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健
- 作品数:20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PSA、f-PSA和f-PSA/PSA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态的PSA(f-PSA)和f-PSA/PSA比值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正常对照91例、未经治疗前列腺癌(PCa)69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86例患者血清中的PSA、f-PSA含量并计算f-PSA/PSA比值。结果前列腺疾病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PCa组升高较明显,与BPH组比较亦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间PSA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f-PSA/PSA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f-PSA/PSA比值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单纯使用PSA。
- 林德健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
- 尿β_2-微球蛋白和微量白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和微量白蛋白(mALB)的水平,探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7例2型糖病患者和76例正常健康者的尿β2-m和mALB,并做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β2-m、mAL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尿β2-m和mALB是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可靠、灵敏的生化指标。
- 吴文奇彭胜修林德健
- 关键词: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INS-1细胞cAMP生成与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了解葡萄糖对INS-1细胞cAMP生成与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2.8、7.5、15mmol/L)刺激INS-1细胞,作用30min后用ELISA方法检测cAMP与胰岛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葡萄糖浓度的提高对INS-1细胞cAMP生成与胰岛素分泌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相关性。结论葡萄糖浓度提高能诱导INS-1细胞cAMP生成及促进其胰岛素分泌功能。
- 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梁洁玲李海珠林德健李刚
- 关键词:葡萄糖环磷酸腺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二信使胰岛素分泌
- 2型糖尿病胰腺beta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2型糖尿病由于病因复杂导致治疗难度加大,并且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胰腺beta细胞的凋亡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如何抑制胰腺beta细胞凋亡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文针对2型糖尿病胰腺beta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伍华颖林德健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凋亡胰岛素分泌
- 葡萄糖对INS-1细胞线粒体谷氨酸转运体1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葡萄糖对小鼠胰腺β瘤细胞INS-1线粒体谷氨酸转运体1(MGC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对INS-1细胞MGC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浓度的提高对INS-1细胞MGC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能增强INS-1细胞MGC1基因表达。
- 陈立强王洋洋岑丽莲梁洁玲李海珠林德健李刚
- 关键词:葡萄糖线粒体
- MST/Hippo信号通路分子机制与肿瘤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19年
- 最新研究显示MST/Hippo信号通路与生物进化及发育功能息息相关,包括基因调控和基因表达,以及不同细胞信号通路之间的各种蛋白信号分子的联合,诱导细胞代谢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等作用。在此,本文主要对MST/Hippo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肿瘤形成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了解MST/Hippo信号通路及该通路的核心蛋白元件在细胞增殖与凋亡中发挥的作用,及该机制在人类肿瘤形成中的调节机制。
- 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伍华颖林德健
- 关键词:MST细胞凋亡
- 生化分析仪作血凝测定的应用和性能评价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生化分析仪作血凝测定的应用和性能评价。方法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设定时间法进行血凝测定。包括测定范围:混合血浆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测定APTT、PT所能测定的范围;精密度试验:①批内精密度试验:凝血因子正常水平值血浆(正常人混合血浆),及以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得到中值及低值血浆进行APTT、PT重复测定;②批外精密度试验:同样方法得到的常值、中值、低值的血浆分装10份,贮存于-70℃,每天取一份测定APTT、PT;相关试验:采用同样试剂在CA-1500血凝分析仪作相关性试验;干扰试验:采用标准干扰物加入血浆中,测定APTT、PT。结果APTT、PT测定范围在120秒;批内精密度试验CV<1.4%,批外精密度试验<2.2%;同CA-1500血凝仪作相关性比较试验,相关系数γ均在0.96以上;对血红蛋白、胆红素、血脂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结论自动生化分析仪时间法测定适用于血凝检测。
- 林德健
- 关键词:生化分析仪
- 胰岛素分泌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胰岛素由胰腺β细胞分泌,是机体调节代谢的关键的活性分子。胰岛素合成受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调节。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包括配对盒基因6(paired box 6,PAX6)、胰腺和十二指肠同源框-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1,PDX-1)、V-maf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抗原(V-maf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A,MafA)和B-2/神经分化因子1等,它们参与胰岛素合成过程。胰岛素分泌包括胰岛素分泌囊泡形成、运输和分泌泡融合等过程。胰岛素分泌不但受血糖控制,还受游离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另外,不同的激素亦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如褪黑色素、雌激素、瘦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样肽-1等。本文对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胰腺β细胞功能失调以及糖尿病的发生。
- 梁丽婵王洋洋林德健陈立强
- 关键词:糖尿病胰腺Β细胞胰岛素分子机制
- 尿mAlb和尿β2-M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应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方法:分别测定:DN组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NDN组42例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54例健康人晨尿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
- 林德健范兰凤蔡肇丽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
- 文献传递
-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过敏性鼻炎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经本院耳鼻喉科确诊的青少年过敏性鼻炎(AR)患者368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70例,为对照组。分别使用串联质谱仪检测其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2及维生的素D3的检测结果分别为:20.92±3.35 ng/ml、3.64±0.82 ng/ml、18.83±3.62 ng/ml;对照组中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2及维生的素D3的检测结果分别为:31.45±2.86 ng/ml、3.85±0.58 ng/ml、28.97±3.18 ng/ml;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总维生素D及维生素D3水平均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2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过敏性鼻炎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正常人群偏低,且以维生素D3水平偏低为主,为临床诊治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 吴文奇梁燕明林德健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