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新斌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钻井
  • 3篇钻井液
  • 2篇钻井液体系
  • 1篇悬空侧钻
  • 1篇油田
  • 1篇有机硅
  • 1篇深井
  • 1篇深井钻探
  • 1篇石油
  • 1篇石油钻井
  • 1篇水平井
  • 1篇松科
  • 1篇松科1井
  • 1篇盆地
  • 1篇平井
  • 1篇钻井液技术
  • 1篇钻具
  • 1篇钻具组合
  • 1篇阶梯水平井
  • 1篇井身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杨新斌
  • 2篇申胡成
  • 2篇杨春和
  • 1篇龙安厚
  • 1篇王迎成
  • 1篇宋瑞宏
  • 1篇孙庆仁
  • 1篇孙玉学
  • 1篇张书瑞
  • 1篇袁福祥

传媒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庆海拉尔油田钻井液技术被引量:4
2001年
海拉尔盆地于1984年开始钻探,至今共钻各类探井90余口,其中57口先后采用了三聚(PAM、CPA、PAN)和钾铵(KPAM、KP、NPAN)钻井液体系.这2种体系在应用中存在着抗污染能力差、处理复杂、成本高、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有9口井发生了卡钻事故.如乌4井因井塌报废,随之钻探了新乌4井,该井也发生了严重井塌,最后采取了高密度、高粘度和高切力等措施才将该井钻探成功.据统计,1997年钻的井,几乎每口井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漏失,其中4口井固并时漏失,个别井出现了钻井录井时油气显示较好,但完井测试油气显示较差,压裂后油气产量较好的现象.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既能减少井下事故,又能保护储层的钻井液体系.
杨新斌宋瑞宏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大庆油田钻井液
有机硅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被引量:15
2002年
为满足大庆地区深井钻探的需要 ,研制了一种新型低密度有机硅钻井液体系 ,并对其做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 :有机硅钻井液体系经 180℃ ,16h热滚后 ,流变性变化小 ,高温高压下失水小于 15mL ;能与粘土表面形成牢固的化学吸附作用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有比两性离子和正电胶体系更好的抑制性 ,抗土般土污染能力良好 .施工中采用该体系 ,岩心渗透率恢复值高 ,对井壁保护效果明显 。
龙安厚孙玉学杨新斌彭建伟代文清
关键词:有机硅钻井液体系石油钻井深井钻探抗温性
南246-平309阶梯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被引量:8
2007年
南246-平309水平井位于大庆敖南油田,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该井为7靶点的阶梯水平井,设计井深为2121m,实际完钻井深为2153m,水平段长度728.48m,井底水平位移1120m,采用阶梯式水平井进行开发,轨迹控制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在施工中由于受地层因素的影响,工具造斜能力下降,使第1靶点不能正常着陆。为此采用大斜度螺杆钻具进行非填井悬空侧钻,自然填埋下井眼的方法,实现了正常着陆。通过调整钻具组合、钻进参数、优化油层套管串结构等,使该井顺利完井,满足了设计要求。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为该区块水平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张书瑞申胡成杨春和王迎成杨新斌
关键词:水平井钻具组合悬空侧钻
松科1井南孔钻井取心技术被引量:13
2007年
松科1井为世界上第1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井,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是科学家首次在欧洲之外实施的"白垩纪科学钻探"计划。茂206井为松科1井之南孔,设计连续取心945 m,取心工艺复杂、技术新、要求高。茂206井自2006年8月在大庆油田开钻以来,采用了包括优选井身结构、优选有机硅钻井液体系等可行性技术方案;同时探索出提高取心效率、加快科学钻探速度的有效途径,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各项指标均达到科学钻探要求。茂206井连续取心104筒,取心进尺946.83 m,取心收获率达到了99.73%,提前80.5 d完成了原定工作计划,为揭开白垩系地质构造奥秘,洞察未来全球气候变化,重新科学认识松辽盆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庆仁申胡成杨新斌杨春和袁福祥
关键词:松科1井井身结构钻井液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