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彩红

作品数:41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土壤
  • 12篇绿洲
  • 10篇玉米
  • 10篇小麦
  • 10篇间作
  • 10篇交替灌溉
  • 10篇灌溉
  • 9篇水分
  • 7篇绿洲灌区
  • 7篇风蚀
  • 6篇水分利用
  • 6篇水分利用效率
  • 6篇农田
  • 6篇利用效率
  • 6篇免耕
  • 6篇耕作
  • 5篇土壤风蚀
  • 5篇轮作
  • 5篇荒漠
  • 5篇耗水

机构

  • 40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甘肃省农业工...
  • 1篇甘肃省水利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0篇杨彩红
  • 16篇柴强
  • 8篇王立
  • 5篇单立山
  • 5篇马瑞
  • 4篇赵锦梅
  • 4篇李广
  • 4篇耿艳香
  • 3篇马维伟
  • 3篇黄高宝
  • 3篇李毅
  • 3篇陈桂平
  • 2篇罗永忠
  • 2篇段雅楠
  • 2篇罗照霞
  • 2篇王军强
  • 1篇赵晶
  • 1篇张富
  • 1篇李宗杰
  • 1篇种培芳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中国沙漠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首先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其次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实习质量;第三,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建设,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第四,重视毕业实习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第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了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行业技能、岗位知识的有机结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马瑞赵锦梅李广杨彩红
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民勤绿洲区苜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解西北民勤绿洲区紫花苜蓿种植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以民勤绿洲区3a(A3)、14a(A14)和22a(A22)苜蓿种植地为研究对象,以棉花种植地(CK)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以及室内测试分析,对土壤中的全部有机碳(TOC)、重组有机碳(HFOC)、轻组有机碳(LFOC)、颗粒有机碳(POC)和微生物量碳(MBC)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变化趋势并对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棉花种植地,22a苜蓿地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分别降低了13.9%和95.4%。3~22a苜蓿地较棉花种植地(CK)的TOC、LFOC、HFOC和MBC分别表现出175.0%,1 416.0%,47.8%和216.0%的增长幅度,变化差异较为显著。在垂直剖面上,棉花种植地(CK)显著低于苜蓿地LFOC、POC、MBC含量,并随土层加深而不断降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LFOC与TOC显著正相关(p<0.05)。苜蓿种植年限、土层以及这两个变量的交互作用对POC/TOC产生显著影响(p<0.01),对TOC、LFOC、HFOC、POC、MBC、LFOC/TOC、HFOC/TOC和MBC/TOC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01)。苜蓿种植提高了土壤质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盐碱性,连续种植14a是苜蓿最为合理的种植年限,同时苜蓿种植有利于0—60cm垂直土层有机碳组分的累积,尤其对TOC、LFOC和MBC的增长效果极其显著。
耿艳香王立杨彩红王军强赵旭
关键词:苜蓿土壤有机碳组分
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灌丛土壤种子库及其自然更新潜力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灌丛植被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及红砂灌丛植被自然更新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说明红砂灌丛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土壤种子库"萌发法"(每个地段10个2m×2m样方内分表土层0—2cm和2—5cm土层采集土样)及野外植被调查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不同坡位红砂灌丛土壤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灌丛植被土壤种子库发芽试验共观察到的4 251株幼苗,分属于9个物种。土壤种子库密度在100~1 000粒/m2,物种数在0.8~1.2种/0.01m2,下坡段的土壤种子库平均种子密度和平均物种数均比上坡段高。3个坡段的2个层次的平均种子密度和平均物种数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3个坡段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组成物种多为草本植物和红砂灌丛,地上植被与其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及物种数均呈不显著相关;物种组成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较高,均达到0.60以上,且土壤种子库比地上植被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结论]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灌丛具有依靠土壤种子库实现自然更新的潜力,但由于物种组成种类较少,现存灌丛植被一旦遭到破坏,仅靠土壤种子库恢复现存植被是困难的,需要在对自然恢复潜力评估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人工保护促进自然恢复的策略。
杨彩红李毅单立山段雅楠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
绿洲灌区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7
2010年
在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WUE较单作显著提高。在低、中、高3个灌水水平下,间作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35、1.38;净占地面积上间作小麦经济产量较单作小麦分别提高了20.96%、28.34%、33.10%,间作玉米经济产量较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38.30%、41.65%、41.98%,间作增产作用显著;间作耗水量较相应单作耗水量的加权平均分别增加了5.37%、4.71%、4.18%;WUE间作较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55.97%、63.86%、68.46%和8.29%、12.71%、14.02%,WUE间作与单作小麦差异显著,但与单作玉米差异不显著。
柴强罗照霞杨彩红齐万海邓文文
关键词: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免耕对不同麦玉轮作农田土壤碳组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4年
为探讨耕作及轮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碳组分的影响,设置免耕和传统耕作2种耕作方式,以及小麦–玉米轮作、小麦/玉米间作、小麦–冬油菜–玉米轮作3种种植模式共6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增加了0~5、5~20 cm土层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水分含量,降低了土壤pH和容重。免耕小麦/玉米间作(NT.W1/NT.WM.1)处理的土壤容重、含水量、全氮、全磷含量高于免耕小麦–玉米–冬油菜轮作(NT.WRM3)和免耕小麦–玉米轮作(NT.WM5)处理,在不同土层间,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碳组分含量总体表现为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在0~5 cm土层免耕处理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相应传统耕作处理分别增加了1.31%~36.57%、2.07%~35.22%、2.38%~4.78%、2.08%~11.68%,在5~20 cm土层免耕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高于传统耕作处理。在不同免耕处理下,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0~5、5~20 cm土层总体表现为NT.WM5处理高于其他免耕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容重和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免耕小麦/玉米间作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免耕小麦–玉米轮作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田琨杨彩红吴建东李艳翠刘育秉姜晓敏崔文强
关键词:免耕土壤理化性质轮作方式
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为提出有利于绿洲灌区发展的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本试验设置免耕留茬覆盖(NT)和传统耕作(CT)两种耕作方式,小麦/玉米(W//M)、小麦玉米轮作(W-M)、麦后插种冬油菜轮作玉米(W-G-M)3种种植模式,测定不同时期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蔗糖酶与淀粉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脲酶与蛋白酶则逐渐升高,NTW土壤酶活性较NTM、NTW-G-M和NTSM高13.00%、7.50%、30.61%。土壤全氮、全磷在玉米成熟期最低,较小麦播期降低了59.52%~87.14%、20.00%~66.67%,土壤容重在播期为最低,较玉米成熟期降低了3.47%~11.03%,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连续4年不同轮作后,各处理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NTW//M土壤结构与养分状况最佳。因此,在绿洲农业灌区,玉米/小麦间作免耕秸秆还田处理是值得推广的一项耕作模式。
何如张双羽杨彩红王立
关键词:免耕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
干旱区绿洲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的耗水特征被引量:14
2010年
研究了限量交替灌溉条件下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并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了小麦间作玉米的棵间蒸发量,分析了影响间作棵间蒸发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低、中、高3个灌水水平下,小麦间作玉米的土地当量比分别达到了1.25、1.22、1.28,WUE较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的加权平均分别提高了5.8%、7.2%、16.9%。间作的日棵间蒸发量较单作加权平均分别高10.75%、8.53%、4.41%,棵间蒸发量占蒸散量比重间作较单作高6.0%~11.7%,降低表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是降低间作棵间蒸发的可行措施之一。间作通过叶日积的增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和WUE,但其全生育期较低的叶面积指数不利于无效蒸发的抑制。
柴强杨彩红黄高宝
关键词:间作交替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雨养条件下红砂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单立山杨彩红王桑苏世平种培芳马彦军马维伟段雅楠段桂芳张荣
该项目为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1204NKCA084),研究起止年限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课题实施经费8万元。该研究对甘肃中西部地区不同生环条件下红砂种群结构、动态、种子库和种子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发现红砂...
关键词:
关键词:红砂植被恢复雨养条件
分带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与利用被引量:3
2010年
在内陆河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限量供水条件下,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与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和利用效率,以期为能否将交替灌溉技术集成到间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全生育期120cm土层内的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于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间作群体内,玉米带内的土壤含水量始终高于小麦带。与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耗水量的平均值相比,交替灌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2.2%~38.9%、WUE提高了27.8%~36.0%,耗水量增大了4.2%~5.4%。
陈桂平杨彩红罗照霞柴强
关键词:交替灌溉间作土壤水分动态水分利用效率
会宁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植被状况调查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对MODIS NDVI数据的解译,结合研究区野外调查资料,对甘肃省会宁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的植被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植被生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措施,该区植被盖度明显提高,2000—2011年植被NDVI指数增加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7.74%,约4 404.75km2;(2)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群落趋于稳定,且呈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3)严重水土流失的现象得到了遏制,山洪暴发次数明显降低,50个排洪沟暴发山洪的年均值比实施前减少了1/2多,而且山洪的流量和破坏力也明显降低;(4)广大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的水土保持效益广泛认同,而且大多数农户的家庭经济收入呈现增加趋势。
李宗杰杨彩红马瑞齐广平王立张丞宋玲玲王景功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植被状况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