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毅

作品数:8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中空纤维
  • 3篇中空纤维膜
  • 3篇微胶囊
  • 3篇纤维膜
  • 3篇流体力学
  • 3篇膜接触器
  • 3篇计算流体力学
  • 2篇电泳
  • 2篇电泳显示
  • 2篇原位聚合
  • 2篇中空纤维膜接...
  • 2篇树脂
  • 2篇脲醛
  • 2篇脲醛树脂
  • 2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电子墨水
  • 1篇压力脉动
  • 1篇液相分离
  • 1篇一步法
  • 1篇一步法制备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篇杨毅
  • 4篇王保国
  • 4篇王亭杰
  • 4篇金涌
  • 2篇裴广玲
  • 1篇王轶
  • 1篇彭勇
  • 1篇吕宏凌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第六届全国膜...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本文利用随机顺序添加算法(RSA)建立中空纤维膜组件壳层三维几何模型,研究膜组件壳层复杂结构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特征,进行组件壳层流动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雷诺数有利于组件壳层传质。较低的填充密度下,组件壳层对流作用明显,...
杨毅王保国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填充密度
文献传递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随机顺序添加算法(Random Sequential Addition,RSA)建立中空纤维膜组件壳程三维几何模型,研究膜组件壳程复杂结构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特征,并进行了组件壳程流动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雷诺数有利于组件壳程传质.较低的封装分率下,组件壳程对流作用明显,有利于减少死区,充分利用膜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增加封装分率有利于提高相际接触面积,但会降低对流在传质中的作用,并造成成本的提高和膜丝表面积的浪费.
杨毅王保国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中空纤维膜传质
中空纤维膜组件壳程流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随机顺序添加算法(RSA)建立了中空纤维膜组件壳程三维几何模型,研究了膜组件壳程复杂结构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特征,进行了组件壳程流动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及现有经验关联式的比较表明,在低Reynolds数下,基于上述几何模型的数值模拟可较好地预测膜组件的传质特性,能够替代经验关联式,为具有特定几何结构的膜组件和膜过程设计提供依据。模拟结果表明,膜丝轴向的非平行分布导致的径向流动能够消除局部沟流和死区带来的影响,合理地安排膜丝沿组件轴向的排布方式是提高组件分离性能的潜在手段之一。
杨毅王保国彭勇
关键词:中空纤维膜壳程计算流体力学膜接触器
内加振动对高床层流化床流化特性的改善作用
基于振动流化床中能量的波动传播机制,在静床高860mm、内径90mm的高床层流化床内部引入振动,在内加振动条件下,考察了高床层流化床的流化特性、振动能在流化床中的传播特性,并与普通流化床和床体振动流化床的流化特性进行了比...
王轶王亭杰杨毅金涌
关键词:振动流化床压力脉动
文献传递
电泳显示微胶囊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27
2005年
以有机颜料联苯胺黄为显色粒子,四氯乙烯和甲苯混合溶液为分散介质,油溶性蓝N为吸光染料,用超分散剂CH鄄2C分散颜料粒子,脲醛树脂为壁材,通过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电泳显示微胶囊.通过显微镜检查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及粒径,并对微胶囊内颜料粒子的电场响应特性和显示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表面光滑,囊壁透明,囊内颜料粒子对电场变化能够快速可逆地响应,并具有双稳显示特性.
裴广玲王亭杰杨毅金涌
关键词:电子墨水电泳显示微胶囊脲醛树脂原位聚合
高分子材料在微胶囊电泳显示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微胶囊电泳显示技术的原理、微胶囊电泳显示器件的制备。阐述了高分子材料在制备微胶囊电泳显示材料和器件过程中的应用。重点说明了在这种新型的显示技术中颜料-聚合物复合粒子、微胶囊和塑料晶体管的应用。
杨毅王亭杰金涌
关键词:微胶囊电泳显示塑料晶体管
一步法制备脲醛树脂微胶囊过程的研究被引量:37
2005年
通过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有机溶剂为内相的脲醛树脂微胶囊。考察了系统改性剂、pH值、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微胶囊化过程和微胶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VA作为系统改性剂,在pH值为2.5或更低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具有光滑的囊壁,但强度较低;而以PAA作为系统改性剂,在pH值为3.5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光滑度、透明度和强度。分析了一步法中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形成过程。分析表明,体系中的相界面特性对微胶囊化过程有重要影响,要制备具有良好形貌和强度的微胶囊,需要在适当的系统改性剂条件下,控制反应速度,使体系发生平缓和充分的液液相分离。
杨毅王亭杰裴广玲金涌
关键词:微胶囊原位聚合脲醛树脂改性剂
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1
2006年
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油化工生产过程,有望提高该行业的技术水平,大幅度降低能耗和物耗。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特点。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生产相关的水处理、有机溶剂混合物分离、空气分离、天然气脱湿和脱除CO2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膜分离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其发展前景。
王保国吕宏凌杨毅
关键词:石油化工炼油石油天然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