矢状
  • 1篇矢状窦
  • 1篇矢状窦旁
  • 1篇手术

机构

  • 6篇威海市立医院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进京
  • 4篇孙学东
  • 3篇王雅栋
  • 3篇李建涛
  • 3篇李壮志
  • 3篇于洋
  • 3篇曹宴宾
  • 2篇丰育功
  • 2篇于龙
  • 1篇张建国
  • 1篇罗光东
  • 1篇潘杰
  • 1篇黄建波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重度颅脑损伤后CT影像特点、颅内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研究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CT影像特点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行颅内压监测和头部CT扫描,记录颅内压值和CT影像特点(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情况),并进行Rotterdam CT评分,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CT影像特点与颅内压水平存在相关性,Rotterdam CT评分与颅内压水平的相关性最强。伤后24 h颅内压水平与病人预后相关性最强,而中线移位和脑室受压情况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评估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预后方面,Rotterdam CT评分优于单个CT影像特征;颅内压与病人预后存在负相关,对中重、度颅脑损伤行颅内压监测,并进行相关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李进京罗光东曹宴宾于龙李建涛于洋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预后
经纵裂入路相关的大脑静脉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李壮志王雅栋孙学东李进京曲广红刘书深曹宴宾潘杰
课题组通过对20例成人尸头解剖大脑浅静脉测定,观察记录其形态分类、长度、其前、后缘距冠状缝的距离,管径、汇入角的大小和可游离段的长度,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安全区”和“第二安全区”的位置。分别在刚打开硬脑膜时和充分分离...
关键词:
关键词:显微解剖
颅骨缺损早期行颅骨修补术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对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9例去骨瓣减压术后6~8周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术后2个月采用GCS和GOS评分进行预后评估,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无一例死亡,患者意识障碍及"环锯症状"减轻、生存质量提高,均无颅内感染及排斥反应。结论根据适应证对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
孙学东李进京李建涛于洋刘书深
关键词:颅骨缺损
经胼胝体前入路的上矢状窦旁大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上矢状窦旁大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学观察,为胼胝体前入路手术提供保护桥静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例(4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依次分离额区及中央区的桥静脉,并对其进行体表定位。观察并测量各区外侧面静脉的多项指标,如管径、条数和汇入角等。按同样的方法处理对侧半球,最后测量上矢状窦的各项指标。结果在上矢状窦额区的后部有一段没有静脉汇入的“安全区”,“安全区”位于冠状缝前32.6mm和冠状缝后7.5mm之间。充分游离“安全区”纵裂邻近的桥静脉,可以增加纵裂牵开宽度(4.48~10.86)mm。结论熟悉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特征,有利于在经胼胝体前手术入路过程中避开桥静脉;充分游离桥静脉的贴段和蛛网膜下腔段,可以增加纵裂的牵开宽度而不增加桥静脉的紧张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桥静脉。
李壮志王雅栋孙学东李进京张建国丰育功
关键词:上矢状窦桥静脉显微解剖
经纵裂入路相关的大脑静脉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大脑上静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及体表定位,研究经纵裂入路获得理想手术视野而不损伤桥静脉的方法。方法借助手术显微镜对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的大脑上静脉进行了显微解剖和测量。结果(1)在上矢状窦额后区和枕后区都有一段没有静脉汇入的“安全区”,分别称为“第一安全区”和“第二安全区”;“第一安全区”位于冠状缝前32.6mm和冠状缝后7.5mm之间;“第二安全区”位于人字缝下5.5mm和枕外隆凸之间。(2)充分游离纵裂附近的桥静脉,可以增加纵裂牵开宽度:在额极区可以增加2~3mm;在“第一安全区”可以增加4~11mm;在“第二安全区”可以增加10—17mm。结论(1)经胼胝体前入路的内侧开颅点应设在冠状缝前32.6mm的前方和冠状缝后7.5mm的后方,Poppen入路的内侧开颅点为人字缝下5.5mm的上方和枕外隆凸。(2)充分游离纵裂桥静脉的贴段和蛛网膜下腔段可以增加纵裂的牵开宽度而不增加桥静脉的紧张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桥静脉。
王雅栋李壮志丰育功李进京
关键词:纵裂显微外科手术
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28例临床体会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6~2010年28例去骨瓣减压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应用前瞻性随访方法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对去骨瓣减压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早期颅骨修补使患者的意识及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患者原有硬膜下积液减少或消失,患者术后无一例感染。结论只要患者颅骨修补时机及修补材料选择适当,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改善将是有帮助的。早期颅骨修补可尽早恢复患者颅腔生理的完整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果严格地掌握手术适应证,在临床上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李进京于龙刘书深黄建波曹宴宾孙学东于洋李建涛
关键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颅骨修补神经功能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