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形变
  • 1篇形变特征
  • 1篇天池火山
  • 1篇历元
  • 1篇隆升
  • 1篇接收函数
  • 1篇火山
  • 1篇基线解算
  • 1篇函数
  • 1篇函数研究
  • 1篇TEQC
  • 1篇GPS
  • 1篇MT
  • 1篇长白山天池火...

机构

  • 3篇吉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梁国经
  • 1篇张先康
  • 1篇王夫运
  • 1篇刘志
  • 1篇潘纪顺
  • 1篇武成智
  • 1篇胡亚轩
  • 1篇徐朝繁
  • 1篇李克
  • 1篇刘俊清
  • 1篇段永红
  • 1篇孙培忠

传媒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0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阿尼玛卿缝合带东段地壳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沿四川红原至甘肃武威一线布设了2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在一年的观测时间里共接收到81次远震记录,利用台站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和接收函数方法,获得了沿测线的接收函数剖面、每个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速度结构复杂,整个地壳的平均S波速度偏低.在四川阿坝弧形断裂—秦岭地轴北缘断裂之间,地壳中10~40km的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低速层,是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从闭合、斜向碰撞到俯冲板块折返或逆冲岩片抬升等复杂地质过程所形成的构造特征.沿剖面莫霍面深度约为50km,南边略深北边略浅.
段永红张先康刘志徐朝繁王夫运潘纪顺梁国经
关键词:接收函数
吉林龙岗火山区形变特征与隆升机理分析
2022年
吉林龙岗火山区是第四纪活动火山,具有潜在喷发危险。通过GNSS和水准资料分析区域三维地壳运动,得出2011-2019年相对欧亚板块水平运动以东南向为主,速度<10 mm/a。敦化-密山断裂以东受日本2011年“3·11地震”影响强烈,现以拉张运动为主;近年来水准资料揭示火山区垂直运动以隆升为主。2014-2019年的InSAR资料显示隆升集中在靖宇一带。结合MT剖面反演得到的深部电性结构,龙岗火山区西侧高阻体分布在深度18 km以上,金龙顶子火山下方最浅。中部为早期喷发形成的火山,下方高阻体分布在深度40 km以上,东侧抚松一带分布在深度约20 km以上,地壳范围内的高阻结构表明岩浆已固结。高阻结构层可分辨出断层两侧电阻的差异性。高阻体下方存在大规模低阻结构,推测为中下地壳岩浆系统。金龙顶子火山深度10 km以下的低阻结构可能为岩浆通道,并与中下地壳岩浆系统相连。东侧区域岩浆平均深度约30 km,相对较浅。龙岗火山区幔源物质的上涌及间断性的向上运移引起地壳隆升及地震活动。
胡亚轩赵凌强张文婷梁国经綦伟
关键词:MT形变特征
长白山天池火山GPS数据质量检测和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UNAVCO Facility研制的TEQC软件,对长白山天池火山流动GPS观测的15个点3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并按照IGS的标准,对数据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经过TEQC软件的预处理,有效地剔除了原始资料中的错误数据,改善观测数据的质量。
刘俊清李克梁国经武成智孙培忠
关键词:GPS历元TEQC基线解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