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文山学院政法经济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论行政法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被引量:6
- 2016年
- 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渊源及其内涵出发,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理论学说进行梳理,提出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途径。
- 朱海文杨汝华
- 关键词:信赖利益理论学说
-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被引量:2
- 2006年
-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救济受害人、惩戒加害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在我国法律制度中吸收和借鉴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杨汝华
-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
- 再论党的学风
- 2001年
- 党的学风问题是一个事关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们都一贯强调和重视理论学习。今天,党内学风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给党的建设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为迎接二十一世纪可能经受的各种风险考验,必须继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进一步端正党的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杨汝华
- 关键词:党的建设思想理论建设学风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整风运动
- 依法治国背景下道德与法律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就法的历史发展而言,法律起源于道德。就现代社会而言,法律也应以道德为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中,为了增强法律的实效,要充分认识道德与伦理的重要性以及法治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和伦理精神,重视对法律与道德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
- 杨汝华陆俊
- 关键词:法治德治法律道德
-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文山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适应本科教学需要等问题。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规划,合理引进,加强培养,健全机制,优化结构,提升素质。
- 杨汝华
-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 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被引量:11
- 2004年
- 社会转型的完成需要有社会道德的全面建设 ,而道德失范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进行全面的道德建设 ,应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出发点 ,以世俗道德为基本范型 ,同时以整合中国传统的道德资源和借鉴西方优秀的伦理文明为前提 ,并以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就此本文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重建的意义和手段。
- 杨汝华
-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道德重建非正式制度
- 依法治国的伦理诉求被引量:1
- 2004年
- 法治蕴涵着一个民族的道德价值和伦理精神 ,一国的法律只有与该民族的伦理精神相一致 ,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道德支持 ,从而得到有效实施。在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体现法治所内涵的伦理诉求 ,制定良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并培育民众对法律的信仰。
- 杨汝华
- 关键词:法治道德价值伦理精神
- 谈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被引量:1
- 2000年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使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理应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集体主义原则和“五爱”精神,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同时,对中国传统伦理和现代西方伦理的许多精华,应大力地吸收和大胆地借鉴,而对其中的糟粕则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并坚决地摒弃。
- 杨汝华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集体主义原则
- 大学精神传统传承与优良学风培养
- 2013年
- 文章论述了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支柱,学风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和体现,大学精神的式微和失落导致学风不良。端正和培养优良学风,须提振大学精神。提振大学精神,应从大学历史发展的角度重建和弘扬大学精神传统。
- 杨汝华陆俊
- 关键词: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学风
- 坚持理论创新的方法与意义
- 2003年
-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理论创新的过程。党在不断的理论创新中发展和完善着自己。21世纪,是又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伟大时代,我们要继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业继续推向前进。
- 杨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