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家华

作品数:317 被引量:2,038H指数:21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2篇儿童
  • 67篇哮喘
  • 50篇小儿
  • 40篇新生儿
  • 39篇支气管
  • 39篇气管
  • 37篇细胞
  • 29篇肺炎
  • 27篇免疫
  • 24篇疗效
  • 24篇病毒
  • 23篇结核
  • 22篇早产
  • 21篇早产儿
  • 21篇产儿
  • 20篇支气管哮喘
  • 20篇综合征
  • 14篇手足
  • 14篇手足口
  • 14篇手足口病

机构

  • 13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6篇安徽省立医院
  • 45篇蚌埠医学院第...
  • 2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0篇蚌埠医学院
  • 18篇蚌埠医学院第...
  • 10篇蚌埠医学院附...
  • 3篇蚌埠市第二人...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甘肃省妇幼保...
  • 2篇山西省儿童医...
  • 2篇庐江县人民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作者

  • 317篇潘家华
  • 42篇陈兰举
  • 41篇楼皖玲
  • 28篇倪陈
  • 25篇何金根
  • 22篇陈名武
  • 21篇周浩泉
  • 19篇李晓红
  • 18篇刘辉
  • 17篇吕勇
  • 17篇周玲
  • 17篇陶松雪
  • 15篇计明红
  • 15篇陈云龙
  • 14篇廖承琳
  • 14篇张雪
  • 10篇刘利梅
  • 10篇陈冶
  • 9篇丁周志
  • 9篇李清友

传媒

  • 48篇安徽医学
  • 47篇安徽医药
  • 29篇蚌埠医学院学...
  • 26篇临床肺科杂志
  • 19篇国际儿科学杂...
  • 12篇中国当代儿科...
  • 10篇中国微生态学...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工企医刊
  • 9篇临床儿科杂志
  • 8篇实用全科医学
  • 6篇中华全科医学
  • 5篇实用儿科临床...
  • 5篇中国实用儿科...
  • 4篇中国组织化学...
  • 4篇中国新生儿科...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8
  • 11篇2017
  • 18篇2016
  • 15篇2015
  • 14篇2014
  • 22篇2013
  • 26篇2012
  • 19篇2011
  • 31篇2010
  • 34篇2009
  • 24篇2008
  • 15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0篇2001
3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7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IL-17家族表达于特异性淋巴细胞亚群,主要是由TH17细胞分泌的强效炎症因子,可作为前炎症因子诱导促炎因子(如IL-6、TNF)、化学因子(MCP-1和MIP-2)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产生促进组织炎症;募集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参与中性粒细胞的增生、成熟和趋化作用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之间建立联系;通过细胞增殖、分化、生物因子转录表达等方面,参与机体炎症、感染、自身免疫调节、肿瘤及移植排斥反应。支气管哮喘是多基因和环境共同参与的复杂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IL-17家族的分泌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方面的作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哮喘的相关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瞩目。
张雪潘家华
关键词:哮喘细胞免疫IL-17发病机制
小儿川崎病延迟诊断40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寻求减少和避免川崎病早期误诊的可能途径。方法:回顾分析早期误诊的40例川崎病门诊或入院时和入院后诊断、综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多见,皮疹、结膜充血、唇红皲裂、指趾末端脱皮多于手足硬肿、颈淋巴结大、肛周脱皮,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低血浆渗透压、低钠血症发生率高。误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药疹、颈淋巴结炎、腹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尿路感染较多,误诊麻疹、链球菌感染综合征、咽结合膜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高热惊厥少,院外误诊多。非典型川崎病占32.5%,冠状动脉受累33.33%。结论:医务人员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延迟诊断的关键。
计明红潘家华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维甲酸及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与支气管哮喘
2007年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T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维甲酸及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控制炎症细胞的发育,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参与气道重建,发挥抗氧化作用,调节胸腺素的合成等,从而影响哮喘发病的多个环节。现将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辉潘家华
关键词:维甲酸哮喘
儿童肥胖与肺功能及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7年
儿童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与肥胖程度相关,轻度肥胖儿童肺功能改变不明显,中度肥胖者补呼气量明显下降,重度肥胖时有明显的肺容量改变,主要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补呼气量、肺活量、深吸气量明显降低。通气功能影响有大、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用力肺活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和用力肺容积75%、50%、25%时的最大呼气流速下降。肥胖易引起儿童哮喘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气道梗阻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该文就肥胖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及呼吸系统疾病作一综述。
计明红潘家华
关键词:肥胖症呼吸功能试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小儿几种侵袭型肺真菌感染的诊治(下)
2009年
潘家华
关键词:肺真菌感染侵袭型免疫功能受损隐球菌脑膜炎诊治小儿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内调节血压、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系统之一,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的成熟和深入,一些研究结果显示:RAS基因多态性与肾病综合征的易患性、激素疗效、疾病复发、病理进展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探讨它们之间关系已成为肾脏病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该文将对近年来涉及到RAS基因中三个主要基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肾病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饶晓红(综述)李晓红潘家华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肾病综合征
5周岁以下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的治疗中各方案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5名5周岁以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白三烯(LTRA)、吸入激素(ICS)治疗并监测呼气峰流速(PEF)。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比较各治疗方案控制等级、PEF及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改善情况;1个月后,将LTRA组未达到控制的患儿升级至ICS继续治疗1个月,将ICS组未达到控制的患儿升级至ICS+LTRA继续治疗1个月。经过第2个月的治疗后各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控制等级情况并将未控制患儿再次升级治疗(按照上述方法)1个月并再次比较各组控制水平。结果经过第1个月的治疗,ICS组控制等级和PEF改善情况优于LT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第2、3个月的治疗,升级治疗后的患儿得到控制。结论对于5周岁以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ICS疗效优于单一LTRA;单一LTRA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ICS疗效欠佳时可加用LTRA。
张旭中倪陈潘家华陈云龙廖承琳刘利梅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31例临床及治疗观察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 )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经酶免疫斑点技术确诊的31例小儿 CMV感染 ,总结其临床特点并选用丙氧鸟苷治疗。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占 5 8.0 6 % ,支气管肺炎占 2 5 .80 %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占 16 .13%。 31例均给丙氧鸟苷治疗 ,疗程 3~ 8w,结果 2 5例痊愈 ,5例好转 ,1例死亡。结论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以高胆红素血症、支气管肺炎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 ;丙氧鸟苷是治疗小儿 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潘家华陈名武陈兰举刘欣
关键词:婴儿巨细胞病毒丙氧鸟苷
丹参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植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后,植入MSCs在脑组织中的迁移、神经细胞抗原分化率的变化,探讨丹参联合MSCs移植治疗新生儿HIE的可行性。方法将36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HIE组(8只)、MSCs移植组(10只)、MSCs移植+丹参组(10只)。在MSCs移植后18d取脑组织后做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计数进入脑组织的MSCs,观察植入细胞在脑组织中的分布、迁移;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植入细胞神经元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观察其向神经细胞的分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植入MSCs主要分布于HIBD组左侧大脑皮质区,MSCs移植+丹参组标本中MSCs更多向右侧大脑半球迁移,且分布范围更广,与MSCs移植组比较,不同脑组织层面、两侧大脑半球MSCs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MSCs主要在左侧大脑皮质、海马等部位分化为神经细胞,Nestin、NSE、GFAP均可表达。MSCs移植+丹参组植入MSCs的Nestin、NSE分化率更高,且有统计学意义;MSCs移植组和MSCs移植+丹参组GFAP分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s植入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后能存活,并在脑组织中移行,植入MSCs主要在HIBD新生鼠左侧脑皮质、海马等部位分化为神经细胞,表达Nestin、NSE及GFAP,加用丹参后可促进植入MSCs表达Nestin及NSE,对GFAP表达无影响。
张德凤潘家华张梅黄大可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缺氧缺血性脑病丹参
小儿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4年
董淮富潘家华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FCHSP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