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小军

作品数:40 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骨折
  • 18篇股骨
  • 12篇内固定
  • 10篇近端
  • 10篇老年
  • 10篇钢板
  • 9篇髓内
  • 9篇髓内钉
  • 9篇转子间
  • 9篇股骨近端
  • 9篇股骨转子
  • 9篇股骨转子间
  • 8篇转子间骨折
  • 8篇老年股骨
  • 8篇股骨转子间骨...
  • 7篇手术
  • 6篇髋骨
  • 6篇髋骨折
  • 6篇疗效
  • 6篇老年股骨转子...

机构

  • 32篇江阴市人民医...
  • 8篇东南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0篇殷小军
  • 25篇顾家烨
  • 14篇独行业
  • 11篇周正明
  • 7篇杨惠光
  • 6篇张云庆
  • 6篇周正明
  • 6篇任亚军
  • 5篇姜雪峰
  • 4篇黄国伟
  • 4篇周枫
  • 3篇张海林
  • 3篇沈爱东
  • 2篇徐耀增
  • 2篇邓雄伟
  • 2篇吴晓东
  • 2篇陆栋
  • 2篇黄国伟
  • 2篇王亚斌
  • 2篇解新刚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CT图像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接受初次THA的23例DDH患者(24髋)纳入研究。术前患者均行三维CT检查,并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髋臼,观察髋臼形态及位置,评估髋臼骨缺损程度,预测臼杯大小、旋转中心位置及是否需要结构性植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估双下肢长度差,应用Harris评分(HSS)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80~150(112. 1±20. 0) min,术中出血量150~1 000(456. 3±231. 9)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4(17. 4±3. 1)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髋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下沉。末次随访时,HSS评分由术前30~60(46. 7±10. 8)分提高至78~98(89. 6±6. 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优13例,良9例,中1例,优良率22/23;双下肢长度差由术前1. 8~5. 2(3. 2±1. 7) cm减小至0. 3~1. 6(1. 0±0. 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接受初次THA的DDH患者,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有助于精确评估髋臼情况、重建髋臼解剖旋转中心,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芮敏顾家烨张云庆姜雪峰殷小军任亚军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三维重建技术
经皮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0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CCP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75.5±9.2)岁;骨折AO分型:A1型21例,A2型39例。PFNA组47例,男15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75.8±9.8)岁;骨折AO分型:A1型18例,A2型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PCC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均略多于PFNA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PCC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44.0±30.1)mL]显著多于PFNA组患者[(95.8±28.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16.7±10.2)g/L]与PFNA组患者[(17.8±12.1)g/L]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1例患者术中出现股骨远端外侧皮质劈裂。107例患者术后获14~28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12.9±1.0)、(13.2±1.3)周]及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评分[(6.7±2.1)、(6.8±1.8)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股骨头颈螺钉倒钉、退钉现象(6例)显著高于PCCP组患者(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CP和PFNA均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与PFNA比较,PCCP骨折断端加压作用更强,头颈螺钉倒钉、退钉发生率更低。
顾家烨周正明殷小军独行业
关键词:髋骨折骨板骨钉
三种不同金属植入体髓外置入内固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力学特点被引量:16
2010年
背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髓外固定方法有髋关节动力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加压钢板等。髋关节动力螺钉则被认为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临床应用广泛。目的:评估髋关节动力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加压钢板3种不同髓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24例术前可活动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3例行髋关节动力螺钉固定,27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44例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Sander髋关节创伤评分,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124例患者中共有9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9.8个月。髋关节动力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加压钢板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7.4±7.0),(94.3±12.5),(48.2±9.0)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220.4±19.3),(237.4±23.9),(86.9±16.9)mL,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6.22%,13.04%,5.56%。Sander髋关节创伤评分在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3种不同髓外固定方法均适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经皮加压钢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王亚斌周正明张海林殷小军顾家烨张云庆
关键词:髋骨折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一种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和维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和维持装置,它包括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上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腰圆孔和第二腰圆孔,所述第二腰圆孔比第一腰圆孔长,所述第一腰圆孔内穿设有第一复位套筒,所述第二腰圆孔内穿设有第二复位...
独行业顾家烨殷小军姜雪峰张海林
文献传递
改良操作亚洲型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2017年
目的观察改良操作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32例,常规手法或器械辅助复位后,在X射线透视引导下置入PFNA。术后1、2、3和6个月摄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应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中,21例行闭合复位,11例行小切口器械复位。手术时间35~50min,术中失血量50~150ml。术中未出现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医源性骨折、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18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8%。术后未发生大腿近端疼痛、髋内翻、内固定周围骨折、螺旋刀片切割或退出、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改良操作亚洲型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效果好,并发症少。
沈爱东吴晓东殷小军周正明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老年
严重移位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附68例随访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对68例肱骨髁上骨折经闭合复位失败、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部病例获2~6个月的随访。肘关节伸屈功能正常,无提携角改变48例。肘关节伸屈不同程度受限,提携角改变20例。优良率86.8%。同时对手术适应证和疗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殷小军周枫
关键词:肱骨骨折外科手术肘内翻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髌骨抓”治疗髌骨骨折
2004年
探讨采用新型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对 1 2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髌骨抓手术治疗。骨折均愈合满意 ,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髌骨抓治疗髌骨骨折 ,创伤小 ,出血少 ,操作简便 ,手术时间短 。
周枫周正明顾家烨张云庆殷小军孙惠清邓雄伟
关键词:髌骨骨折记忆合金内固定
经皮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股骨头旋转及固定钉滑脱的比较被引量:12
2017年
背景:临床中若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现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则优先考虑髓内钉治疗;但患者为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时,髓外固定或髓内固定均可起到较好的修复效果,因而临床中如何选取内固定方案仍存在较大争议。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老年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患者术后股骨头旋转、固定钉滑脱情况,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86例老年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皮加压钢板组患者进行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患者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在术后4周时使用Harris评分系统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此外对患者术后4周时股骨头旋转率、固定钉滑脱量和术后6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均显著高于经皮加压钢板组(P<0.05);(2)2组患者术后4周时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经皮加压钢板组(P<0.05);(3)术后4周时经皮加压钢板组患者股骨头旋转率及固定钉滑脱量均显著高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P<0.05);(4)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经皮加压钢板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修复老年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在患者股骨头旋转率和固定钉滑脱量方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更具优势。
张磊周正明顾家烨殷小军陆栋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转子间骨折
后柱螺钉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后柱螺钉导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以及位于底板(1)上的导向管(2),导向管(2)与其底部的底板(1)的底部相互贯通,底板(1)与导向管(2)一体成型,底板(1)包括横向的髂窝贴合板(1.1)以及竖...
任亚军顾家烨殷小军
文献传递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翻修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 评价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术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初始内固定失效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27 ~ 76岁,平均54岁.Ⅰ期失效的内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DHS)7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8例,Gamma钉2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2例,国产重建钉2例.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50 min(100~240 min),出血量平均800 ml(400 ~2 000 ml),术中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 66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3~8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36 ~ 48分[(42.1±3.2)分],末次随访为62 ~ 94分[(87.2±3.8)分](P<0.05).X线片测量颈干角平均130°时(110°~ 142°),未发现髋关节退行性改变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表现.结论 对于活动能力强、股骨近端残留骨量多、髋关节无严重损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PFNA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独行业周正明殷小军顾家烨徐耀增
关键词:髋骨折骨折不愈合股骨近端髓内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