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村松伸

作品数:1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13篇建筑
  • 5篇近代建筑
  • 3篇主义
  • 3篇文化
  • 3篇城市
  • 2篇帝国
  • 2篇帝国主义
  • 2篇遗产
  • 2篇殖民
  • 2篇殖民地
  • 2篇术者
  • 2篇文化圈
  • 2篇鲁斯
  • 1篇碉楼
  • 1篇东方主义
  • 1篇亚洲建筑
  • 1篇战后
  • 1篇知识
  • 1篇中国近代建筑
  • 1篇日本建筑

机构

  • 13篇东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13篇村松伸
  • 9篇包慕萍
  • 1篇禅野靖司
  • 1篇李江

传媒

  • 3篇建筑史
  • 2篇建筑学报
  • 1篇2002年中...
  • 1篇2008年中...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1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文化资源的评价及其继承——写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国际合作20年之际
首先,作者依据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以及之后推广到亚洲范围内的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实践,阐述了建筑史研究的意义.之后,以在亚洲范围内的实践活动为根基,对如何评价近代建筑的价值,以及如何将这些...
村松伸
关键词:近代建筑近代建筑史文化遗产
文献传递
东亚近代建筑研究三十年之我见
中日两国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长期合作,以及其后十余年间东京大学持续开展的亚洲其他国家的研究,表明构筑近代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本文结合从事东亚近代建筑研究的研究经历以及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状况的认识,对中国近代建...
村松伸包慕萍
关键词:近代建筑
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 第四章 工具·象征·享乐·知识的称霸——建筑·城市的帝国主义被引量:1
2003年
从19世纪末起,欧美列强在亚洲展开了帝国主义统治。应该如何分析在殖民地建设的城市与建筑?笔者抓住建筑及城市所持的四个帝国主义特征:工具、象征、享乐、知识的霸权,对它们进行了彻底的分析。
村松伸包慕萍
关键词:享乐
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 第一章 建筑文化圈的和缓重构
1819年拉夫鲁斯创建的新加坡成为了19世纪东亚、东南亚新建城市的典范。在此之前,这些地域主要是由华人工匠及当地工匠来承担建设的。1819年至1900 年,无论是在测量还是土木、建筑领域,都是“殖民地建筑家”在活跃着。本...
村松伸包慕萍
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第三章建筑与东方主义及国家主义被引量:1
2003年
通过分析在欧美的亚洲趣味建筑称为'东方主义'之缘由,提出把在殖民地作为统治者符号夸示其威势的风格命名为'篡夺样式'。日本与欧美接触时初期产生的建筑实质上是从西洋借用的,后来日本'国民样式'在昭和时期达到盛况。在欧美和日本学习建筑的中国留学生的价值观不是中立的,因而中国的建筑一开始就持有两种色彩;其后,留学美国的取得了主导权,中国建筑师的作品与国家主义发生联系。
村松伸包慕萍
关键词:东方主义国家主义
亚洲近代建筑的评价、保护与再利用
提出摆脱来自弗莱彻的固有观念,研究亚洲建筑领域中自我近代趋势的影响,尝试重新定义世界建筑的近代,探讨东亚、东南亚的近代建筑类型化,制定亚洲近代建筑保存、再生的行动计划.
村松伸禅野靖司
文献传递
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 序章:19世纪之风 20世纪之波
为便于亚洲建筑史家交流,本文通过对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域进行一体化的观察,得到更为广阔的视野,有助于看清自己的立足点,更好地迈向21世纪。论证以东亚、包括部分东南亚地域的近代建筑·城市为对象,时域从19世纪初起笔,延续到20...
村松伸包慕萍
文献传递
唤醒记忆、评价资产——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以蒙古乌兰巴托和广东开平的碉楼的建筑调查为实例,表达了应该对城市遗产保护与当代城市开发共生,并且在维护城市居民对过去的记忆的同时,取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村松伸
关键词:资产建筑碉楼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的基础问题--从日本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中得到的启迪与反思
本论文通过总结日本近代建筑技术史的研究发展历程,总结他们的研究框架和技术史研究的要点,并对他们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局限性做一反思。通过上述的思考过程,反视今后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应如何开展研究。特别是在当今工业建筑面临拆迁的现...
包慕萍村松伸
关键词:结构特征
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 第一章 建筑文化圈的和缓重构
1819年拉夫鲁斯创建的新加坡成为了19世纪东亚、东南亚新建城市的典范。在此之前,这些地域主要是由华人工匠及当地工匠来承担建设的。1819年至1900 年,无论是在测量还是土木、建筑领域,都是“殖民地建筑家”在活跃着。本...
村松伸包慕萍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