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2年
- 以唐琦琳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试验台为原型,进行基于CFX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入口温度、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下管束外狭窄通道的热工水力特性。沿管束高度流体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最大相对偏差为3.5%,从而证明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汽液两相流速度分布、沸腾压降与含汽率及其影响因素。
- 杨柳孙宝芝杨元龙郑陆松
- 关键词:汽液两相流
- 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 以唐琦琳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试验台为原型,进行基于CFX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入口温度、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下管束外狭窄通道的热工水力特性.沿管束高度流体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
- YANG Liu杨柳SUN Bao-zhi孙宝芝YANG Yuan-long杨元龙ZHENG Lu-song郑陆松
- 关键词:反应堆汽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 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 以唐琦琳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试验台为原型,进行基于CFX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入口温度、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下管束外狭窄通道的热工水力特性。沿管束高度流体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
- 杨柳孙宝芝杨元龙郑陆松
- 关键词:汽液两相流
- 文献传递
- 基于流热固耦合的核电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热应力数值模拟被引量:8
- 2014年
- 以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为原型,基于相似模化原理建立了蒸汽发生器简化物理模型。采用两流体模型及热弹性力学基本关系式分别描述气液两相流沸腾相变过程和热应力变化规律。利用CFX对一、二回路侧流体流动传热及与传热管的耦合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ANSYS WORKBENCH中实现了流体温度场载荷向结构的传递,进而对传热管进行稳态热分析和热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二回路出口质量含汽率为24.5%,冷却剂出口温度为296.2℃,均与大亚湾蒸汽发生器实际运行参数相符;传热管热应力与其壁面温差分布一致,且沿壁厚方向先减小后增大,并存在中性层,传热管最大热应力为54.5MPa。研究结果为蒸汽发生器的优化设计及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 郑陆松孙宝芝杨元龙杨柳
-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气液两相流热应力
- 基于群体平衡原理的蒸汽发生器汽液两相流动与沸腾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14年
- 基于相似原理建立了耦合四叶梅花形支撑板的蒸汽发生器'单元管'三维物理模型。采用考虑汽泡聚合与破碎效应的MUSIG(multiple-size-group)模型描述二次侧汽泡尺度分布和水力特性,热相变模型计算二次侧汽液两相沸腾相变过程,对大亚湾蒸汽发生器汽液两相流动与沸腾过程进行数值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支撑板位置处汽、液相流速均急剧升高,产生射流,在离开支撑板孔口时迅速形成回流。两相邻支撑板间出现明显的汽泡由小到大的周期性变化过程,冷、热端沿程汽泡最大直径缓慢减小。二次侧平均传热系数与Rohsenow经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 杨元龙孙宝芝杨柳郑陆松
- 关键词:汽液两相流
- 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 以唐琦琳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试验台为原型,进行基于CFX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入口温度、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下管束外狭窄通道的热工水力特性.沿管束高度流体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
- 杨柳孙宝芝杨元龙郑陆松
- 关键词:汽液两相流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