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帅奇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亚洲-澳大利亚海陆地形与热力季节演变下的季风槽和季风降水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对1999-2007年美国NCEP FNL逐日全球大气分层分析资料和同期美国NASA热带测雨卫星(TRMM)降水产品资料进行气象要素分解,取其海陆差异影响的要素场,对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区的季风槽进行了逐候辨识,分析了亚澳季风区850hPa各槽线的季节演变与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亚洲夏季风最强盛的时候青藏高原周边地区一共有五个季风槽,澳大利亚夏季风最强盛的时候在其周边地区存在三个季风槽,这些季风槽都有对应的降水出现并受当地半岛尺度地形的影响。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槽以及对应的降水持续时间约为半年(24-60候),东亚和澳大利亚季风期要短一些(28-48候和1-17候)。东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都存在季风爆发之前的前汛期降水或过渡时期降水。
- 汤帅奇钱维宏
- 关键词:季风降水季风槽
- 全球季风槽被引量:6
- 2011年
- 根据先前的研究总结出,全球有22个地形槽,其中只有3个行星尺度的季风槽和6个半岛尺度的季风槽。全球季风系统是由行星尺度季风槽和半岛尺度季风槽组成的。活动于热带北太平洋、热带北大西洋和热带南印度洋的赤道辐合带是太阳辐射随季节强迫下位置发生变化的行星尺度季风槽。半岛尺度季风槽起源于区域海陆地形和随季节变化的海陆热力对比和干湿(降水)转换。在北半球夏季,亚洲-西北太平洋地区受到4个半岛尺度季风槽和1个行星尺度季风槽的影响。其他2个半岛尺度的季风槽位于南非和印度尼西亚-西澳大利亚地区。
- 钱维宏汤帅奇
- 关键词:季风槽全球季风行星尺度
- 全球多尺度季风槽与大气环流指数的研究
- 本文通过对两套不同分辨率的降水资料和格点化再分析资料进行物理分解,对其气候部分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几个方面的研究,着重对全球季风的概念、范围和基本特征做了总结和讨论,并将视角扩展到大气环流指数,用850hPa位势高度场讨论了...
- 汤帅奇
- 关键词:全球季风季风槽
- 亚洲季风季节进程的若干认识被引量:10
- 2010年
- 简要归纳了不同时期随着观测资料的更新对亚洲季风季节进程的若干认识。南海季风试验前,研究认识了东亚季风系统与南亚季风系统的区别。南海季风试验后,对季风进程有了更多的认识,江南副热带雨季开始于4月初,中印半岛热带雨季开始于4月底,南海热带雨季突然建立于5月中旬,都具有半年际的干湿转换。南海中部季风爆发后,亚洲季风在南亚、青藏高原东侧和东亚-太平洋地区全面爆发并由南向北推进。利用近年来高分辨率资料并考虑热带地区半岛陆海地形与热力的影响,认识到亚洲存在5个夏季季风槽与降水相联系的系统,它们分别是西南亚(阿拉伯海)夏季热带季风、南亚(孟加拉湾)夏季热带季风、东南亚(南海)夏季热带季风、西北太平洋夏季热带季风和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
- 钱维宏丁婷汤帅奇
- 关键词:热带季风副热带季风
- 重建千年东亚夏季风干湿分布型指数被引量:9
- 2011年
-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中国1951~2008年160站月平均降水量和美国NCEP再分析月平均风和湿度资料,建立了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干湿分布型与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的关系.利用王绍武建立的公元950年以来的我国东部历史时期6种夏季干湿分布型,重建了过去千年东亚夏季风干湿分布型指数序列.高(低)指数指示东亚夏季风气流偏强(弱),推进位置偏北(南),对应北方(南方)降水偏多的分布型.东亚季风干湿分布型指数具有60-70年的周期性年代际变化.过去千年中,我国北方出现过连续10年的区域湿润期和连续10年以上的区域干旱期.当前东亚夏季风干湿分布型指数正处于年代际的低谷时期,对应着我国南方降水偏多,北方降水偏少的分布格局.
- 钱维宏朱亚芬汤帅奇
-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