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珊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采用熔体浸渍技术制备了长玻璃纤维母料(LGF/PP-g-MAH/PP)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LGF/PP)。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同等配比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SGF/PP)复合材料。研究了LGF含量、环氧树脂(EP)和固化剂(2E4MZ)对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LGF质量分数为35%~40%时,LGF/PP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且明显优于同样组成的SGF/PP复合材料。EP和含固化剂(2E4MZ)的EP对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有一定的作用。SEM照片分析表明:EP的加入能改善玻纤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粘接。
- 杨诗润梁珊罗筑吴晓宇于杰
- 关键词:聚丙烯玻璃纤维母料环氧树脂界面粘接
- PP/AS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11年
- 采用环氧树脂(E51)、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或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增容PP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共混体系,重点研究了环氧树脂含量、固化剂(2E4MZ)以及热处理对PP/AS合金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辅以扫描电镜(SEM)进行微观结构分析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进行结晶行为分析。研究表明,环氧树脂的加入提高了体系的相容性,材料的性能尤其是刚度得到较大提高,当环氧树脂用量为3份,固化剂用量为环氧树脂用量的4%时,体系的刚性最佳,弯曲模量高达1.75 GPa;热处理后,合金体系的结晶度提高,刚性进一步提高至1.84 GPa。
- 马凤贺罗筑吴建军梁珊
- 关键词:聚丙烯共混刚度
- 一种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重量份如下:聚丙烯100份、玻璃纤维15~5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15份、过氧化物引发剂0.2~0.5份和环氧树脂0.5~2份;其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比称量...
- 罗筑秦舒浩梁珊陈兴江刘一春
- 文献传递
- 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PP/PP-g-MAH/EP/GF)复合材料,并研究了PP-g-MAH含量、EP含量及固化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含量为10份,含有固化剂EP的含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与不加EP的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41%、47%、86%。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EP的加入明显改善了GF和PP基体的黏结强度。
- 梁珊罗筑于杰李杨李庆丰涂兴文
- 关键词:聚丙烯环氧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黏结强度
- 竹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被引量:9
- 2012年
- 对竹纤维(BF)进行前处理,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竹纤维和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初步探讨经前处理的竹纤维、玻璃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弯曲模量随着玻璃纤维的含量增加而提高,同时PP的结晶速率及结晶度也有所提高。SEM照片表明玻璃纤维的加入改善了竹纤维在PP的分散性。
- 梁珊李杨吴建军刘智峰罗筑于杰
- 关键词:竹纤维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聚丙烯力学性能
- 摩尔质量对软质PVC/EP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2011年
- 以环氧树脂(EP)为改性剂,研究了三种不同摩尔质量软质聚氯乙烯(S-PVC)的力学性能,考察了EP含量,后热处理等条件对S-PVC/E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P能有效降低S-PVC的压缩永久变形;后热处理使得EP进一步固化,有利于压缩永久变形的降低;随着PVC摩尔质量的增加,S-PVC/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
- 梁珊孙华伟罗筑于杰陈梅红马凤贺
- 关键词:环氧树脂软质聚氯乙烯压缩永久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