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LRV)汇入下腔静脉行程中走行于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在二者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主要引起血尿、蛋白尿、左腰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MSCT能清晰显示SMA与AA之间的夹角及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是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 王万笔樊建中武峰胥莉周玲张蓓
- 关键词:肾疾病肾静脉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MS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盆腔恶性肿瘤22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MS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放疗计划在肿瘤内及周围放置125I粒子,植入即刻及术后2~12个月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结果22例恶性肿瘤粒子顺利植入,其中2例2个病灶粒子放置层面与计划不符,3例5个病灶部分粒子放置间距不够,17例21个病灶粒子放置位置均与计划大致相符。治疗2~12个月后复查,14例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缩小(63.6%),3例(13.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大致相仿,1例(4.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略增大;4例(18.2%))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2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放射损伤。结论MS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方法简便、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武峰张蓓周玲胥丽
- 关键词: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MS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照研究
- 2009年
- 目的评价MS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40例行MSCTA与DSA并经手术及介入治疗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影像资料,仔细比对两者的差异,并经手术及介入结果证实。结果MSCTA共发现38例41个动脉瘤,并能够清楚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及其与临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36个动脉瘤经DSA证实,另外5个动脉瘤在DSA上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MSCTA未显示的2例2个动脉瘤经DSA证实。40例与术中及介入情况相符。结论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面与DSA相比各有所长,由于其具有经济微创性,并能精确、直观、清晰的显示动脉瘤,所以应该作为筛查和术前检查的首选。
- 武峰周玲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动脉瘤放射学介入性
- 眼眶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眼眶原发性肿瘤的CT表现 ,以期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CT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眼眶原发性肿瘤 5 6例。均行CT轴位平扫 ,33例行轴位增强扫描 ,另有 10例行冠状位增强扫描。结果 5 6例眼眶原发性肿瘤CT发现率 10 0 % ,良、恶性诊断准确 4 7例 ,定性诊断准确 31例。结论 CT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大部分肿瘤良、恶性可得到明确诊断 。
- 周玲王万笔武峰
- 关键词:CT
- 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一例
- 2004年
- 周玲武峰
- 关键词:眼眶肿瘤影像学表现海绵状淋巴管瘤临床分型
- CT导向下颈部转移瘤^(125)I粒子植入治疗28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颈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28例颈部转移瘤经传统放化疗治疗无效患者,在CT导向下经颈部侧前方及侧后方经皮穿刺,按照放疗计划在肿瘤内及周围放置125I粒子。结果:28例患者在CT导向下放置离子后扫描,2例患者部分层面粒子放置层面与计划不符,4例患者部分层面粒子放置间距不够,22例患者粒子放置位置均与计划大致相符。治疗0.5 a后复查,21例患者CT复查后,颈部肿块范围较前缩小,占75%;5例患者复查,肿块范围较前大致相仿,占17%;2例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8例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急性并发症及相关放射损伤。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颈部转移瘤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微创方法。
- 武峰
-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
- 脐尿管癌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病例男,53岁。间断血尿1个月,近10d全程无痛血尿。查体: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B超:膀胱顶部占位性病变。CT扫描:平扫示膀胱右前壁见大小约2.5cm×2.5cm×3.5cm类圆形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其内密度欠均匀,CT值为21~29HU。病灶周边见弧形带状高密度钙化灶,增强后.病变未见明显强化。CT诊断:膀胱前壁占位性病变,多考虑为膀胱肿瘤,不除外脐尿管癌。
- 武峰
- 关键词:膀胱肿瘤脐尿管
- 颌骨骨母细胞瘤X线、MSCT表现与误诊分析(附6例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颌骨骨母细胞瘤的X线、MS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颌骨骨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颌骨骨母细胞瘤,发生于上颌骨者1例,下颌骨者5例,病变均位于磨牙区。X线表现:4例病变呈囊性透光区,边缘有骨质硬化边,其内密度不均,其中1例病变内似可见分隔;2例呈片状磨砂玻璃状骨质密度减低区,边界欠清。MSCT表现:4例病变呈膨胀性低密度灶,边缘呈薄壳样骨质硬化边,其内密度欠均匀,2例病变内可见不同程度的钙化或骨化,2例可见斑点、片状更低密度液化坏死灶,增强后3例病变呈轻度强化;2例病变呈团块状略低密度灶,其内弥漫性散在颗粒状高密度钙化及骨化灶。结论:颌骨骨母细胞瘤的MS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分析能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 武峰樊建中王万笔
- 关键词:骨肿瘤放射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小肠恶性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
- 肠道恶性间质瘤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本文对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肠道恶性间质瘤的18例CT表现作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武峰
- 关键词:小肠恶性间质瘤多排螺旋CT回顾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耳部CT检查技术在耳部检查中的运用
- 最近几年来耳部影像学检查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由于高分辨、薄层 CT 的出现使 CT 的空间与密度分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使原来不能显示的精细结构如鼓膜、肌腱和韧带等都能够显示出来,所以对于耳部疾病的诊断及术前准备有重...
- 武峰张爱平
- 关键词:冠状位横断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