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赓
- 作品数:29 被引量:3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第四纪海洋沉积高分辨地层划分被引量:5
- 2000年
- 300k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学、冰消期及末次冰期全球性突发气候事件及刚刚兴起的超高分辨地层学方法构成了现代海洋第四纪地层学研究中最新的焦点。“事件”所具备的全球性、短期、突发和年代学上的一致性乃是事件地层学赖以成立的基础。
- 杨子赓
- 关键词:第四纪海洋沉积地层划分
- Olduvai亚时以来南黄海沉积层序及古地理变迁被引量:38
- 1993年
- 根据海侵层与陆相层相间的特点,Olduvai亚时以来南黄海沉积层序可划分为15个地层段,据相分析存在着7个海侵层和1个具海侵迹象的层位。主要海侵层都具备经典的海侵-海退相序列。陆架区古地理演变可分为4个时期:(1)1.70—0.50Ma,古长江河流平原和三角洲发育时期。Olduvai亚时期间,QC_2孔发现感潮河段河床沉积,河口在124°E附近。0.97—0.73Ma海侵期,在122.2°E以东形成了大型水下三角洲。在海退期陆架区是冲积平原。(2)0.50Ma—75ka,大规模海侵波动期。发育了HVI,HV,HIV3个海侵层,分别为0.50—0.30Ma,0.27—0.20Ma,127—75ka,海侵规模越到后期越大,在东南季风作用下增强了中国东部大陆的水汽来源。(3)75—l4ka,末次冰期低海面吋期。河流最大下切深度达—133m,古长江水系向北东方向经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流入日本海。河间地形成受侵蚀的风化高地。岩芯中还记录了两个短期的相对高海面期,与末次冰期的两个间冰阶相当。(4)14ka以来“全新世海侵”及黄河-淮河三角洲发育时期。14ka之前海平面回升到—68m,11ka之前回升到—50m,并出现了海平面的停顿或轻微下降,与新仙女木事件吻合。黄河-淮河三角洲发育在HI海侵层上,可分出6期三角洲复合体。
- 杨子赓
- 关键词:第四纪沉积层序古地理
- 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沉积环境的划分被引量:2
- 1996年
- 泥河湾盆地中部的钱家沙洼洞沟剖面揭露了晚上新世-早更新世(2.90-1.51MaB.P.)的连续沉积,通过对年代地层学、沉积旋回、介形类组合以及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表明晚上新世沉积环境以浅湖和河流交替为特征,之后浅湖环境稳定,G/M界线和0lduvai极性亚时底界处出现明显的地质事件。
- 张光威杨子赓林和茂王圣洁
-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沉积环境晚上新世早更新世
- 冲绳海槽及相邻陆架古环境研究
- 秦蕴珊李铁刚李安春杨子赓吴世迎苍树溪李绍全孟宪伟向荣蒋富清曹奇原庄丽华刘焱光孙荣涛常凤鸣
- 该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主要目的是建立冲绳海槽及相邻陆架高分辨率环境演变的时间序列;查明古黑潮在末次冰期时的空间分布与强弱变化及其对研究区环境的影响;阐明黑潮流分支进入陆架的时间及过程;探讨晚更新世以来千年...
- 关键词:
- 关键词:冲绳海槽古环境晚第四纪
- 末次冰期东海陆架平原上的长江古河道被引量:38
- 2005年
- 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探测资料,划分出虎皮礁凸起东南部浙东-西湖凹陷区末次冰期古河道体系.古河道充填沉积体的分布表明,在末次冰期低海面时期,长江主要途经长江凹陷进入外部陆架低地平原,由于平缓地形的缓冲作用,流入冲绳海槽的大型古河道难以发育,但对低海面时期冲绳海槽北部的淡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认为,在长江口外有6条大型古河道系统(A^F),是末次冰期长江在东海陆架平原上的主要流路,古河道分布与现在海底带状高地形有对应关系.
- 李广雪刘勇刘勇杨子赓杨文达韩喜彬
- 关键词:长江古河道海平面地层剖面
- 介形类壳体δ^(18)O,δ^(13)C与Mg/Ca比值的灰色统计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3
- 1995年
- 研究介形类壳体氧、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组成是探讨湖泊古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的研究大都采用“系统白化(System whitenize)”的方法,这种方法目前尚有其局限性,首先,介形类壳体组成与环境因子的依赖关系仅建立在对个别属种测试的基础上,并且仍存在不同观点,这些经验公式的普遍意义尚需进一步证实;其次,大多数古湖盆不完全属于单一封闭体系,这种半开放型古湖盆更近似于一个“灰色系统(Grey system)”,由于内部机理不完全明确,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类比是困难的.
- 王圣洁杨子赓林和茂张光威任炽刚戴中宁
- 关键词:氧同位素碳同位素古环境湖泊
-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环境对末次冰盛期以来海面阶段性上升的响应被引量:25
- 2009年
- 到目前,还缺乏关于大型陆架系统对全球海面变化响应的研究,5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宽阔的陆架海底进行详细制图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中国东部陆架海底沉积环境分布与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海面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响应关系;目前的陆架海底被3个沉积体系覆盖,即低海面期的古滨带、冰消期的海侵体系和高海面期的涡漩及近岸带沉积体系;末次冰期后期以来,可区分出3个快速海面上升期和3个慢速上升期。在快速上升期,海底形成了代表海岸快速移动的混杂沉积-海侵边界层,海岸平均移动速度10~22cm/a(最大64cm/a),缓慢上升期,形成了陆架广泛分布的潮流沙脊体系,三期沙脊体系之间有继承性演化关系。
- 李广雪刘勇杨子赓
- 关键词:海面变化
- 中国滨海建筑砂开采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12
- 2000年
- 工业化、城镇化或都市化主导着现代文明的形成 ,这种文明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混凝土文明” ,最明显的表现是高层建筑、高速公路、铁路和桥梁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与一二十年前最大的不同。现代文明的发展引发了对建筑砂砾石资源的巨大的需求 ,这种需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有关。我国的建筑砂砾石用量近年来逐年攀升 ,伴随陆地环境保护压力 ,砂砾石开采在相当程度上开始转向海洋 ,这一趋势已经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所验证。对我国近海建筑砂砾石资源潜力的研究表明 ,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山东半岛周围、福建沿海与台湾海峡以及海南岛周围海域 ,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一有限的资源、避免无序开采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确定海洋砂砾石地质体与近海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建立海沙勘察、开采的规范和可持续利用的标准 ,是政府管理部门“法制治沙”的有效对策。
- 王圣洁杨子赓吴桑云陈江
- 关键词:海砂开采环境地质可持续发展
- 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时间界面的建议
- 1991年
- 在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对比中,有关的几条界限,本文建议如后。采用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作为本区海相第四系的下界,其位置大致在古地磁Olduvai亚时的下界,时间约为距今1.9Ma。在南中国海、东海及沿岸地区,发现了以G.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生物事件,如Pulleniatina finalis的初现位,Globigerinoides obliquus和Globoquadrina altispira的灭绝位,以及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loculata壳体旋向的变化。此界限在东亚和东南亚也是相当稳定的。在陆相地层中,以泥河湾组为代表,狭义的泥河湾动物群(相当于晚维拉方动物群)所在地层的底界,其古地磁位置为Olduvai亚时的底界。以此作为陆相第四系的下界,与上述海相第四系底界一致。 以古地磁布容/松山界线作为中更新世和早更新世的界限,其年代为0.73MaB.P.。中国中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周口店组,其底界恰为布容/松山的转换面,北京猿人的年代为0.60—0.23MaB.P.。在洛川黄土剖面上,布容/松山界线为古土壤S_7的底界。雷琼地区中更新统下部的北海组的底界也是布容/松山界线,所产的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为0.687—0.733MaB.P.。在黄海,布容/松山界线是第Ⅶ海侵层的顶界。通过岩石地层标志,以及动物群、古人?
- 杨子赓林和茂李绍全
- 关键词:第四纪事件地层
- 渤海湾北部浅海海洋地质环境演变与灾害地质问题
- 滦河口以西的渤海湾北部,是全新世滦河三角洲废弃之后的浅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演变决定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区内第四纪断层发育,它继承了第三纪的断裂系统发育了走向NEE70°~86°,NEE56°~60°...
- 杨子赓张志询王学言
- 关键词:浅海灾害地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