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福江

作品数:22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玉米赤霉烯酮
  • 4篇肿瘤
  • 4篇赤霉烯酮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细胞
  • 3篇复习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诊治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沙门菌
  • 2篇尿管
  • 2篇相色谱
  • 2篇疗效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反相
  • 2篇反相高效

机构

  • 13篇邢台医学高等...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21篇杨福江
  • 6篇王玉平
  • 5篇孙光
  • 5篇郜海涛
  • 5篇杨宪法
  • 5篇赵耀瑞
  • 4篇徐勇
  • 4篇王勇
  • 3篇计融
  • 2篇郭靠山
  • 2篇张荣梅
  • 2篇刘翠青
  • 2篇田新利
  • 2篇宋艳荣
  • 2篇康维钧
  • 2篇王锦
  • 2篇李航
  • 2篇秦洁
  • 1篇邹雲
  • 1篇宋书群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研究
刘翠青张荣梅郭靠山张中原张清生宋淑群田新利王锦杨福江王振敏高平蕊曹聪云吕文华郭玉娟
该项目对30多种均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药进行初筛,选择出12种含有挥发油的中药,用乙醚浸渍提取后,通过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抗真菌效果较好的木香、香附、地肤子、吴茱萸4种中药;进一步通过检测MIC值和量效反应关系,最终挑选出真菌...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真菌性角膜炎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和表型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从本地三级医院收集的9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碳青霉烯酶抑制法(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CIM)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PCR法确定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耐药基因型。结果93株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株47株(耐药率为50.5%),耐碳青霉烯类56株(耐药率为60.2%)。以亚胺培南为底物的碳青霉烯酶抑制法检出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55株,检出率为98.1%(55/56)。在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中,TEM-1基因、PER-1基因、OXA-23基因、Ⅰ型整合子基因、adeB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5.0%、42.9%、80.4%、73.2%、64.3%,其余耐药基因均未检出。结论碳青霉烯酶抑制法快速、简便,可以作为常规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的表型检测方法;目前本地OXA-23和TEM-1型碳青霉烯酶以及Ⅰ型整合子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和对碳青霉烯酶类耐药的主要原因。
王玉平宋艳荣杨福江秦洁刘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广泛耐药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比对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杨福江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
大鼠脊髓横断后不同时期膀胱顺应性和形态学变化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横断致神经源性膀胱不同时间点膀胱顺应性和形态学变化。方法将7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6周组(A组)、脊髓横断6周组(B组)、假手术12周组(C组)和脊髓横断12周组(D组)。两脊髓横断组行脊髓胸10水平完全横断,假手术组只暴露不横断脊髓。分别于术后6周和12周行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标本行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Verhoeff-VanGieson染色,分别观察膀胱壁平滑肌、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比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脊髓横断组大鼠出现运动和排尿功能障碍,B组膀胱顺应性较对照组升高,D组顺应性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横断组肌纤维走行紊乱与胶原纤维比例增加均随损伤时间延长逐渐加重;D组与B组比较,膀胱顺应性降低[(0.046±0.023)ml/cmH2O比(0.146±0.107)ml/cmH2O(1cmH2O=0.098kPa),P〈0.01],膀胱壁肌纤维横截面积比例降低[(46.137±4.085)%比(55.260±6.873)%,P〈0.01]而胶原纤维比例增加[(19.757±2.071)%比(11.104±1.125)%,P〈0.01]。结论大鼠脊髓横断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膀胱顺应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膀胱壁纤维化尤其是胶原纤维的比例增加可能是造成膀胱顺应性减低的病理基础。
赵耀瑞郜海涛刘奔杨宇明杨福江杨宪法李航
关键词:脊髓横断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顺应性胶原纤维
沙门菌毒力岛基因在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中的分布特点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沙门菌毒力岛1(SPI-1)和3(SPI-3)部分基因在不同血清型和分离株中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与毒力进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法对分属于6个不同血清型的40株沙门菌毒力岛1上和3上的20个基因进行检测。结果鼠伤寒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的20个基因全部为阳性;猪霍乱沙门菌和山夫顿堡沙门菌缺失SPI-3的sugR和rhu M基因。同一血清型、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区的沙门菌分离株,其毒力岛基因分布完全相同。结论沙门菌毒力岛基因在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中的变异,说明沙门菌的毒力岛是分阶段进化而来;同一血清型不同菌株的相似性,又说明其毒力基因的相对稳定性。
王玉平杨福江
关键词:基因分布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毒力基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分析方法。方法:用氯仿提取小麦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以甲醇-水作为流动相,以C18柱分离,并通过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该方法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97×103+5.23×104x(r=0.9998);小麦样品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1%,87.0%和89.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2%,3.67%和4.24%;加标浓度为50μg/kg的小麦样品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48%,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23%;方法最低检出限为3.0μg/kg。盲样测定结果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可以用于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杨福江计融
关键词:小麦玉米赤霉烯酮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肾上腺神经鞘瘤的诊治特点(附5例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为体检发现,其中3例曾感患侧腰部不适。人院体检均无特殊发现,与肾上腺有关的血生化检查均为正常。所有患者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物,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神经鞘瘤,随访3个月~9年,未见复发或恶变。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来源于肾上腺髓质,为良性肿瘤,较为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曹利瑞汤洋李伟黄鸣文杨福江方平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神经鞘瘤预后
HIV-1感染吞噬细胞活性的研究
李妤蓉高秀俊邵俊国杨福江马青杨晨涛李琳
河北省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担的《HIV-1感染吞噬细胞活性研究》是河北省科技厅下达的2007年省科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编号:072761880)。经过课题组共同努力,已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具备了鉴定条件...
关键词:
关键词:吞噬细胞HIV-1感染活性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被引量:17
2007年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97×103+5.23×104ρ(r=0.9998);玉米样品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8%,86.7%和8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5.2%和4.4%;加标浓度为50 ng/g的玉米样品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69%;玉米样品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6%;方法检出限为3.0 ng/g。
康维钧王玉平杨福江谈敦芳计融
关键词:玉米玉米赤霉烯酮高效液相色谱
转移性肾滑膜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探讨肾脏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1例转移性肾脏滑膜肉瘤患者的资料,女,49岁,因突发右腰腹部剧烈疼痛18h入院。B超及CT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囊实性占位,直径约12cm,考虑右肾肿瘤破裂出血,肾动脉栓塞后在全麻下行经腹腔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极肿物与周围脏器粘连,右肾静脉未见瘤栓,切除整个右肾及肿物。结果:肿物标本大体观:肾门偏上可见一12.8cm×11.2cm囊壁,囊内充满灰白色、鱼肉状组织;光镜下肿瘤由丰富的单向梭形细胞组成,未见上皮分化成份,肿瘤细胞成束状或片状排列,瘤细胞中等大小,较肥胖,细胞界线不清,核呈卵圆形或杆状,可见核仁,有大量核分裂象,伴发大量出血坏死;免疫组化:EMA(+),Vimentin(+),Inhinbin-α(+),CD99(+),Bcl-2(+);CK、CGA、Nse、Desmin、CD117、CD34均阴性。支持肾脏滑膜肉瘤。结合患者滑膜肉瘤多次手术史及曾通过RT-PCR方法检测出SYT-SSX融合基因mRNA表达,诊断为转移性肾滑膜肉瘤。未行进一步治疗,术后2个月死于癌转移。结论:转移性肾脏滑膜肉瘤极为罕见,高度恶性,预后极差。术前确诊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既往病史,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必要时可行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上首选外科手术,术后需辅助进一步化疗或放疗。
杨宪法赵耀瑞王勇杨福江郜海涛李航孙光徐勇
关键词:肾肿瘤滑膜肉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