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胚胎期抑制雌激素合成引起母鸡第二性征和性行为的雄性化被引量:1
- 2001年
- 杨巍张才乔乔惠理方昌阁
- 关键词:胚胎期母鸡第二性征性行为雄性化
- 多氯联苯对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的损伤作用
- 2001年
- 方昌阁张才乔杨巍夏国良乔惠理
- 关键词:多氯联苯鸡胚原始生殖细胞毒性
- 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鸡胚对性分化和性激素分泌的影响
- 2001年
- 杨巍张才乔乔惠理方昌阁
- 关键词:鸡胚性腺性激素分泌
- 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对母鸡性腺分化和性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为研究雌激素在鸡性腺和性行为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本试验在受精蛋孵化第 3天气室注入 10 0 μL 生理盐水或芳香化酶抑制剂 (AI) ,出雏后常规饲养到 8月龄性成熟 ,观察其性行为的表现 ,检测性腺结构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发现 ,AI处理获得的性反转母鸡出现雄性第二性征和雄性交配行为 ,性腺形态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其性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转 :(1)完全反转母鸡右侧性腺发育成为睾丸 ,而左侧性腺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转。两侧性腺均出现精细管结构 ,管径较正常窄 ,发育不完整 ,精细管内大量分布生殖细胞 ,右侧性腺的间质较左侧发达 ;(2 )不完全反转母鸡的右侧性腺退化 ,左侧仍为完整卵巢。血清中雌二醇 (E2 )含量为不完全反转母鸡 >正常母鸡 >完全反转母鸡 >正常公鸡 ;睾酮 (T)含量为完全反转母鸡 >不完全反转母鸡 >正常公鸡 >正常母鸡 ,雄性交配频率与血清 T/ E2 的比值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 ,在性分化前用 AI阻断雌激素的合成可引起雌性性腺结构和激素分泌功能及性行为雄性化 ,而血清 T和 E2
- 杨巍张才乔乔惠理方昌阁
- 关键词:母鸡性腺分化性行为芳香化酶抑制剂雌激素性反转
- 重组人促性腺激素对小鼠排卵影响的机理被引量:1
- 2002年
- 探讨不同剂量和组合的重组人促性腺激素对小鼠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影响及其与小鼠血清中雌、雄激素水平变化的相互关系。实验采用DNA重组技术合成的重组人促性腺激素对性成熟前雌性昆明白小鼠(22~24日龄)以不同剂量和组合进行超数排卵处理,结果表明,一定剂量和组合的重组促性腺激素的处理对小鼠卵泡的发育和血清中雌、雄激素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及最终的排卵要求一定的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hFSH)、重组人促黄体生成素(r-hLH)、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hCG)的配比组合和相应的剂量范围,重组促性腺激素处理后小鼠卵泡的发育和排卵与雌、雄激素生成的量有关。
- 雷蕾郭勇杨巍谢辉蓉王海滨夏国良
- 关键词:卵泡发育小鼠排卵
- 性分化前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对鸡性腺分化和性行为影响的研究
- 为研究雌激素对鸡性腺分化及性行为的作用,该实验1.在鸡胚发育的第3天用Al处理能有效地诱导遗传性别为雌性的个体发育成为表型性别为雄性的性反转母鸡.2.性反转母鸡冠、髯、羽长等第二性征都发生雄性化,性反转完全母鸡其生殖管道...
- 杨巍
- 关键词:芳香化酶性反转雌激素
- 文献传递
- 利用畜骨开发功能性食品配料及应用
- 陈文华王守伟任发政郭慧媛乔晓玲成晓瑜杨巍冯平闫文杰葛克山张明张昊杨海莺郭爱菊张春江
- 1.该项目来源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5A16)。中国畜禽骨2008年达1817.0万吨,但其加工产业落后,关键技术薄弱,产品综合利用率低,纯度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环保型加工处理技术缺乏。开发精制...
- 关键词:
- 关键词:钙营养强化剂保健食品
- 性分化前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对鸡性行为和POM核团的影响
- <正> 雌激素在性腺分化和性行为表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其对特异调控雄性交配行为的下丘脑视前内侧核(POM)分化是否也存在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实验在受精蛋孵化第3天从气室注入100μl生理盐水或芳香化酶抑...
- 杨巍张才乔乔惠理方昌阁
- 关键词:芳香化酶性反转
- 文献传递
- 鸡性分化前抑制雌激素合成对性行为和视前内侧核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在受精蛋孵化第3天从气室注入100 μl生理盐水或芳香化酶抑制剂(AI),出雏后常规饲养到8月龄性成熟,观察其性行为,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观察下丘脑视前内侧核(POM)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发现,AI处理母鸡获得雄性交配行为,血中雌二醇(E2)和睾酮(T)含量发生变化,雄性交配频率与血清T/E2 比呈正相关。1日龄雌雄雏鸡POM细胞大小和形态无明显差异,AI处理后细胞均变大;性反转母鸡POM细胞形态较正常母鸡无明显变化,但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变小。结果表明,在胚胎期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可以引起血清性激素水平、性行为雄性化,T和E2 绝对含量及其比值与禽类雄性交配频率相关。1日龄雏鸡POM细胞形态尚未存在性差异,成鸡POM 细胞密度和大小出现性差异。
- 杨巍乔惠理张才乔方昌阁汪建红
- 关键词:性行为芳香化酶性反转
- 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对鸡性腺分化的影响
- 杨巍张才乔乔惠理夏国良马云飞
- 鸟类性腺的分化除抗缪氏管激素和雄激素的参与外,雌激素也调节这一过程。雌激素的合成由芳香化酶催化而成。在性分化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阻断芳香化酶的活性,以抑制雌激素的合成,雌性鸡胚的性腺则可发育成为雄性。该实验在受精卵...
- 关键词:
- 关键词:性反转芳香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