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食品
  • 6篇污染
  • 5篇饮用
  • 5篇饮用水
  • 5篇中毒
  • 5篇食物
  • 5篇食物中毒
  • 5篇市售
  • 5篇公共场所
  • 3篇饮用水卫生
  • 3篇食品安全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水质
  • 3篇卫生监测
  • 3篇卫生状况
  • 3篇公共场所卫生
  • 2篇饮用水水质
  • 2篇源性疾病
  • 2篇食品卫生

机构

  • 29篇龙岩市疾病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段丽芳
  • 16篇张景平
  • 16篇陈丽琼
  • 10篇卢彩兰
  • 9篇张志超
  • 4篇刘素意
  • 1篇李土荣
  • 1篇杜恣闲
  • 1篇郭萍
  • 1篇陈益林
  • 1篇陈前进
  • 1篇李美华
  • 1篇陈杰雄
  • 1篇陈建安
  • 1篇陈美珠
  • 1篇罗招福
  • 1篇曹春远
  • 1篇袁丹茅
  • 1篇陈海滨

传媒

  • 8篇海峡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卫生工程...
  • 6篇预防医学论坛
  • 5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岩市2012—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7年龙岩市7个县(市、区)疾控中心调查处置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龙岩市2012—2017年共调查处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3起、发病717例、死亡4例;事件主要在每年6~8月;场所主要集中在家庭和饭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占60.0%(430/717),死亡者4例均为有毒植物致死。结论高发季节前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特别要预防有毒植物中毒的宣教和防控,加强农村宴席监管,以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
段丽芳张景平刘慧张志超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食用蛋糕引起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调查龙岩市食用某西饼屋蛋糕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中毒原因。结果约580多人食用该西饼屋生产的蛋糕,67例(罹患率11.6%)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无重症及死亡;以儿童、青少年为主;病程中位数7d(4~11d);潜伏期中位数20.5h(4~44h);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91.0%)、发热(74.6%)、腹痛(73.1%),伴恶心、呕吐、头晕等;从业人员肛拭子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10.0%(1/10);蛋糕食品样品也检出鼠伤寒沙门菌。结论综合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食用某西饼屋奶油蛋糕引起的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
段丽芳张宏亮张景平张志超
关键词:食物中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查蛋糕
2005~2009年龙岩市食物中毒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为建立食物中毒预警体系,寻求最佳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龙岩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39起,中毒1 129人,死亡1人。39起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24起、中毒982人,化学和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8起、中毒29人;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118人;发生起数最多的是第三季度(15起),中毒例数最多的是第三季度(607人);发生起数最多的场所是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的场所是集体食堂。[结论]龙岩市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有下降的趋势,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第三季度发生最多,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
张景平卢彩兰段丽芳
关键词:食物中毒
龙岩市2011~2013年市售茶叶铅污染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市售茶叶铅污染状况,并分析探讨其可能污染来源。方法 2 0 1 1~2 0 1 3年每年2次,采集龙岩市7个县(市/区)超市、茶叶店、农贸市场中的茶叶,根据GB5 0 0 9.1 2-2 0 1 0中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铅含量测定。结果采集茶叶2 1 0份,铅含量均值为0.77mg/kg,均合格,合格率1 0 0.0 0%。其中绿茶、青茶、红茶铅含量均值分别为0.85 mg/kg、0.72 mg/kg、1.0 2 mg/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罗区、漳平市、永定县、上杭县、武平县、长汀县和连城县茶叶铅含量均值分别为1.0 3 mg/kg、0.4 1 mg/kg、0.83 mg/kg、0.89mg/kg、0.72 mg/kg、1.0 9mg/kg、0.4 6mg/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岩市市售茶叶铅污染情况虽有存在但不严重,茶叶中的铅主要来源于环境中铅污染。
段丽芳刘素意陈杰雄陈美珠
关键词:茶叶铅污染
龙岩市城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城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按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采样,按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检测,按GB 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中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和GB 9666-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3年共检测公共用品用具385份,合格率为73.5%。旅店的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最高为80.5%,其次为浴室65.0%,美容美发场所最低(50.0%);金黄葡萄球菌总合格率99.7%,其中茶具合格率97.4%,其余合格率均为100.0%;大肠菌群总合格率86.6%,其中卧具98.5%、毛巾82.4%、茶具71.1%、理发美容工具66.7%;细菌总数总合格率76.6%,其中卧具84.1%、毛巾69.2%、茶具68.4%;拖鞋均检出霉菌和酵母菌。结论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茶具、拖鞋和美容美发工具的卫生监测,特别是对浴室和美容美发行业的监督管理。经营单位要确实加强管理和提高消毒意识,确保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效果。
陈丽琼张景平段丽芳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监测
2015年龙岩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品中化学污染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评估食品安全现状,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食品监督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5年福建省卫生计生系统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方案》的要求,采集食品样品进行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5年共监测6类246份样品,合格227份,总合格率为92.28%,其中蔬菜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坚果及其籽类、水果及其制品、粮食及其制品(油条)、食用植物油合格率分别为85.00%(34/40)、91.67%(132/144)、95.00%(19/20)、100%(21/21)、100%(10/10)、100%(11/11),在不同类别食品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P>0.05);对205份样品进行了重金属监测,发现在不同重金属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9,P<0.05)。结论龙岩市食品安全风险总体较低,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陈益林蔡雪花段丽芳郭萍杜恣闲张景平
关键词:食品安全
龙岩市城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及时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法按照上级统一制定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检方案,2015年对城区市管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抽检。结果重点监督抽检了人工游泳池水6家、住宿场所6家、沐浴场所2家、美容美发场所3家、影剧院5家、商场(含超市)4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10个、饭馆5家、体育场馆2家、候车室2家,合计抽检45家,合格35家,合格率为77.78%。结论今年抽检的公共场所中,公共用具和集中空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主要以微生物不合格为主,应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张志超陈丽琼段丽芳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卫生监督抽检
2008年龙岩市农村饮用水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为政府制订农村饮用水改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龙岩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点现场调查资料及其水质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检测水源水1 654份,合格率为91.78%。其中,集中式供水为99.28%,分散式给水为88.02%(P<0.01);地表水为98.8%,地下水为99.67%(P>0.05)。检测末梢水水样1 654份,合格率为7.68%。其中,乡级水厂为39.13%,村级水厂为13.33%,分散式给水水样为0.00%(P<0.01)。不合格指标,水源水主要是铁、锌、锰、pH,不合格率分别为1.27%、0.85%、0.97%、1.51%;末梢水主要是毒理学指标中的氟化物(不合格率为0.48%),理化指标中的铁、锰(不合格率分别为1.27%和0.97%)和pH(2.48%),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不合格率分别为10.28%和40.63%),游离余氯合格率为7.98%。[结论]龙岩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较差,分散式供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陈丽琼张景平张志超段丽芳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
2011年龙岩市宾馆(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
2012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宾馆、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方法]2011年7~8月,对龙岩市14家宾馆、酒店(市级6家、县区级8家)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管内的积尘样品,检测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结果]合计检测14家宾馆、酒店样品70份,合格的21份,合格率为30.00%。样品合格率,市级为56.67%、县区级为10.00%(P<0.05);表面积尘量为52.86%,表面细菌为84.29%,风管内表面真菌为48.57%。[结论]龙岩市宾馆、酒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积尘污染严重,县区级宾馆、酒店污染更突出。
陈丽琼张景平段丽芳卢彩兰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
2006-2009年龙岩市城区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城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促进饮水质量的改善。方法对2006—2009年龙岩市城区集中式供水单位水源水、出厂水、二次供水、末梢水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年共检测水样988份,合格率90.2%,其中水源水合格率98.4%,出厂水96.9%,末梢水92.2%,二次供水72.9%。不同年份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次供水是影响龙岩市城区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原因,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二次供水的监督监测工作。
陈丽琼张景平段丽芳刘素意
关键词:饮用水卫生水质检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