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德懋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12篇贫血
  • 1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1篇障碍性贫血
  • 11篇外周
  • 11篇外周血
  • 9篇树突
  • 9篇树突状
  • 9篇免疫
  • 8篇树突状细胞
  • 7篇细胞治疗
  • 7篇核细胞
  • 6篇集落
  • 6篇集落刺激因子
  • 6篇钙离子载体
  • 5篇单个核细胞
  • 5篇中毒
  • 5篇体外
  • 5篇外周血单个核
  • 5篇外周血单个核...

机构

  • 14篇广州军区广州...
  • 13篇广州市第十二...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职业病...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杨德懋
  • 12篇王晓怀
  • 10篇巫进明
  • 9篇陈嘉榆
  • 9篇陈玲珍
  • 9篇余卫
  • 8篇詹昱
  • 8篇王捷
  • 8篇冯可欣
  • 8篇吴军
  • 7篇曲佳
  • 6篇杨太成
  • 6篇谭雪芳
  • 5篇杨郁青
  • 5篇陈政良
  • 5篇刘薇薇
  • 4篇谭明珠
  • 3篇肖扬
  • 3篇杨志前
  • 3篇吴绿波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第十七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生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接触和慢性苯中毒病人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及治疗研究
陈嘉榆李扬秋刘薇薇陈玲珍黄建伟杨力建陈少华巫进明杨德懋余卫韩素芳
该研究利用RT-PCR和基因扫描分析TCR Vβ24个亚家族T细胞技术引入苯对免疫系统损伤的研究中,率先提供了苯接触人群、苯中毒患者外周血中TCR Vβ24个亚家族的表达特点和克隆性增殖情况,并通过免疫调节治疗证明了苯对...
关键词:
关键词:免疫调节治疗
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1例获得性原发性AA患者,中位年龄26(2~77)岁,重型AA71例,...
詹昱陈玲珍曲佳巫进明冯可欣杨郁青谭明珠谭雪芳罗英杨德懋
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随访的131例获得性原发性AA患者,中位年龄26(2~77)岁,重型AA71例,非重型AA60例.92例(70.2%)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均无效或不能耐受.取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IL-2、GM-CSF等作用下培养48h后进行静脉输注,每周1~2次,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决定输注疗程.结果131例患者接受细胞输注中位60(15~160)次,中位治疗时间14(3~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4~150)个月.30例(22.9%)完全反应,74例(56.5%)部分反应,总有效率79.4%;27例(20.6%)无效.治疗有效患者从细胞治疗开始到脱离输血、网织红细胞〉20×109/L、Hb增长30g/L以上、ANC〉0.5×109/L、PLT〉20×109/L以及获完全反应的中位时间分别是5(1~21)个月、4(1~16)个月、11(3~27)个月、12(6~25)个月、9(2~35)个月、27(10~56)个月.83例(63.4%)患者在治疗前CD4+/CD8+细胞比值倒置(〈1),治疗后66例不同程度升高,其中55例均为治疗有效患者.部分患者细胞输注过程中出现短暂寒战、发热,无其他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有助于改善AA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纠正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临床观察未发现发热以外的其他不良反应.
詹昱陈玲珍曲佳谭雪芳冯可欣巫进明杨郁青谭明珠罗英杨德懋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单个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分化、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吴军杨太成王晓怀王捷冼江杨德懋杨洁
该研究系列发现了CI能快速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造血干细胞及幼稚的白血病细胞向DC的分化,解决了传统组合性细胞因子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培养时间长、费用高、易污染等,对DC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CEA重组痘苗...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生物治疗树突状细胞诱导分化信号转导
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49例长期随访被引量:3
2011年
本研究回顾分析2001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采用IL-2和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取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IL-2和GM-CSF作用下培养48小时后进行静脉回输,细胞总剂量为6×106-1×108,每周1次,连用4-22个月。外周血常规检查、骨髓细胞涂片和骨髓活检评价造血恢复,流式细胞术测定输注细胞的组成以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T细胞TCRVβ克隆性。结果表明:49例患者中痊愈37例,随访至今无1例出现复发;5例部分缓解,3例明显进步,4例无效,总有效率91.8%(45/49)。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倒置者39例,治疗后31例(79.5%)恢复正常。11例患者行外周血TCRVβ克隆性分析,受抑制的亚群重新得到恢复,出现多克隆的表达图像。未发现晚期克隆性疾病及其它远期不良反应。结论 :IL-2和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疗法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关。
陈玲珍陈嘉榆余卫巫进明詹昱冯可欣杨德懋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单个核细胞
CIK细胞治疗苯中毒的临床研究
慢性苯中毒是常见的一种职业病,为此,寻找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亦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CIK细胞疗法治疗苯致不同阶段中毒患者,尤其是苯中毒致SAA取得可喜的疗效,这一方法为苯中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刘薇薇陈嘉榆余卫杨志前吴绿波张成杨德懋
关键词:慢性苯中毒CIK细胞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过继细胞免疫疗法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过继细胞免疫疗法(ACI)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志愿接受新型ACI的SA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选患者每周抽取自体20~50mL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单核细胞后用GM-CSF和钙离子载体A23187刺激2 d后回输给患者。结果 21例SAA患者在接受ACI治疗后,7例(33.3%)在6~20个月治疗时间内达到基本治愈,1例(4.8%)在11.3个月达到缓解,4例(19.0%)在7.5~18.5个月治疗时间内达到明显进步9,例(42.9%)在6~20个月治疗时间内无效。7例基本治愈的患者出院后至2010年11月为止未见复发。1例缓解患者生产后复发。4例明显进步的患者中2例出院后1年内造血功能恢复正常,2例无明显改变。9例无效患者中有1例缓解,其他无效患者改用其他疗法也未见好转。结论 ACI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可提供分析病例较少,但从本研究证据提示新型ACI可能是一种SAA有效生物疗法。
余卫陈嘉榆陈玲珍巫进明詹昱冯可欣杨德懋曲佳谭雪芳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疗法生物疗法
免疫细胞疗法对苯中毒所致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免疫细胞疗法对苯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损伤的疗效。方法 抽取患者外周血 4 0~ 5 0ml,分离单个核细胞经白细胞介素 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混合培养 6d ,收集形成的新免疫细胞并清除杂质后静脉回输给患者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CD4 、CD8含量 ,重度苯中毒患者治疗前后均在右髂后上棘作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病理检查。结果  2 0例慢性苯中毒患者中9例重度中毒者 ,经免疫细胞治疗后外周血细胞数、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结果全部恢复正常 ;在治疗前T细胞亚群检测CD4 、CD8比例倒置者 ,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比例 ,治疗期间分别定期检测心、肝、肾功能未发现异常。对所有治疗患者进行追踪观察 (最长为 1年 3个月 ) ,骨髓造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苯中毒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采用免疫细胞治疗对恢复苯中毒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
陈嘉榆刘薇薇黄振倩王晓怀李扬秋巫进明吴绿波杨德懋
关键词:苯中毒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晚期恶性肿瘤经外周淋巴管途径回输过继性免疫治疗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与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经淋巴管途径回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Ag-NORs)的影响。方法:5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经施行足部皮...
陈怀宇王晓怀杨德懋杨太成李荔霞
文献传递
组合性细胞因子与钙离子载体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能否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肿瘤免疫。方法:选择2004-01/09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住院的初诊或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7例。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在体外给予钙离子载体100μg/L培养3~5d(钙离子载体组),或1000U/mL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0U/mL白细胞介素4和500U/mL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7~10d(组合细胞因子组)。通过细胞形态的观察及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鉴定树突状细胞,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及细胞毒实验检测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变化:钙离子载体组及组合细胞因子组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均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但钙离子载体组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表面CD80,CD86,CD83,CD40,CD54等分子的表达较组合细胞因子组明显增高。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钙离子载体组所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及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活力比组合细胞因子组强。结论:钙离子载体能高效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成树突状细胞,比组合细胞因子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功能更强。
吴军单桂秋杨德懋肖扬王捷王晓怀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细胞因子类离子载体树突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